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①

 1、《燕山夜话》,邓拓著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

作者简介: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著作内容:《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

2、《三家村札记》,吴南星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作者简介:1961年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请邓拓开辟一个杂文专栏,邓拓约历史学家吴晗和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廖沫沙轮流撰稿,合署笔名“吴南星”。三人其时皆为北京政府各机构官员。他们约定,文章以一千字左右为限,每期刊登一篇,三人轮流写稿。作者由三人取一个共同的笔名:吴晗出“吴”字,邓拓出“南”字(笔名“马南邨”),廖沫沙出“星”(笔名“繁星”),合称“吴南星”。

著作内容:《三家村札记》是一部杂文集,为1961年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请邓拓开辟的一个杂文专栏。介绍古人读书治学、做事做人、从政打仗等方面的历史知识,以针砭现实生活中的弊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启迪性,对当时一些“左”的错误和不良作风有所批评和讽刺,深受读者欢迎。

3、《历史的镜子》,吴晗著 九州出版社 2008年

作者简介: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著名历史学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专攻明史,有“太史公”之称。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中遭受迫害,含冤去世。

作品简介:这本作品是吴晗先生的历史随笔书籍,本书共选辑了作者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表的有代表性的历史论著共四十篇。这本作品体现了吴晗先生在史学上的成就,促进了历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4 、《夜读偶记》,茅盾著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

作者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14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在北京学习、工作时间较长,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中华人民成立后大部分时间生活、工作在北京。

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著作内容:《夜读偶记》,文艺论著。茅盾参加20世纪50年代有关文艺问题讨论所写。作者采取漫谈方式,着重论述了现实主义的特质、产生和发展,以及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5、《速写与随笔》,茅盾著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1月

作品内容: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时期老开明版的原版重印,系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生前自选的散文随笔集,收录作品四十篇,其中多数为其代表作。

6、《往事随想》 ,吴祖光著 青岛出版社 2011年5月

作者简介: 吴祖光(1917—2003),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江苏常州人,一九一七年四月出生于北京。父亲吴瀛是做官的,但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十年间,吴祖光共创作了十一部话剧,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贡献取得了他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著作内容:《往事随想》收录了吴祖光的随笔散文,共计51篇,分三辑编排:“回首往事”、“故人杂忆”、“何以解忧”。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从中可以看到吴祖光先生风雨一生的快乐与忧思。这里面有大爱,也有大悲;有欣喜、有激越、也有反思。

7 、《爱眉小札:志摩日记、书信集》,徐志摩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年

作者简介:徐志摩与北京的渊源相当深厚,两度在北京大学任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大,在人文科学的领域上崇尚独立的精神,葆有自由的校风!徐志摩一方面受到北大自由民主的风气的熏陶,一方面也和胡适一道,带给北大文学思想上进一步的解放与启发。
   作品内容:是陆小曼为纪念徐志摩四十诞辰而将两人合写的日记及徐志摩1925年写给她的书信编辑而成的。内容包括:徐志摩日记;徐志摩书信;小曼日记等。这些日记与信札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两人由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的情感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那个时代一对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樊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文字清丽,感情率真,一直为读者所喜爱。此外,选录了一些纪念文章,并附有徐志摩年谱。

8、林徽因文集/林徽因著(笔记部分)—北京:线装书局,2009年6月

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年),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四大才女之一,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
    作品简介:作品收录了作者所做的杂记、随笔、散文及书信。

9、《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工作笔记

本文原载《新观察》1951年4月,第二卷7-8期,署名:梁思成,但梁先生在“跋”中注称:“本文虽是作者答应担任下来的任务,但在实际写作进行中,却是同林徽因分工合作,有若干部分还偏劳了她,这是作者应该对读者声明的。”故此,本文也一并收入本集。——曹汛注
   作者简介:梁思成,梁启超之长子,是梁启超原配夫人李蕙仙所生,建筑大师,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是解放后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作品内容:新中国解放前夕,梁思成与林徽因便对共和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的许多重要建设都倾注了他们的大量心血。他们对北京城的建设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现在愈来愈被证实是正确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详细地论述了北京在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遗憾的是,这个方案与建议都没有被采纳。最后,梁思成面见周总理,采纳了他的意见,在团城之西南新建大桥,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但前门大街、东四、西四、东西长安街上的牌楼被拆除了。
  一个城是不断的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动而发展着改变着的,北京当然也非例外。但是在过去一千年中间,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不单是动了土木工程,并且是移动了地址的大修建。对这些变动有个简单认识,对于北京城的布局形势便更觉得亲切。

