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爸爸妈妈,到底有多难?我看过的5本书有答案
今天推荐5本以“父辈”为主角的书。
它们是我从读过的几十本“亲子”书中挑出来的。
有故事,不枯燥。有感情,不造作。有深度,不流俗。人是不同的,感情却可以相通。
这5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时代、生活,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滋养心灵。
1
《我与父辈》,阎连科
阎连科是河南人,出身农村。
二十多岁参军离开老家之后,他靠一支笔逃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窒息。
在这本书里,他从自己的童年写起,讲述了河南农村里,父亲、大伯、四叔,坎坎坷坷,又平平淡淡的一生。
盖房、娶亲、争吵、赌博、临时工、割麦、参军、看病、辍学……
这些都是农村生活里的大事,也是琐事。
阎连科老来想起经历的这一切,有默念,有懊丧,有反省,有感恩,有不舍,有懦弱。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在上海读书的毛头小伙子。第一次读的时候就特别感动,还写了一篇书评投稿。
最近重读了一遍,还是非常感动,强烈推荐给那些从农村走到城市里,安家落户的朋友读一读。
另外,阎连科的小说《炸裂志》、《日光流年》也非常有意思。最近他还出了《我与父辈》的姊妹篇《她们》,也还不错。
2
《镜中爹》,张至璋
这本书名气不大,作者张至璋在大陆似乎也只出版了这一本书。
它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当年因为国共战争,七八岁的张至璋和母亲去了台湾,而父亲则留在了大陆。
五十年间,音讯隔绝。
两岸开放之后,有一天在岳母的一句提醒下,儿子张至璋开始从澳大利亚回到中国大陆,寻找父亲。
几次往返,蛛丝马迹的追寻,残存信息的破解,一路寻父,仿佛侦探破案一般。
最后他找到了父亲吗?
可以说没有找到,也可以说找到了。
说没有找到,是因为他再见父亲,已是阴阳两隔,他只找到了最后和父亲生活的人,留下的遗物。
说找到了,是因为这一路追寻,他“复原”父亲在大陆几十年的生活、情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骨血相连,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看到父亲了。
看这本书,心里的感情很复杂。有一种冲动,要哭,却流不出眼泪。想放下,又急切的想要知道结果。到最后,又惆怅,叹息命运弄人,无法索解。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那个急切的想要找到父亲的男人还是一副三四十岁的模样。
而实际上,这个儿子,现在也八十了。
3
《聆听父亲》,张大春
张大春是台湾作家。这本书有点像家族史一般。
张家祖上在山东,富贵显赫。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时事动荡,一家人到了台湾,成了眷村一员。
张大春写这本书的缘由是他的父亲晚年意外摔倒,生命进入末期。
于是触动张大春,开始追溯家族的流变,父辈的故事。
回答了“我从哪里来”,也许就会明白“将往何处去”。
浓浓的乡愁,家国情怀,流淌于一行行的文字之中。一家人的遭遇,折射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
台湾的眷村出了很多作家,他们写到战乱,写到流离,写到父子,特别动人。
比如,还有人类学家王明珂的《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白先勇《养虎贻患—父亲的遗恨》也让人一读之后,记忆不忘。
4
《母亲杨沫》,老鬼
说这本书之前,先要说说杨沫是谁?
杨沫两个字,19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估计知道的都不多。但在当年,是个风云人物。
假如以十年为一代,那么从上世纪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她至少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其影响力的来源是她195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这本小说讲的是日寇侵华背景下,一群爱国学生在党领导下搞斗争的故事。
女人公是林道静,她从一个小知识分子,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本小说很快就改编成了电影,风靡青年。
老鬼又是谁?杨沫的儿子,也是一个作家。
如果说《青春之歌》是一部赞歌,阳光炽烈。那创造这部小说的主人,则有许多“不光彩”的真实。
老鬼在母亲去世之后,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写了《母亲杨沫》,有着卢梭《忏悔录》式意味。
“六亲不认”、包养“面首”,老鬼写出了他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恨,疯狂时代下人性的扭曲和返璞归真。
同样类型的作品,还有一个姓李的女作家,《我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终于解脱》,看的毛骨悚然,又发人深省。
5
《我与地坛》,史铁生
老鬼的母亲像“鬼”。史铁生《我与地坛》里的母亲,则是另一面了。
史铁生是残疾人,而且是从一个健康的小伙子,突然变成了需要终身透析的残疾人。
这种命运的大转折,如锤重击,非亲历者难以明白。
残疾局限了史铁生,也成就了史铁生。
《我与地坛》写的是“我”的经历,写的也是他对母亲的怀念,一个儿子眼中母亲为他的焦虑、挚爱与无能为力的悲痛、隐忍和沉默。
我相信,在健康与“成名成家”之间,所有做父母的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我读到的史铁生的第一部作品,不是《我与地坛》,而是另一部现在已经不太出名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那时上初中,在一本《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集》上读到的。
小说里的放牛倌原型就是史铁生,文笔非常清新自然。
不过那时候,我以为小说里提到腿残疾、看病,都是假的,不过是为了剧情需要的想象。
后来上高中了,在语文课本里读到《我与地坛》才知道它是真的。
06年我第一次去北京,还特别和同事去地坛转过。
史铁生去世之后,我陆陆续续买过他不少作品,《务虚笔记》《我的丁一之旅》、《病隙碎笔》等等。
但是总觉得里面的情感,有些沉,有些重,两三页之后就放下了,至今没有拿起过。
6
我们中国人,在表达感情上比较含蓄。
聊到父辈,常用“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慈祥”“背影”一类的词。
理解他们,也似乎大多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才有些懂得。
父母看子女,多的是生活琐事里的温情和欢笑,是生活经验的传授,是期望与勉励。(下一次,我再推荐5本从爹妈的角度,向下注目,去记录孩子的书。)
子女看父辈,则往往是一种向上追溯,是事过多年,双亲不再后,试图完成两代人之间的和解。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5本书,主人公是不同的,故事经历也是不同的,但许多感情确实相通的。
为什么要特别推荐他们,如果非要一个答案,那就是:
阅读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滋养我们自己与父辈、子女的路。
如此而已,郑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