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专家力量搞调研,离不开这两点

全文字数:1850 字

预计阅读时间:4.5 分钟

为做好调查研究,借助专家力量已成为常见方式。发挥专家在理论支撑、开拓视野、增加专业视角等方面的作用,以提升调研水平,为决策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需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做到“三个为主”和“三个为辅”

以委派为主,以委托为辅。目前,基层单位请专家搞调研需要签订服务合同,专家与基层单位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基层单位作为甲方,是决策者,要发挥主体作用和决定作用。专家是辅助决策者,发挥的是专业咨询作用。
在调研方案和服务合同中,除了社会调查等专业性较强的任务以委托的方式由专家或者专业咨询机构来完成外,绝大多数任务,应根据调研需求委派专家来实施。
基层单位既要管结果,也要管过程,依靠专家,而不依赖专家。那种完全依赖专家、自己当甩手掌柜的“外包”式调研,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现不了解决问题的初衷。
以并肩作战为主,以专家攻关为辅。调研、业务“两张皮”现象在基层比较常见,往往是年初领任务、年中顾不上、年底拿工作总结充数调研报告。
为了实现调研推动工作的目的,让业务部门把调研当成自己分内的事,除了文献调研等需专家单独攻关外,专家与业务部门并肩作战应是主要的调研方式。
调研过程中,专家通过参与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把调研的过程作为推动业务的过程,调研的成果就是拟定的规章制度,就是项目的实施方案。专家通过贡献专业的意见建议,提高规章制度、工作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客观上帮助业务部门推进了工作。这样,调研搞好了,工作就会上台阶,实现调研和工作两相宜。
以解决问题为主,以写报告为辅。调研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调研报告只是调研工作完成后的一个总结,是调研的“副产品”,不是调研的目的。
可某些基层单位搞调研却与“实”字相去甚远。调研任务一来,就忙着找专家,常常是一“托”了之。调研的成果仅是一份编排精美的报告,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调研没有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仅是花钱从专家手里买了一份调研报告,这是典型的调研文牍主义。
因此,请专家搞调查研究,要有成本观念,要进行绩效考核。不仅考核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更要看是否准确发现了问题、是否解决了问题,最终看政策建议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坚持“三先”和“三后”
以微观建议为先,以宏观建议为后。基层面临的问题往往具体且限制条件较多,再加上基层调研的范围小、样本少,因此调研提出的政策建议要以有针对性的微观建议为主,宏观的政策建议一般情况下尽量少提。
有些专家由于调研功夫下得不够,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微观建议,只能提出诸如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组织机构、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监督检查等人人皆知的政策建议。这些大而化之的建议,缺少与具体人、具体事、具体工作流程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没有可操作性,形不成系统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所以,适时、适地、适度的微观建议更符合基层工作的规律。
以短小精悍为先,以长篇大论为后。调研质量高低不是以报告长短而定的。对基层来说,短报告可能更实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的日常工作非常繁杂。除了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外,几千字的短报告可能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数万字的报告,相当多的同志根本就没时间认真看,没人看的调研报告,是无法推动工作的。有的专家写的调研报告从现代谈到古代、从国内谈到国外、从本地谈到外地,洋洋洒洒数万言,就是看不到外部经验与现实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所谓的先进经验能否解决现实问题,说得不清、讲得不透。这样的长报告虽然形式上厚重,却很难说是一篇好的调研报告。
以实践探索为先,以理论总结为后。基层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调研清楚了,问题定性准确了,基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有了,这一步是实践探索。
由调研建议形成的政策措施、工作方案被落实后,根据实践结果,在专家的帮助下,从更宽的视野来认识基层的问题,形成理论总结,在更大范围指导新的实践,这是第二步。
基层调研要把精力集中在第一步,先把问题搞清楚,先把问题解决好,然后再考虑第二步。可有的基层单位,不是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是热衷于让专家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一套标新立异的经验或者理论。这么做的真实目的是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以提高本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此调研,专家提出的理论不管多么高大上,在第一步都做不实的情况下,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纪委区监委)
来源:《秘书工作》2020年第10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