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小黄黄,小把戏,眼子

皖北解词︱小黄黄,小把戏,眼子

小黄黄

方言读音:xiáo  huāng  huang

简明释义:旧时孩子的小玩具。

2015年4月28日,网友“勤贻堂主”在阜阳新闻网的颍淮论坛上,发表题为《老艺人和他的“泥黄黄”》的帖子,并且有图有真相。

帖文不长,兹录于后——

中午,路过南门口,看见一位乡下来的老人,肩上挑着副“挑子”,“挑子”前头的木盒子里放着许多“泥黄黄”,有几个路人在围观。听老人讲,他是从太和县蔡庙镇来,给市民研室送样品的。顺便带了一些,看有没有人买。“泥黄黄”都是老人自己手工捏的,很古朴,小动物憨态可掬,招人喜爱。

帖文中的“泥黄黄”,旧时皖北人多称“小黄黄”,即乡间孩童常常把玩的小玩具。彼时,人们几乎没有玩具的概念,只有“黄黄”的概念。

一般而言,“小黄黄”都是就地取材,经过简单加工,即可成为孩子爱不释手的宝贝。普通的泥巴,可以捏成各式各样的小动物。用这“泥黄黄”哄孩子,比给他一块糖还开心。小枝条,小棍子,都可以制作很多“小黄黄”,都是那时乡下孩子梦寐以求的玩具。当然,也有条件好些的人家,花钱买那“小黄黄”,比如小拨浪鼓,小皮球之类。能拥有这样的“小黄黄”,那孩子就是享受小少爷、小公主的待遇了。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他收获的尽是眼馋、羡慕。

踏上致富列车的皖北人,在孩子的玩具上,早就越过了“小黄黄”的站点。城市乡村的集市上,玩具超市、玩具柜台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玩具,能让孩子看花了眼,而且都是“高大上”。那曾经风光无限,被孩子视为宝贝的“小黄黄”、“泥黄黄”,在这一趟时代列车的行进中,人们随手一丢,丢进了从前。

小把戏

方言读音:xiáo  bá  xi

简明释义:活泼孩童的昵称。

旧时,人们对魔术、杂耍、杂技这一类技艺,有个近乎统一的俗称,叫“把戏”。皖北乡间的人,则习惯称为“大把戏”。过去颍淮人看“大把戏”,是很隆重的娱乐活动。

皖北一带,物产丰饶,尤以粮食为最。饥寒交迫的时代,跑江湖耍把式卖艺者,都愿意到皖北地面上走一趟。在这里,虽然赚不到更多的银子,但只要表演卖力,果腹总该不成问题的。

通常,跑江湖卖艺的人,都是拖家带口。耳濡目染,那孩子玩耍的本事,也会有长进。大人表演的间隙,孩子也可以上场,耍两套把戏,以活跃气氛。是之谓“小把戏”。

由此出发,皖北人还把“小把戏”,当作那些活泼孩童的昵称。

有一些孩子,似乎天生活泼可爱。见啥学啥,学啥像啥。而且有着强烈的表演欲。人前人后,就像个小人精儿一样,活蹦乱跳。唱歌跳舞,自不必说。扮起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学着明星范儿,都是有板有眼,活灵活现。这样的孩子,人前,给家长长脸;人后,让年轻的爹妈对孩子的未来浮想联翩……可不就是那人见人爱的“小把戏”!

这孩子真是个“小把戏”。这是亲朋邻里对孩子的夸赞。哪怕人家只是随口这么一说,都会拨动家长“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希望。

眼子

方言读音:yán  zi

简明释义:目光短浅,做事不加思量的人。

光棍去告状,

回头望三望;

眼子去告状,

一扑棱跑到大堂上。

这是旧时皖北一带,颇为流行的一个段子。有的人家,还用它作为训诫晚辈的“教材”。段子中的“光棍”,不是“双11”的那个意思,也不是百度百科说的“民间称地痞无赖一类人物”。它是说,一个人在某个范围内,有一定的名望,考虑事情周到一些,眼光看得长远一些。这样的人,基本上就算得上“光棍”人了。

那么,段子中的“眼子”,又作何解呢?

