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自觉

回顾自己20多年的教学生涯,忽然觉得,这其实是自己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在自觉的历程。我把这个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串讲”期,“串问”期和“串学”期。

所谓串讲,就是课堂由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我刚步入教坛那几年的“教学映像”。

课堂上,循着教参的要求、自己的预设,程序性地完成教学内容和书本知识的呈现。教学彻头彻尾地展示着自己的“讲功”,学生则成为忠实的听众,至于他们有什么感受、是否有异议,自己考虑得却并不多。偶尔有学生提问,解答者也主要是教师。当时上级领导来听课,检查教案,还评价我讲得“精彩”,课也备得很“详尽”,并在全区予以展示。现在想来,实在汗颜。

所谓串问,是指课堂教学主要由教师发问,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寻找答案的方式。这是我在教学探索期的基本教学样式。

也许是觉得以前备课写得太累,课堂上讲得太辛苦,效果却与别人没什么两样,于是产生了这种自我求变的想法。当时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让自己备课少写一点,在课堂上能够轻松一点,把自己“解放”出来。

课前的准备逐渐由详尽走向粗略,我把教学内容、知识要点设置成问题,自己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抛给学生。有时从头到尾一路问去,问中还有套问、追问、逼问多管齐下,满堂展示着自己的“问功”。至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问题却极少考虑,偶尔有了,也想办法把学生拉回到自己设计的问题上来,引学生“上道”“入套”,把学生“逼上结论”。

记得杨朔的《荔枝蜜》一课,我在教学中问了25个问题,搞得学生忙于寻找问题的答案,什么入情诵读、静心品味都被搁置一旁,结果是问得学生晕头转向、死气沉沉。

时光荏苒,进入新世纪后,教育界的新思想活跃起来,一些新的举措逐渐萌动。自己对教学的体悟也进入一个新的层面,迈上了串学式教学阶段。

所谓串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把课堂真正变成磨砺学生“学力”、展示学生“为学”的“操场”。

此时,我的教学设计不再只关注书本知识和课堂上该怎么教,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始进入视野。我的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教学”。我要营造一个氛围,保持一种激情,与学生一起解读文本,对文本形成个性化解读的“大包围”,让课堂成为一个思想贸易的“场域”。

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我一改过去的“讲”与“问”的教学形式,采用了“以续写代讲析,用交流促鉴赏”的教学策略,学生们自己研读、独自续写,不仅促进了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而且还在聆听同伴心声、互相分享成果的过程中获得了思想的主动和心灵的自由。

纵观自己的三个教学阶段,不知不觉间思想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串问”阶段,虽然自己希望有些突破,但这种思考却仅限于教师行为上的一些不同,学生的思想、情感等因素,在本质上并没有得到充分关注。曾经认为,课堂上教师多问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了,正是因为这样狭隘的认识,我的教学依然没有跳出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樊笼。

在前两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教师课堂的点缀。在“串讲”方式下,学生主要是通过“听讲”、“笔记”、“背结论”来过课堂生活;在“串问”方式下,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走,“答问”、“记结论”、“背答案”成为课堂生活的主要样式。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和自由发挥空间,最后都走上一条唯一的“正确答案”之路。

到了“串学”阶段,教学才有了起色,真正把学生的“学”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自己教学功能的发挥从“讲结果是责任”、“发问就是启发”的狭隘认识上升到了“参与、组织、服务”的高度,这是教师地位与功能的大转变。教师的“讲”和“问”真正成为对学生有用的点拨,成为推动学生学习、思考、探索的“加油站”。

成长,是教师一生的主题。我不知道自己的自觉历程是否揭示了一个语文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共性,我只是希望奋战在语文教学一线的同行们能够加快转型,尽量缩短前期的徘徊而迅速步入后期的“教学本然”。因为“教学生态”更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智慧和生命能量,更能让我们体验并保持语文教学的幸福。

(来源:中国教师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