村庄物语︱闲物志:蔑瓣子
这个名为“闲物志”的系列短文,大有停不下来的感觉。管谷村的冯老先生,有一回在晚间十点前后,给我打电话,叫我“写下去”。
我告诉他,我其实也停不下来了。
这一篇,我写的是蔑瓣子。
三瓣子
之前,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找一张照片。可惜,只搜到了一张,且不清晰。那是皖北某地晚报上,好几年前一篇文章的附图。又有水印。放在公众号上,还涉及版权问题。
回老家找吧。我确信一定能找得到的。我自己拍。不比那张模糊的好?
在家里,我对我妈说要找蔑瓣子。我妈张嘴就说,那上哪里找去?我说,这些年又没搬家,也没建房,该不会撂拌(扔了)吧。见我执意要找,我妈这里想想——我翻腾一遍;那里指指,我又翻腾一回。末了,我妈似乎自言自语地说,该不是藏起来了吧。
就在我失望罢手之际,突然瞥见南屋柜子底下,有个砖块垫起来的缝隙。找来一根树枝,向外“抪拉(拨拉)”。呵呵。藏在这个类似于老鼠洞的地方,还是找见了。而且还是两个。一个是三瓣子,一个是四瓣子。
四瓣子
从前的皖北村人,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个小玩意儿——它也叫蔑锼子。一只手一握,手掌大的,几乎两头不见影了。木质。两端有些“顺头(一头大一头小些)”。可能是旧式的木匠,用专门的工具,由小头向大头,向外撇着,刻出来的。三个刻口,就是三瓣子。四个刻口,就是四瓣子。
蔑瓣子的用处,就是剖芦苇杆的。把一根苇子,由根部开始,左右拿着,“送”到蔑瓣子小头的中间。稍微用力。右手向里用劲,圆杆的芦苇,就被剖开——这也叫蔑瓣子。
一捆一捆的蔑瓣子,摊开在地上,用石磙反复碾压,就成了蔑坯子。这个,就可以用来打席子,或者编圈(也叫茓子,一圈一圈围起来储存粮食)。那时的皖北乡人,身底下睡的,就是苇席子。他们还有个经验:新席子要用毛巾、破布之类使劲地擦一擦,才能睡人。否则,席子剌人,还夹头毛。
皖北人家,有一个自然的分工。剖篾子,轧篾子这些,都是男劳力担当。坐在地上,低头打席子,则是女主人的分内事。在我家,我父亲因在村小当个民办教师,他都是起早带晚,做剖篾子,轧篾子的活。我妈不管这些事,只管勾着头打席子。长期下来,我妈的手练得快了,一天一条“四六”席子轻松。如果是冬闲时候,也起个早带个晚,一天紧紧巴巴也能打两条。
这些席子,除自家用之外,还可以扛到集市上的行里——那时候,沿淮的集市上,多有售卖农副产品的“行”。我父亲把十几条席子,运到那里,做个登记。三几个月再去一次,看看卖掉了没有。卖掉了,跟开行的掌柜的结账。碰巧了,一次也能结个小百十块。可别小看了这个。称盐打油,倒在其次。它在一个家庭的生活中,甚至可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