皖北人的语境中,“眼子”常作为词语的后缀。比如表示时间概念的“麻丝眼子”,表示心胸狭窄的“小心眼子”。但作为独立名词的“眼子”,则别有所指,另有意涵。

这个“眼子”,是跟“光棍”相反的一个词。皖北人看来,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头脑发热,不加考虑,不计后果,目光短浅。这样的人,就是“眼子”。“一扑棱跑到大堂上”,就是“眼子”这种人的形象写真。

古往今来,厚道的皖北人做事,尤其是告状这样跟别人撕破脸皮的事,最为讲就的,是前思后量,也即“回头望三望”,反复掂量人情世故、前因后果,而不能“一扑棱跑到大堂上”。那是要吃亏、碰壁,摔跟头的。也许,这跟今天“法治中国”的题旨不甚合拍。但其中周全考量、反复论证的道理,总该是不错的。至少,从人生的平安、家庭的平安计,不能做那“眼子”。

(0)

相关推荐

  • 相拥入怀

    你清新你可人 你活泼你俏皮 恰似一只扑棱 扑棱的小画眉 那年冥冥之中 不经意间一瞥 心里美滋滋的 驱赶了冬之寒 温暖了我一生 多想啊,触摸 你发梢,任由 这突如其来的 依恋日甚一日 多想啊,亲吻 你脸 ...

  • 6年开了600家实体店,这个品牌业绩大涨40%!

    引言 菠萝树(深圳)科教有限公司(简称"菠萝树")主营儿童益智早教玩具,成立6年来,其在全国的线下实体店已突破600家.2021深圳玩具展期间,菠萝树市场总监王黄黄接受中外玩具网( ...

  • 谭伟:皖北乡村孩子

    谭 伟 网络昵称:九万║谭伟 安徽省六安市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谭 伟 | 皖北乡村孩子 这些照片是我在2014年至2019年五年间拍摄的皖北临涣乡村孩子平时生活的活动轨迹. 谭 伟 | 皖北乡村孩 ...

  • 【散文】“冰车”童年的欢乐||包瑞莲

    "冰车"童年的欢乐 文/包瑞莲 六十年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往往是零下30几度的气温,但却丝毫影响不了孩子们享受冬季玩耍的乐趣.在冰天雪地的大背景下,堆雪人.打雪仗是常见的,但 ...

  • 皖北解词︱够料,起眼,小场

    够料 方言读音:gòu  liào 简明释义:干某件事有能力. 那天在阜阳街头,听见两人说话.一人说,某某某这个人,掂笔杆子他不"够料".回来后,我赶紧就把"够料&quo ...

  • 皖北解词︱小蹦蹦,糖轱辘,渣巴

    小蹦蹦 方言读音:xiáo  bēng  bēng 简明释义:小三轮车. 作为颍淮方言的"小蹦蹦",是个新词,也是个旧词.说它新,因为它的出现,才不过二三十年的光景.说它旧,因为现 ...

  • 皖北解词︱驼子,老杠子,小窝班

    皖北解词︱驼子,老杠子,小窝班 驼子 方言读音:tuō zi 简明释义:遭人欺负又不能吭声的人. 驼背的人,人称驼子.这个称呼,多少有点侮辱人的意思.但旧时颍淮人常说的"驼子",跟 ...

  • 皖北解词︱青黄,牛筋头,缠毛头

    皖北解词︱青黄,牛筋头,缠毛头 青黄 方言读音:qǐng huang 简明释义:偏做那不能做的事. 这"青黄"不是那"青黄". 那"青黄"说 ...

  • 皖北解词︱假套局,假子意,左以

    假套局 方言读音:jiá  tào  jū 简明释义:假客气. 有一天下午下班时,活儿没做完,需要几个人加点班.领导过来跟大家打招呼:"拜托了.我给你们发加班费."有人说:&quo ...

  • 皖北解词︱靠把,掌纲,走手

    靠把 方言读音:kào  bá 简明释义:做事尽心. 想像这样一个画面:田间的农夫,劳作之余"歇歇子".他背靠在竖起来的锹把上,两条腿摽着,或仰望炙热的天空,或低头闭目养神,也可能 ...

  • 大面局,嘘茬,捏馍︱皖北解词

    大面局 方言读音:dà  miàn  jū 简明释义:场面上. 人生在世,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为人处世.一般而言,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是从老辈人言传身教那里学来的.而老辈人对晚辈处世能力的培养,也丝 ...

  • 皖北解词︱顶杠, 早般, 鹅窝

    顶杠 方言读音:dǐng  gang 简明释义:顶撞抬杠. 前文"嘀嗒"中的孩子,几岁或十几岁的都有.但以几岁的居多.十几岁乃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跟长辈"嘀嗒" ...

  • 所喜,一噔,牙口︱皖北解词

    所喜 方言读音:suó  xí 简明释义:内心里喜欢,高兴. 2012年秋,我父亲病逝.办理丧事时,我提出简办.母亲说,简可以,但几门子的老亲,还是要通知的.不通知,人家知道了不"所喜&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