10、《上下古今谈》,张恨水著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3年1月

作者简介:张恨水(1897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张恨水与北京的渊源最深, 张恨水虽是南方人,在全国走红,却在北京起家,也依傍北京读者对《啼笑因缘》的认可,所以张恨水对北京感情极深。他曾说:“北平是以人为的建筑,与悠久时间的习尚,成了一个令人留恋的都市!所以居北平越久的人,越不忍离开!”从《春明外史》初露锋芒到《金粉世家》的大红大紫,再到 1930 年《啼笑因缘》推出,张恨水在小说界的声誉已无可复加,1931 年便可称为“张恨水年”时移事往,张恨水,全国读者深为爱戴,受欢迎的程度持续十年而不坠。
    作品内容:《上下古今谈》是张恨水的杂文随笔,在《上下古今谈》一千多篇的杂文中,内容极为广泛,或针贬时弊,或感咏时事,或点评战势,或描摹世相,“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见父亲《写作生涯回忆》),上下古今,纵横捭阖,恣意泼洒,穷理致物,虽然博大精深,但是文章却短小精悍,每篇不过三四百言,有的仅寥寥一百言,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正是“小文章,大手笔”的文章特点。如《纳粹领袖已下伏笔》、《作壁上观》、《希魔的历史合订本》等,精辟地分析了国内国际战局,指出了法西斯国家灭亡的道理,嘲讽揭露了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抗战时期,重庆当局腐败昏庸,官商勾结,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物价飞涨,《上下古今谈》中有大量篇幅,对这些黑幕进行了揭穿,把官商沆瀣一气的勾结,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比如《虽多亦奚何为》、《投机商人不过如此》等文都揭露的酣畅淋漓,在《荀子释勇》一文中,父亲采用了反面敷粉的手法,似乎是反对荀子的“贾盗之勇”,把商和盗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嘲讽国难商人“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让人读后恍然大悟,奸商比强盗,有过之而不及,原来“彼此彼此”!《上下古今谈》不仅批判了丑恶,也歌颂了那些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安贫乐道,对抗日胜利充满信心的仁人志士,同时也揶揄嘲笑了那些拍马奉承权贵的无耻文人。

11、《绿了芭蕉》,张恨水著,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年

作品内容:《绿了芭蕉》是张恨水的笔记散文集。分为“两都散记”、“山窗读画”、“屐痕踪影” 、“旅京札记”、“广幽梦影”、“信口开河”、“煮字生涯”等七辑,基本囊括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方方面面。“两都散记”遴选了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名著《两都赋》中的主要篇什。张氏客居北平、南京两个城市时间最久,最了解,也最有感情,因此信手写来,涉笔成趣,无论是六朝古都的秦淮遗韵,还是北平博大的历史氛围和市井风情,都绘声绘色,十分传神,常常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这两个古都的特点,给人留下深湛的印象,要算是现代最早的读城记了。“山窗读画”主要选自作者广获盛誉的小品集《山窗小品》,这是作者抗战时期在大后方重庆贫困生活的实录,篇幅短小,文字隽永,善于在平凡和困境中发现生活之美,以小见大,每一篇文字都像一幅小品,一个扇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堪称是小品文的典范。“屐痕踪影”是作者游历大江南北的一组游记,状写山河之美、文物古迹和风物人情,可谓游记散文的上乘之作。“旅京札记”是一组描写北平风物及回忆故人乡情的文字,流淌着作者浓浓的人文情怀。“信口开河 ”是一组杂文,这些文字大多写于抗战时期,作者凭借其广博的知识、报人的敏感,借古讽今,针砭时事,足见作者书生意气。“煮字生涯”则是回忆作者生平与创作的文字,也是创作的经验之谈,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作家的窗户。

12、《如云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耕堂文录十种),孙犁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简介: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
    孙犁曾在1934年后在北京学习工作。
    作品内容:作品为孙犁所创作的散文随笔。

