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同理心
(此文发表于《上海教育》杂志2020年9B期上)
在杨茂秀的著作《高个子与矮个子:父亲与女儿的心灵对话》一书中有一个故事,是围绕女儿早上穿什么衣服在他们一家三口之间展开的。
因为穿衣服而引发的矛盾,相信很多家庭都发生过。家长在看到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愿意穿某件衣服的时候,经常会有两种表现:一是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必须穿。故事中的妈妈就是代表;二是推测孩子不喜欢某种颜色,将一个具体的事情普遍化。故事中的爸爸就做出了这样的推测。
因为吃饭、穿衣等一些小的事情而引发的不愉快,比较多的是因为大人总喜欢包办代替,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从来不给孩子自己安排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不去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当孩子有自主安排的愿望但始终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时,就会引发矛盾冲突。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各个领域的人际交往之中,这样的事情也是时候发生的。频频发生的这些矛盾冲突,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设身处地,认识对方的情绪,并在观察了解到对方情绪特点的基础上,体察入微、感同身受,做到真正的接纳情绪,产生共情。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来客观地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并且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对方以体验对方内心世界的沟通交流方式,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涉及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认知层面的同理心指换位思考,即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听明白对方再说些什么。有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在一起交往甚密。有一天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男方突然说:“我需要多一些空间。”女方听了之后一下子脑子一片空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好在她想了一下之后鼓足勇气,让男方将刚才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白一些。男方说觉得两个人坐的有点挤,希望女方稍微往外一点位置,以便自己坐的舒服一点。一场很有可能导致误解的风波,因为女方的追问,理解了男方话语的真实含义而被消解了。
情感层面的同理心指跟他人感同身受,也就是理解对方话语中的情感成分、理解对方话语中的隐含含义,以此来做出相应的应对。比如说,同办公室的另一个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找你聊天,感叹道:“这个班级可真难管啊!”听了他的话之后,你准备如何来回应呢?是和他一起抱怨,还是仅仅做倾听者,或者给他提出班级管理的若干建议。这就需要仔细辨认他在发出这个感叹的过程中的语气。尽管他所传递的语言信息是一定的,但语气不同,带给你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他仅仅是想抱怨一番,你只要做一个倾听者即可,这个时候给他提出建议或许可能适得其反,让对方有“只有你能”的想法;如果他的话语中充满着无奈,你所需要的是给他安慰;如果他真心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你再给他一些建议。
同理心不仅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活,同样也贯穿于我们的职业生涯之中,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元能力。同理心是可以逐渐培养出来的。其中的关键是掌握询问事情的技巧,即知觉检核,它包括三个部分组成: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或事实;2)列出你的至少两种猜测;3)请求对方予以澄清。就以前面提到的热恋中的男方说出“我需要多一些空间”这件事为例,女方可以这样询问:你说需要多一些空间,我听了很意外(事实),我不确定是我的什么行为引发了你的不满(第一种诠释),还是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第二种诠释),你是怎么想的(请求澄清)?将自己的各种猜测说出来,请当事人求证,这样的问询态度,可以避免误解加深、甚至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
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特别重视戏剧课程的开发,给学生创设角色扮演的时空,这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