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戠​,非祸?惟若?

原句是:庚辰贞,日有戠,非祸?惟若?记录于《甲骨文合集》33698右边位置。

意思是:庚辰这一天来贞卜,有日食了,不会带来灾祸吗?会顺利吗?

裘锡圭先生在《说甲骨卜辞中“戠”字的一种用法》中说道,古人有时候把日子叫做“辰”,商朝人选择日子通常重天干而不重地支,他们所说的“辰”是否以十二地支为依据,还不能肯定。但本文仍然认为庚辰所指,就是庚辰这一天。

在同一篇文章中,裘先生表示:戠一般是祭名,日有戠,则作为日食来讲,有人读为“食”。本文认为还是读为“植”比较稳妥。裘先生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读“待”,表示等待。

日食会产生黑点,也就是日斑,《汉书》五行志有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日食、日斑现象描述的记载。

最近有关心本号的朋友,对本号的释字工作提出一些质疑,这也在意料之中。研究和学习甲骨文,无论如何,解释文字都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虽然甲骨文里面,已经有不少字跟已经识得的金文甚至小篆同形,但是需要考释的字比这些字多很多。就算是已经认识的字,由于存在同音假借的情况,这些字在卜辞中的具体用法,往往也需要深度考释之后才能弄个清楚明白。这么难的事情,并非本公众号之力量所能覆盖。本公众号的主旨在于分享甲骨文,普及甲骨知识,但解释文字又不能不做,因此不严谨、疏漏的地方还请各位方家海涵。

我们认为,甲骨文卜辞的语法使用很多是和后代相同的,几千年的文脉不曾断绝。分析、解释甲骨文当然是一种尝试,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猜想,但即便错,也要错得有道理,错得说的通,错得靠谱,然后得到专家的指点,不但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认知水平。

既然《说文解字》也很多次出现错误分析字形、错误解释本义的情况,现代语言学大师也多有错漏之处,我们小小的一个公众号,也没有什么豁不出去的地方。

特别说明:在书写甲骨文时,甲骨文杂志可以保证每个字儿都是原汁原味的甲骨文,也能保证每一条卜辞都有出处,我们认为这两点的具备可以满足对甲骨文的沉浸式体验。但是限于资料的获取搜集、人员精力,以及个别骨板的模糊,有时候无法保证每个字的字形和原骨板完全一致,敬请谅解,同时也欢迎专家同好在留言区批评指正!

欢迎爱好古文字的朋友扫码进群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