13 、《书林秋草》,孙犁著 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作品内容:作品为孙犁创作的杂文集。作为孙犁的第一本书话集子,《书林秋草》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奠定了孙犁书话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正如吴泰昌所说,“这就使习见的‘书话’的内容有所开拓,……《书林秋草》无疑将会被看成是一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有益之作。”
  全书收文五十五篇(组),目录没有分辑,而是用空行将全部文章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一组书衣文录、耕堂读书记、我的《二十四史》、我的书目书等;第二部分主要是读古典作品体会;第三部分是关于小说、散文、诗歌的论述;第四部分为读作品记;第五部分为小说杂谈;第六部分为序言四篇;第七部分是关于写作的体会与回忆。最后是编者吴泰昌先生写的编后记。

14、《王国维散文》,王国维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王国维曾在北京工作、生活。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门通讯导师。北京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4年冬天,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遂有崇仰他学问的胡适、顾颉刚等人推荐他担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院长职,仅任教职。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他自身的学术也更加精进,学术成果丰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论殷周、释甲骨、释钟鼎,处处卓绝,语语精到,皆出自己心得、发明和独创,对古代历史古代地理等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博得海内外学人的推崇和尊敬。
    作品内容:王国维最为人所熟知的著作,当然是《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以及《红楼梦评论》。本书全部收录了《词话》和《评论》,而《考》由于专业性问题,则只节选了较少的部分。在这个部分里,还安排了一篇有关文学的文章。

15、《蔡元培散文》, 蔡元培著, 上海: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

作者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1]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作品内容:本书收录了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敬告全国同胞》、《文明之消化》、《黑暗与光明的消长》等杂文随笔。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

  •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

  • 汪曾祺,当“抒情”与“现实主义”相遇

    1989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发表了汪曾祺的文章<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对自己的创作作了总结和分析: "我大概算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现 ...

  • 不亦乐乎说读书

    ■ 胡忠伟 生活,对我而言,除了日常,就是读书.读书是最低成本的生活.书读得多,也买得多,买书犹如鸡下蛋,只要有一个"引蛋",就会引来永无止息的买书,这书连着那书,由此及彼,一本能 ...

  • 纪念孙犁逝世十九周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书衣文录全编》

    <书衣文录全编>出版说明 孙犁藏书且惜书,每有中意书,必为之包裹书衣,生怕沾尘惹污:而当时若有心事想法,孙犁习惯于在书衣上简要记下.这就是"书衣文录". "书 ...

  • 作家孙犁“书衣文录”全编首次面世

    书衣在说话--作家孙犁"书衣文录"全编首次面世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9-09 02:51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作家孙犁一生爱书.藏书.惜书,每有中意的书必购 ...

  • 误读与重释:《再别康桥》是一首离愁诗吗?

    误读与重释:<再别康桥>是一首离愁诗吗? --基于文本的音乐性分析 袁 渊1, 杨文军2 (1.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9:2.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④

    41.<老舍讲北京>,老舍著, 舒乙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作品简介:在<老舍讲北京>中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春风.初夏.初秋.冬天.春节.端午等和高亮桥.德胜桥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③

    31.<京韵杂述>,崔金生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5月 作者简介:崔金生,北京市人,1937年生于北京.原是旋活手艺人,因受老舍先生影响,操笔为文,从1959年起发表各类作品,现已 ...

  • 张智华: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叙录②

    16.<拾穗小札>,冰心著 作家出版社,1964 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 ...

  • 假如择校是搞对象… | 扛把子的北京师范大学 | 真题 | 报录比

    假如择校是搞对象… | 扛把子的北京师范大学 | 真题 | 报录比

  • 宁犯强人刀,勿惹文人笔!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夫妻恩爱为官清廉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 ...

  • 稻农 | 战 疫(笔记叙史)

    战 疫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经冬复历春, 战疫送瘟神. 试问千秋史: 谁堪与比邻? 一 <后汉书五行志>载: ●安帝元初六年夏四月,会稽大疫. ●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 ●桓 ...

  • 稻农 | 文姬归汉(笔记叙史)

    文姬归汉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乱世萍漂不由人, 转蓬悲愤入胡尘. 惊鸿羞看南飞雁, 谁肯黄金赎此身? <后汉书列女传>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 ...

  • 稻农 | 严子陵 : 山高水长 (笔记叙史)

    严子陵 : 山高水长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不臣天子不友侯, 一簑耕钓一叶秋. 只合云浮人世外, 青山无语水自流.      <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子陵>载:严光字子陵,一名遵 ...

  • 就业篇丨中国语言文学类:自由共道文人笔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马伯庸.刘慈欣.郝景芳.当年明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上班和写作可以互不耽误. 这一期我们开始介绍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主要介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史哲中就业相对容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