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的香生活
作者:观复卧猫儿
《和黄鲁直烧香》
宋·苏轼
四句烧香偈子,随风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风雅的古人将自己的十二个时辰都沐浴在香气中,令生命蓬勃的气息在氤氲的香氛中流动。
晨起之香:清心醒神
一天之计在于晨,香事伴随着古人的日常起居,陆游《晨起》诗言:
初日破苍烟,凌乱松竹影,
老夫起烧香,童子行汲井。
陆游晨起便着手焚香,谓之“晨香”。晨起之香清心醒神,正所谓“心乱则百病生, 静则万病息”,因而,焚香习静是古人静心养神的主要法门。
书斋读书时,最宜焚香醒神。香乃读书时的“静友”,李纲《春词》诗言:
“清晨开卷坐幽窗,深注炉烟一缕香”。
晨起清心,静坐书房,焚一炉香,眼观翰墨,手握秋毫,耳闻雅谈。清心静气,文人韵事,无过于此。
清 丁观鹏 摹仇英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午后之香:一日清欢
午后,书斋明窗前,品茶与焚香最搭。明代茶书《茗谭》载:“品茶最是清事,若无好香在炉,遂乏一段幽趣”。
若有客来访,焚香啜茗亦是待客之道,曾几《东轩小室即事》诗言:
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
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
在香、茶相契的午后时光中,对坐清淡,乃文人之清致。有谓:“茗碗薰炉,清谈竟日,颇以为乐”。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怀,既闲远,又散淡,透着一种别样的清欢。
暮后之香:洗涤尘心
明代石室道人《二六功课》记载,晚饭之前还需坐香一次:“酉时,坐香一线,动静如意”。
薄暮,焚香静坐,观暮云变现,在香气中洗涤一日“尘埃”。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净扫一室,用博山炉爇沉水香,香烟缕缕,直透心窍,最令人精神凝聚”。
香烟袅袅,无事静坐,在馨香满室中,不觉就忘却尘心,进入到一个朴素的生命境界中。
夜来之香:静心安眠
“红袖添香夜读书”,读书之人在书房案头置备香具,夜深入静时被香气熏陶,正是读书的好时光。
南宋 刘松年 《秋窗读书图》故宫博物院藏
用香讲究之人,总不厌其烦的更换着香炉中的香品。
晚睡之时,古人会更换将帏帐、居室中的熏香。毛文锡《赞浦子》:“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薰”。
为了一个安稳的寝眠,古人一般在晚间使用花、果香调。五代《宫词》:“小殿龟头向晓张,鹅梨帐底散芬芳”描写的便是果香调的“帐中香”。
清新淡雅的花果香在梦中徘徊盈溢,为古人的生活增添无限生活意趣。
明 杜堇 《玩古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鼎香炉,静室升烟,炉之静,烟之动,在这动静之间,渐入平和心境。
焚香熏室、安心静坐,乃是文人生活中的雅事,为古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闲情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