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刚」|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个人简介】
张德刚,1957年4月生于山东省德州,号大缸道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200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高研班结业,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博士课程讲习班,2004年就读于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姜宝林工作室。
2011年就读于北京凤凰岭书院张立辰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就职于山东省文化馆已退休。
作品《雨洗枇杷鲜》获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全国书画展金奖,《春水》获“水浒杯”中国画大赛银奖。2002年作品四幅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邀请展,2003年作品《枇杷》参加全国花鸟画大展,2004年《花鸟》参加中国风情赴法国巴黎展览。
【作品鉴赏】
道与中国书画
文:张德刚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主流是求道、修道、明道、释道的文化。不论是最古老的神话、卜辞、还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多是在谈论人类的生存之道、天地之道、人应怎样更好的与天、与地的和谐共存之道。至于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中的原因也是认为儒家学说最符合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道——超越了有形,超越了眼界,甚至超越了时间、空间。所以,西方智者看中国,认为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它浓缩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智慧,并将其溶化于特殊视觉影响之中,因此,中国书画的主流,也是以求道、修道、明道、释道作为主旨来发展的。儒家始终强调“文以载道”对中国书画发展影响极为重大的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曰:“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象”,便道破了中国书画的天机。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说:作为已经得道、成为道的化身的圣人,创作书画是拿他作为一个含道的载体——象日、月、灯光一样照耀、影响、净化着人与万物;面艰苦卓绝求道、修道的贤人是把创作书画、观赏书画作为剔除自身精神的污垢、品味“以形媚道”大象真谛的手段。
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论”中对含道的中国书画有一振聋发聩的名言:“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育天然,非由述作”(六籍也叫经:诗、书、礼、乐、易、春秋)。甚至南北朝人王微也认为:“图画非止艺行,成当易象同体。”这里的易象,即是《易》经中所指象、数、理之象,《易》是圣人含道成书,是“天地万物之情见”、“成变化而行鬼神”的经中之经。不难看出古代智慧的贤人们把品味高、成功的书画同《易》经的作用等同看待,除了能“成教化,助人伦”外,甚至还能“穷神变。测幽微,与四时并运”。并明确的指出,这种品味高、成功的书画不是被动对自然的描摹,也不是被动地对自然的反应,而是“天人合一”之后“道”在这一特殊视觉形象中的体现。
诚然,圣人是极其少的,更广大的人们是应当求道、修道的贤人。中国的圣贤认为人类最大的任务是自我的超越,以及群体的超越,《大学》中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书画也必须这样,圣贤们千百年来总结出一种高超的操作程序,规定出一个向往的目标,使之学者、为者足以涤荡污浊之心,以超越的最大障碍,是人过分的欲望。
五代荆浩《笔法记》中曰:“嗜欲者生之贱也,名贤纵乐琴书画,代去杂欲”因此规定了有志于由低级升华,超越的贤人目的决不是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书画而图画,也不是为了刺激欣赏者的欲望而创作,更不是无谓的争强斗胜。为了使书画能更好达到求道、修道、明道、释道的目的,这才出现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才有了以墨为主、用线结体的主张,有了“知白守黑”、“传神阿睹”、“如虫蛀木、如折钗股、如锥划沙、绵里裹铁”等至理名言。由此可知,中国书画是道行的产物,中国是圣贤的国度。
2003年作于中国画研究院(现国家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