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姜制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4-0555-01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姜制的理论基础是源于《本经》关于药物配伍关系的“七情”,先有药物配伍的理论与实践,而后才有姜制法的产生;姜制的理论经历了由制止药物毒性到制止药物偏性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一个药物运用姜制法的一般条件是增强药物的疗效,或是增强某方面的疗效,但决定条件则是要能制止药物的偏性;与酒制、醋制偏重利用物理化学作用炮制药物不同,姜制主要是通过药物配伍的作用以制止药物的偏性和增强疗效,达到提高药物功效的目的。 
  1姜制法的起源 
  考查历代中医药文献,最早记载用姜汁制药的医药著作是南北朝时期南齐时的《刘涓子鬼遗方》对半夏的炮制:“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简言之,即是多次漂洗处理后,用姜汁浸炒。与其他各种炮制法比较,相对而言形成的时间较晚,已是公元500年左右的时候。 
  2姜制法的发展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药物的种类逐渐扩大,医方与日俱增,姜制药物的品种也相应增多。唐代新增姜制的药物有8种:草乌、白姜蚕、南星《银海精微》;鹑、石蜜《食疗本草》;生狼毒《外台秘要》;厚朴《经效产宝》;骨碎补《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代《包括雷公炮炙论》计有41种:凝水石、酱《雷公炮炙论》;白附子、牵牛子、大戟《太平圣惠方》;附子《博济方》;黄连《旅舍备要方》;杜仲《类证活人书》;龙胆《重修政和备用本草》;大黄、蜈蚣、枇杷叶、腊茶、乳香、陈粳米、槲白皮、皂荚英《圣济总录》;连皮大腹《全生指迷方》;桔梗、罂粟壳、薯蓣、远志《普济本事方》;前胡、白扁豆、五加皮、生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干蟾、肉豆蔻、陈粟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黄芩《三因极病证方论》;官桂、贝母(川贝)《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诃黎勒《陈氏小儿痘诊方论》;全蝎、何首乌、香附子、草豆蔻、虎骨、薄橘红《类编朱氏集验医方》;栀子仁《产宝杂录》;熟地《女科百问》。金元时期有2种:五灵脂、白矾《丹溪心法》。明代有24种:益智仁、天雄、麻黄《普济方》;乌头《奇效良方》;当归《本草蒙荃》;干漆《医学纲目》;香薷《医学入门》;白术、芍药、苍术、黄芪、菖蒲、紫菀、天花粉、天门冬、麦门冬《仁术便览》;萝卜子、青礞石《鲁府禁方》;枳实《证治准绳》;知母、绿矾《寿世保元》;胡黄连《外科正宗》;甘草《医宗必读》;铜青《一草亭目科》。 
  3姜制法的理论 
  统计历代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点:(1)梁陶宏景著《本草经集注》:“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2)宋寇宗著《重刊本草衍义》厚朴:“不以姜制,则棘人喉舌。”(3)明陈嘉谟著《本草蒙荃》:“姜制发散。”(4)明李延著《医学入门》:“入脾姜制。”(5)清张仲岩著《修事指南》:“姜制温散。” 
  可见姜制药物的理论主要是在明代形成的。所用的文字仅八言,是极少的,但言简意赅,是在大量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疑都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除《修事指南》把《本草蒙荃》中的“姜制发散”改写成“姜制温散”外,以后,姜制论点都没有什么变化。由于都是各人总结自己的实践所形成的理论,没有注意综合别人的理论,给人以片面性的认识,结果到如今仍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雏型,不能使后学的人掌握姜制法的核心,更不能对前人的姜制药物深入研究。《神农本草经》总结药物的配伍关系共有“七情”,指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其中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与药物“姜制温散”的作用应该属同一范畴的概念;相须相使的配伍关系与药物“入脾姜制”的引经作用也应该是同一范畴的概念。把“本经”的理论应用到药物的姜制,就是要求凡是采用姜制的药物既要有调节药物偏性的作用,又要有引经作用。这样姜制产生的药物才有良好的功效。 
  列举历代医家关于姜制和药性方面的论述,同样可以说明姜制须要具备这两方面的作用。明张景岳《本草正》:(关于附子的姜制)“惟姜汁一制颇通第,其以辛助辛,似欠和平,若果直中阴寒等证,欲用其热,此法为良,至若常用,而欲得其补性者,不必用此”。因为仅具备第二个方面相助的作用,不具备第一个方面的相制作用,就不宜作为常用炮制法。近人冉雪峰《大同药物学》:“干姜以味之辛胜,草果以气之臭胜,一以守为走,一以走为守。古人建中、理中、温中均用干姜,不闻用草果,盖气虚可用干姜,气虚不可用草果,所以然者,草果臭恶,中分剂即吐,除邪较易,伤正亦较易,中气素虚,及久病中气败坏而误用之,必有虚虚除中之危殆。”姜制草果既符合第一方面的制约原则,在药性上又符合第二方面的引经原则,因此,《幼幼集成》姜制草果仁是合理的。 
  收稿日期:2006-09-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