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3点,你就开启了肩关节镜的大门 | 骨科基础
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
近20年来,膝关节镜外科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对关节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始逐步把重点放到肩关节镜上来。
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器械与膝关节镜外不科相同,运用4.5mm或5mm的30°关节镜,但灌注系统最好用关节压力泵,因为肩关节需要通过维持关节腔内的液压来止血,最好要用关节镜外科的液泵系统来冲洗。
如果没有液泵系统,可以运用多个3000ml的液体袋串联,悬吊于距离患者心脏1m高的水平,进行冲洗。除了常用的创削系统各种创刀外,为了便于交换各入路,交换棒在肩关节镜手术是必需的。
患者一般选用全麻,常用的体位为侧卧位和半坐位者。
患者侧卧位,患侧向上。患肢必要时可进行悬吊牵引,侧卧位提供了较好的肩关节后侧入路,对于肩峰下间隙的手术来说,不需要改变体位即可方便地从关节镜手术改作开放性手术。缺点主要是需要抬和翻转患者摆成侧卧位、可能会对盂肱关节过度牵拉从而导致神经损伤、肩关节前侧的操作受到定限制、如需作开放性的前侧盂肱关节重建,则还需重新摆体位。侧卧位可在前臂绑包特殊牵引条,在下端放好吊环,以便连结悬重绳。悬吊重量为4.5~6.5kg,牵引重量过重会造成不可逆性神经丛损伤。
患者仰坐于手术台上,双下肢绑好弹力绷带,避免在手术中,产生静脉淤阻。头侧屈70°~80°,患者头固定在头架上。患肩要露出在手术台外,露出整个肩胛骨区,并使患肢可自由活动。术前将喙突、肩峰、锁骨、肩锁关节等肩关节骨性标志及手术入口用记号笔标出。后方软点为关节镜入口,前方入口在喙突前外侧。但本体位的缺点是有时观察关节前部不方便。
肩关节镜手术准确的入路至关重要,术前应标明肩峰及外侧锁骨的解剖位置,以确定手术入路。通常采用三个经典入路,即:后侧入路、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位于肩峰后外侧缘向下约1.5cm;
外侧入路位于肩峰前侧缘向后1.5m离肩峰2~4cm处;
前外侧入路位于前外侧肩峰边缘前方2-3cm处;
其他附加切口可根据需要而定。
在肩峰的后外缘向下15mm再向内15mm即肩关节后方“软点”处为常规关节镜后入路的定位点。关节腔内注入含有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40-60ml,将肩关节充盈膨胀后用尖刀切开皮肤,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将关节镜穿刺进入关节腔,然后置入关节镜进行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