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很烂,评分很差,他们却说:这届观众不行
■ 本期特邀毒叔 ■
■王雁林■
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说你不行就不行,我是男人不装的王雁林。
最近,一个被全国人民骂的烂片导演,发微博进行各种解释,大概意思就是他拍的片子不是烂,而是因为你们欣赏不了,这就变成了一个争论。
很多人都说,现在国内的片子越拍越差,是因为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差,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所以片子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差。
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挺不要脸的。我们想一下,所有的情景喜剧没有一个比《我爱我家》更好的,那已经是快30年前的一个电视剧了,所有的家庭伦理戏没有一个拍的比《渴望》更好的,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戏了。历史正剧没有一个拍的比《雍正王朝》更好的。然而,你们却认为观众的欣赏水平下降,所以你们越拍越烂,这个就是本末倒置。
甩锅甩的有点儿莫名其妙。就像淘宝,你买了一件衣服一穿爆丑无比,你也不怪衣服不合适,也不怪自己身材不好,就怪那些看到的人怎么能够觉得你丑。你说这话的时候,你就不想想自己是一个300斤大胖子吗?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你却怪看到你的人眼光有问题,眼睛有问题,他们欣赏不了你的美。首先,这个逻辑就是很严重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所有电视剧从出创意到剧本写作,制作、拍摄再到后期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资方或者说最后拍板的人。他永远都会要求你去做观众喜欢的剧,并且他还有一套数据,可以看出女性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年轻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小镇青年喜欢什么样的电视剧,或者说是他们欣赏水平有限,他们根本看不懂,我觉得这些都是臆测,他们的数据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从采样到分析都是有问题的。第一,他们所调查的不够全面。第二,采集本身可能科学上就有问题。第三,他们在读数据的过程当中也是有问题的,他们只看见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就是他们想要的那部分,然而真正的东西并没有解决。
你看20年前的美国《老友记》,它一集的剧本费是100万美金,一集,拍了十几集,这还是一个美剧。当时这部作品中国人看都觉得很好,说明这些观众的欣赏水平是没毛病的,所以你拍的烂就不要怪观众的欣赏水平不行,你又不是艺术家!
姜文在拍一些片子之前可能就知道,他自己拍完之后可能会有些人看不懂,但他还是想拍,因为他想表达,这一点我觉得没毛病。作为导演来说,谁都想表达,但是这个表达不一定是立刻能够让人看懂的一个东西,只要投资商觉得没毛病,就可以去尝试、去探索,但是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说我想拍一个特别卖座的作品,结果却不尽人意,然后你就去怪观众说他们欣赏不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要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你得让懂剧作的人来管剧作,而不是让一帮会计、市场营销来管剧作,最后说观众不喜欢,你凭什么说观众不喜欢?
《鹿鼎记》二点几分?坦率的说,你抄一遍分都不至于这么低,你还说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怎么样?
问题是你在创新的时候,你是以什么为标准?如果说你是以观众的喜好为由,所以要去创造,我想这就死定了。应该是你觉得这么创作有意思,戏剧冲突会更好,人物在原来的人物上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但是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你们只是猜测韦小宝这个人物就是要无厘头,要中二,要浮夸。说白了,你会去投好几亿,拍一个《万万没想到》那种风格的古装片吗?那不是找死吗?
没有人去骂营销和出资的老板,最后被骂的还是导演,因为审美口味最后不是编剧定的,编剧没那么大权力。
再一个就是拍烂剧的投资方和平台的标准甩锅。最重要的是,不要再拿那种垃圾模型、垃圾数据,去跟人家谈创作,所有好的创作它都是创新的,如果说都能够在过去的既定经验当中找到模板的话,那不就是copy吗?所以我们必须得去创新,去提供一些新鲜的东西,虽然这是有风险的,但是它带来的回报巨大,我们一直在说创作本身不能够有条框,必须得给他们空间,必须给他们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才行。不能说作品烂就赖观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永远都不会好。
今天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