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也是正气,祛湿是祛正气,正确做法是让它回归正位

《灵枢·本神》篇是展开了太一生水从太一到神明再到春夏秋冬、生长收藏这四时的动态过程。

这里的宇宙万物规律,结合到人身,就形成了本于神的人的先天后天的生命过程,这个过程里,太一和水是其本源。

而到了神明这个层次,就可以对应到人的「心」。而再往下,有了阴阳四时,这就有了人生的先后天规律的显现。这种生命的规律再做有形的衍化,就是后面的:四时生寒热,寒热生湿燥,然后成岁乃止。

这是一个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细分的完整过程。有了神明和阴阳四时,更具体地讲人的生命规律,就要用寒热和湿燥这两对概念

「寒」对应的是凝聚和收敛,是向下,向内的一个趋势,那么相反的「热」就对应发散和放开,是向上,向外的趋势。这两个过程放在一起,它们之间就会自然出现一个「风」的转换枢纽。同样「湿」对应于粘滞和渗透,是缓慢吸收的趋势,而「燥」对应的是干爽和散布,是破碎和消化的趋势。在湿燥之间,就有一个「火」的转换枢纽。这样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六气「风、寒、热、湿、燥、火」。

谈到六气,侠友曾有一个讲座,从《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谈人的生命结构和太极拳的修习之间的关系。

《素问》第六十八篇叫《六微旨大论》,这一篇定义了六经。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在《伤寒论》里面,诊断疾病、状态是好转还是深入都是用六经归类证据来分辨的,所以叫「六经辨证」,是经典的中医辨证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人生命基础过程纲领性的东西。

何为六经,把阴阳各分三份,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正好是三阴三阳六份。这六个是怎么排的,《六微旨大论》原文如下。

「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

阳明之右,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厥明治之;

厥阴之右,少阴治之;

少阴之右,太阴治之;

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从少阳起到少阳终,为什么从少阳起到少阳终呢?《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是内外转换的关口、枢纽,所以从六经从少阳开始,少阳是枢纽,从这分。

少阳之右是什么意思?以前写字的时候是从右向左竖着写,在它之右就是在它之前,所以少阳的前面是阳明,阳明的前面是太阳,太阳的前面是厥阴,厥阴的前面是少阴,少阴的前面是太阴,太阴的前面又是少阳。这么说就是把它圈过来,就像竹简一样,竖着写完了卷过来,就是一圈,并不是说有前后顺序。从少阳开始讲只是从这剖开,沿这个顺序排列。

为什么要讲六经的顺序呢?一个是人的后天的结构是以六经为纲领作的描述,在你的身体有寒邪从外面往里走的时候或者是治病好转的过程,都是沿着规律运转运化的。

或者作为一个病好转还是恶化的判定依据。寒邪在哪,抵抗力在什么位置,它都会相应的表现出一些症状,这些症状可以作为依据来判别或者是进行治疗、调整。所以,排完这个顺序以后,「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人在那里面向南一站,这个方位就定下来了。

然后,「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这就是你面南站在那的时候,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顺序就定下来了,人内部的结构就是按这个变化的规律来运行的。这种阴阳的变化规律是跟人类长期的进化发展和地球的环境相应的,因为生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受这个影响,时间长了这些规律就合在一起了。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什么意思呢?少阳是属火,少阳火,火不能大。少火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一种转换。咱们知道食物在人吃之前要做熟,它是一种转换的因素,就是把人体外的东西转化为人能吸收的,是一个枢纽,所以所谓的少阳火气,是食物在人体吸收前的准备过程,把食物转化成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状态,是一个发散和分解的过程。所以少阳之上是「火气治之」。

「中见厥阴」,厥阴是什么?厥阴是风,阴阳如何对应。少阳从这个方位来,比如东方,太阳初升的时候,阳光从东面来,杆子(影子)是不是偏西?这是一对,这边是阳,另外一边是阴。从这个例子大家知道,少阳和厥阴是一对,这一对相通的,通过杆联系在一起,是有相互依存关系的。

少阳之上是火气治之,厥阴是风气治之。如果少阳是在西边,厥阴就在东边,厥阴是人体内将储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用来提供给各个需要的肌体使用。关键是讯息,就是接收和发布信息,知道哪个部分需要多少能量,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资进行合理分配和传输。

所以,对应有形的功能就是人体的呼吸过程。呼吸提供氧气,氧气参与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故从有形的呼吸和无形的信息传递,其特征都是「风」。风是生发的意思,春天的春风,传递信息,春风一起你就知道春天来了。

