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50:当神经科遇到眼科,需要哪些检查?
讲者|王敏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1)视力检查:① 远视力;② 近视力;③ 最佳矫正视力。
(2)色觉检查:色觉异常提示视神经病变。锥细胞营养不良可以色觉减退为首发症状;视网膜病变的色觉障碍:广泛性或蓝-黄色觉障碍。检查工具:Ishihara假同色板,简易D-15色相子,Farnsworth-munsell-100色谱,红色物体

(3)视野检查包括:中心视野、周围视野、特殊视野。视野检查的基本问题:
(4)视觉电生理检查

① 视网膜电图(ERG):
临床运用: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各种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静止性夜盲
感光细胞营养不良:锥细胞营养不良、杆-锥细胞营养不良、锥-杆细胞营养不良眼外伤评价及鉴定
内眼手术预后评价(视网膜功能)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先天性黑矇
副肿瘤视网膜病变

② 多焦视网膜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是用来评价视网膜后极被多个不同区域局部ERG的一项技术。
③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唯一一个测量视皮质活动的电生理检测方法。
生理基础:VEP的反应主要来源于大脑枕叶后极部的原始视皮质的活动,原始视皮质是指纹状皮质即解剖学所指的V1,它向内折叠形成距状裂。中央10视野代表了纹状皮质尾部的大部分区域,这一区域最接近纪录VEP的头皮电极的位置,故VEP受中央视野主导。周边视野在纹状皮质代表的区域更靠前且远离VEP的纪录电极。
临床上应用的VEP主要有图形翻转VEP、图形给/撤VEP和闪光VEP。
临床运用:
是检测伪盲的有用工具。
VEP的异常可由视路的任何一部分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大脑所致,须结合全面眼部检查和其他检测手段包括视野、ERG和神经影像学。
(5)瞳孔检查
(6)光相干断层扫面(OCT)
用于眼后段结构(包括视网膜、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黄斑和视盘)的活体上查看、轴向断层以及测量,可用作帮助检测和管理眼疾。

临床运用:
外层视网膜病变:
黄斑裂孔
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
黄斑囊样水肿
糖尿病黄斑病变
感光细胞营养不良
获得性视杆/视锥细胞病(MEWDS,AZOOR,CAR,toxicities)
视网膜劈裂,牵拉
内层视网膜病变:
节细胞/轴突的退行性病变所致的视神经病变
发育性/基因型视神经病变
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动脉阻塞
外侧膝状体前/后偏盲
(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拍摄眼底血管中荧光素循行时吸收激发光线后所发射出的荧光。广泛用于累及视网膜和脉络膜血循环异常疾病的诊断
(8)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自发荧光是如何产生的?

脂褐素的特性:蓝光下能发荧光或亮光,这种亮光呈现白色,是自然发生,不需注射染料,故称为自发荧光(FAF)。白(亮)色区域提示脂褐素量的增多,黑(暗)色区域提示脂褐素的缺失。


(9)磁共振检查:眼眶及颅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