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钻石供求剖析

著名钻石行业分析师 Paul Zimnisky 一周前在多伦多发表了最新的钻石行业供求情况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详细描述了钻石行业目前的状况和面临的挑战。《钻石观察》在此进行解读分享。
本文略长,请耐心阅读。

疫情影响
Zimnisky开篇便提及了目前大家最关心的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情况,总结如下:
(1)大中华地区的珠宝消费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其中香港是最重要的B2B贸易集散地;
(2)在1-2月份,大中华区的珠宝零售商大约关闭了75%的店铺,剩下的都在限时限员运营;
(3)原定于3月的香港国际珠宝展延期至5月,这是往年全球钻石行业一年里第一场重要的盛会;
(4)全球大约40%的B2B钻石需求来自大中华地区;
(5)二月底在韩国、日本、意大利和伊朗爆发的疫情加重了全球的担忧情绪;
(6)COVID-19的经济影响似乎超过了2002-2003年的SARS,不过根据史料来看,SARS期间造成经济损失之后,钻石行业用了大约一个季度的时间来恢复;
(7)截止2月20日,戴比尔斯(De Beers)并没有因疫情缩减2020年的既定产量计划;
(8)LVMH在一月底曾经表示,即使疫情延续两个月,或者两个半月,对于集团的生意而言并没有那么坏的影响;LVMH在大中华区的营收占整体销售额的25%以上。
简单回顾
一、过去十年:
(1)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钻石生产一直受到限制;
(2)中国的新兴消费群体影响了钻石的需求;
(3)2011年上半年起,原石和成品钻的价格一直偏高;
(4)2015年,全球钻石出现供不应求,大中华地区需求下降;
(5)2018-2019年间,中游库存消化不良的情况显现;
(6)培育钻石形成新的竞争;
(7)钻石的“分类供应政策”开始回归。
二、最近12个月:
(1)戴比尔斯(De Beers)和阿罗莎(Alrosa)战略性削减了市场供应;
(2)中美贸易摩擦和香港局势给钻石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3)LVMH买下了Tiffany(仅限天然钻石);
(4)2019年末,钻石价格出现一些恢复上升的迹象;
(5)节假日期间美国市场销售还算可以,但中国农历新年销售情况惨淡。

原石价格十年变化图
据Zimnisky的分析,全球钻石原石供应价格如上图显示:2008金融危机之后出现飙升,直至2011年达到顶峰,随后因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情况而一直摇摆不定。

近6年原石价格-重量相关表现
上游动态
一、2021/2022之前钻石产量会一直下降
(1)多个重点钻石矿关闭,其中包括阿盖尔(Argyle);
(2)全行业减产趋势可能将持续五年左右。
二、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将出现一些新的钻矿资源:
(1)Luaxe:100万克拉/年(2020);十年内达到满负荷,产量稳定在800万克拉/年;
(2)Marange:1000万克拉/年(2023);
(3)Star-Orion South:3-4年内开始商业开采,起始产量预计200万克拉/年;
(4)二手钻石及培育钻石资源:占比(钻石珠宝)10%左右。

全球原石供应变化
(灰色部分为Zimnisky预测)
中游动态
一、受终端市场驱动,中游库存下降:
(1)加工厂谈判筹码减少,银行贷款进一步缩紧;
(2)卢比/美元汇率对加工厂的采购行为影响较大;
(3)弱势的、投机型的玩家将撤出。
二、部分库存从下游转至中游:
(1)零售商谈判非买断型采购,如压货代销;
(2)中游采用线上平台直接操作B2C,如bluenile、R2net等。
三、中游企业将在短期内影响原石价格,但终端消费的需求将在长期内影响钻石原石价格。
四、随着中游的动荡,钻石行业内主动将产品推向下游的玩家将会越来越少。

卢比-美元的汇率变化
下游动态
一、从整体上看,下游的增长其实都是比较积极的:
(1)2019年钻石消费的增长几乎与2018年持平,2018年当时的预计增长幅度为4%左右;
(2)目前对2020年的钻石消费增长预计在2-3%左右,这与全球GDP增长相关;
(3)地区的不确定性(如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影响钻石行业下游的发展;
(4)新冠病毒疫情将至少影响第一季度的行业增长。
二、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市场需求总量为全球3/4:
(1)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钻石消费国,占比1/2左右;
(2)中国和印度依旧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中产阶级的扩张是关键因素。

周大福新店数量变化表
钻石消费趋势
一、“发达市场”的结婚率下降,正在影响婚庆珠宝的销售情况,不过与此同时,为自己购买珠宝的女性数量上升、同居型伴侣的珠宝购买上升。
二、品牌珠宝销售上升:
(1)消费者越来越倾向设计款,而非单一的独钻款;
(2)供应链的透明性变得愈加重要。
三、消费者在进实体店之前更喜欢先在线上搜索。
四、阿罗莎对于带荧光钻石的宣传将影响新一代消费者。
培育钻石的影响

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价格比较
(零售端)
一、终将回归到市场战略层面:
(1)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分会越来越清晰;
(2)钻石珠宝的消费属于情绪型消费,和单纯的工业钻石比价采购不同;
(3)奢侈品一定要“稀有”和“有价值”吗?
(4)培育钻石术语的使用会变得关键。
二、无论有没有培育钻石,天然钻石行业都需要拯救自己:
(1)新一代消费者或许不需要钻石;
(2)奢侈品,尤其是钻石销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推广和品牌;
(3)天然钻石的成功史很久,Anglo American(戴比尔斯的东家)和俄罗斯人都有极大的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