少阳和厥阴这一对,一个是少火,一个是风气。少阳是食物吸收为人体营养物质的关键,而厥阴是将人体储藏的营养拿出来转化为人体可以使用的能量的关键,两者对应的典型脏腑为胆和肝,在诊断的时候肝和胆是在一起的。研究胆的时候不能离开肝,它们是连在一起的,阴阳是正对着的。这根杆立在这,这边是少阳,另一边是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阳明就相当于人的消化功能。这个消化不仅是我们吃的食物消化的过程,还包括将体内收藏的物质变成可用的能量来驱动各脏腑经脉运行的能力。

燥气——干燥的意思,要食物要消化充分一定要磨得够碎,要磨碎一定是越干燥越好。而另一方面,在能量利用和传输过程中不能有粘滞的湿气,越干燥越易于传输和利用。所以阳明的特征是燥。

但是它的背面是太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也是一对阴阳,阳明的背后是太阴,太阴是什么?太阴的本气是湿,因为太阴是吸收功能,吸收功能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像沼泽地、湿地,有水,水草茂盛,根系和水接触的表面积很大,能把水里的养份充分地吸收,将食物转化为营养储存起来。

所以太阴的本气是湿。湿和燥是一对,阳明和太阴的功能是相对应的。这一对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消化和吸收,表征物质和能量在人体内的转化和利用过程,消化要以燥为主,能量应用于肌体活动,要干燥,响应迅速,不拖泥带水。

吸收要以湿为主,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吸收要充分,就如湿地里的生物和水土中的养分一样充分的接触和吸收。燥湿是人消化吸收功能的基本特征,是人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代谢的平衡过程。所以记住「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它的对应关系,和前面的少阳和厥阴是一样的。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第三对是少阴和太阳。一寒一热,这对寒热是什么意思?太阳的寒是表。太阳按理来说是阳最大的地方,但为什么是寒的呢?太阳之上一定要约束住热,要是没有外表寒气的约束,热就散掉了。人要成形一定要有向外膨胀的特征,还要有收敛约束的特征,这个约束就是太阳的寒气。有寒约束的时候,里面表现的是热,正好「少阴之上」是「热气治之」。太阳和少阴这一寒一热,里面要往外走,外边给约束住,就是应这样一个象。

三阴三阳正好分成三对,这三对也是由定位方法决定的,竖一根杆子,光照过来,这边是阳,另一边是阴,分成三块,正好是三个阳、三个阴一一对应,当你研究这个阳的时候不能离开背面的阴。

《六微旨大论》里这句话说明了它为什么这样定位:「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立根杆子,太阳在这移动变化,就一一对应出来这种定位方式。正因为是用移光定位的,所以阴阳是一起的。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研究少阳的时候一定离不开厥阴,厥阴一定表现在少阳里面。当你研究厥阴的时候,少阳也在其中。「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当你研究阳明的时候,「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阴阳相生而不离,中有太极。

三阴三阳不仅有各自的规律,阴阳之间也有对应关系。人得病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规律,传统中医诊病的时候很多是这样做的,包括治病,治好了治坏了,也是用六经去辨的。

很多时候,太阳病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发烧,太阳病的发烧温度比较高,39度左右或者更高,这是太阳的特征。元气还足,能到表层,表层受寒的时候马上发热,症状表现得很强烈。

这个时候怎么治?《伤寒论》里面的第一方叫桂枝汤,桂枝汤是和解,就是外寒来了,里面的正气去破这个寒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对抗;寒就是凝聚和收敛,气血走到这走不动了。寒又是一种正气,是六气之一,是太阳的本气,桂枝汤要做的就是把寒,在不该在的位置的寒,引回到它该在的位置,把邪变成正,这叫和解,是最合理的治疗方式。一旦和解了,寒热各归其位,烧就退了。

还有一种办法,一发现发烧那就退烧,退烧怎么办?把正气撤回来,不打了,把部队撤回来,边境上不打了,敌人渗透进来了,进来以后局部就会有冲突,表现成低烧。低烧是里证,是局部的冲突,在里面的冲突。就像抓个间谍之类的小冲突,表现出来是少阴证。

把太阳证治成少阴证是病深入了,所以把高烧治成低烧有可能是治坏了,有时候把低烧治成高烧反而是治好了。里证往表走,正气足了,冲突激烈了,战斗打得厉害,但其实是在好转,所以病的好转不能从症状判断。

中国传统的中医对证的把握是用六经去辨的,看是由阴入阳还是由阳入阴。由阳入阴是深入了,由阴转阳是好转,这是一般的规律。这些事情不在表面症状上,因此,六经的辨证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讲的这三对阴阳整合起来就是一个中医的人体模型。太阳的寒和少阴的热,一寒一热正好就成形了。最简单的形象是一个皮球,外边有皮包着,里面是空气,有压力并约束住。

