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点东西
想写点东西
从7月20日到浙江绍兴,开启“重走司马迁壮游路”,到8月18日从湖南汨罗江回到江西余江。走过八个省,共计5400多公里的路程。总体上实现了之前预期的目标。找时间再把相关的行程整理出来。
回景之后,赶着完成暑假前郭邀的两篇稿件,并且用微信公众号向已经毕业的学生约稿,以期对新一届的学生有所启发与帮助。
9月1日,迎接新一届,即2020届高一(16)班知育班的学生。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与实验。坚持每周发表一篇微信公众文章。今天又到周末快结束了。文章还在写。
有人认为我是劳模,其实我也不过是普通的人。只不过,对自己比较苛刻。
即使是这样,还有很多书没有看,很多事没有做。
一句话,想做的太多,能做的太少。
像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没有限度的知识,就会弄得很疲困。现在的我深有体会。
在某个早晨,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林清玄散文集》,还是早两年前买的,看着林先生的文字,感受生命中的细腻。在现代都市快生活中,寻找到一种回归生命本身的慢。于是,进一步去了解林清玄先生。
他在30岁后,闭关修炼的经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那时的他,功成名就。每年有1亿左右新台币的收入,但是,却过得很疲困。在一本印度的《奥义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到了30岁,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三个月后,毅然辞职,到阳明山隐居,参禅。两年后,重入世俗,传播他所悟的道,成为自由作家。写了一系列安顿人类心灵的文章。
我很欣赏他的文字,一件非常小的事情,在他的笔下竟然别有洞天,而很多平凡的事情,在我们都是每天都必见的,但我们已经麻木。我们就快要成为机器。而缺乏眼、耳、鼻、口、舌、身、意的感知功能了。
寻着林先生的文章,加上我比较喜欢刨根问底。于是又找了几处他人生的关键点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加以对照。
14岁孤身一人,一无所有,出外闯荡。他自己的回答是,混不好,大不了重新来过。
17岁发表作品,受到文坛瞩目。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前行。
30岁后,功成名遂身退,有如道家。证佛之后,继续他的写作,不辞辛苦。
于是,我再想找到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他的坚持让我很震惊。
“一是,每天都要看书,不看书不睡觉。”这个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第二项,我做不到,一般人也很难做到。“二是,每天都要看到感动我,对我有启发的书。才能睡觉。”
那么关于写作呢?
他说,每天坚持写三千个字,这个要坚持,也不是很难。但是,他还有要求,就是,每个字,字斟句酌,绝不废话。这个很难。
最后,以林先生关于古代木匠接榫的觉悟来结束今天的絮叨。
“如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能像木匠一样,追求完美,选取最好的木材,用最细腻的接榫方式,有千百年的用心。说不定我们也可以创造出完美的,永不朽坏的情缘。在迷离的清朝窗花下,我这样想着。”——《生命的接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