成形以后,因为它和外界会有交换——大家知道篮球时间长了是会瘪的,气会不足,要平衡它就要有阳明和太阴的功能。阳明是「燥气治之」,太阴是「湿气治之」。这两个管消化吸收,把外界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相当于有补充,有散失,保持一个平衡。这个球始终是这么圆,不会撑爆也不会瘪掉,处在平衡的状态。

太阳和少阴,阳明和太阴,这两对保证了成形。成形以后,人是要对外界有反应的,这里压力大了要有调配、分布,这时候需要有少阳和厥阴来平衡和稳定。少阳之上是少火,它决定了如何分分配,判断去哪,是胆的功能,「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厥阴是肝的功能,「谋虑出焉」,长远的调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了这三对以后,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可以完成基本的功能,好多时候得病就是这些功能紊乱了,六气不在该待的位置。

刚才举的例子——太阳发热,寒本来是太阳的本气,在那做约束的功能,但是跑到本来该热的地方去了,比如凝在少阴那了,热不起来了,这时候是不是就得病了?正常的功能受到破坏了。

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再比如有人湿气重,发湿疹。湿本来是太阴的正气,是吸收功能,为什么会体现出湿疹等各种湿的病症呢?那就是湿不在太阴待着,跑到阳明去了,阳明本来该燥的,湿过分了,消化功能受影响了

或者跑到太阳,本来是寒,现在变湿了,功能就不同了,所以你要做的最合理的方式是把它引到它该在的位置,让它的功能恢复,而不是湿了就祛湿,热了就退烧。

《伤寒论》里的方子都是讲五行搭配的,君臣佐使,各种药的答配是有方法的,它并不是来消除症状的,而是用一个君药守在这,然后有臣药去传递,佐使去实际地操作,去通经脉,都是有这种搭配的。

《内经》里讲的治病的原则就是通经脉、调血气。经脉疏通,血气调到正常,湿气就会回到太阴,这是身体自己的恢复功能起作用。

那它为什么回不去?就是局部的经脉不通,局部的功能失常,气血失常。中医治病就是这样,通经脉、调血气、营逆顺、出入之会,判断气血走得是逆是顺,然后在出入之会(枢纽)看通不通。

外界的环境和人是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人为什么换地方容易功能紊乱?就是不适应,功能受到冲击,中正的位置变了。比如说咱们是四季分明的位置,一年的节律,几千年了,突然把你放到热带,你一下子节律就变了。这时候你需要有一段时间去适应,适应完了以后,那个就是你中正的位置。

人是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的,即使在热带也是有生长收藏的,虽然春夏秋冬没有了——以前我讲过不要把春夏秋冬看成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只是一个局部的规律,地球上只有某些区域有。

如果你把它看成生长收藏的话,就成普遍规律了,在热带种个种子下去也是这个过程,发芽、生长、结果、收获,这个过程是一样的,在寒带也是,生物总要经过这些过程。

生长收藏是本质,春夏秋冬是表象。在中原地区春夏秋冬是分明的,你可以这样去讲,生活有这样的体验,这样讲容易理解。

为什么我要讲《六微旨大论》?

因为人的结构是由这三阴三阳构成的——从中医的角度,咱先不讲现代医学的解剖,这个结构和太极是相合的,后天的生命规律,各个部分的功能,具体的脏腑的功能。

这个是一个最大的坐标,相当于学数学时的坐标系,三阴三阳就是立了一个人体模型的坐标系。从大的构架上,人的结构和太极的结构是一样的。太阳在外层约束着,少阴在里是热,膨胀的能力。

太极图中,最外层的圆和里面的阴阳分布,成的形就是圆的形,太阳和少阴这一对,表里的关系。少阳和厥阴相当于中间那条S线,少阳是个关口,阴阳转换的枢纽,相当于这条线的左边是阳、右边是阴或者是上边是阳、下边是阴。长远的变化是由厥阴决定的,是肝一个长远的资源调配,是阳多阴少还是阴多阳少,中间这条S线就出来了。

那么,消化吸收——阳明和太阴的功能,相当于阴阳鱼里面的两个眼睛,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主消化和吸收,和外界交换。人的结构可以很直观地用太极图表示,太极拳其实也是练这个太极图景,阴阳的变化,这些规律,从大的结构上是一致的。

万周迎

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当代知名太极拳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遗通背拳第八代传人、北京通背拳研究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健康科普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侠友太极书院创办人、正安文化特聘太极老师、奥美国际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运动处方指导师。曾出版太极拳专著《非视觉太极》《轻敲太极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