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荷之念
作者:文君闲||责编:一默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
小学时,语文课上学了杨万里的诗《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和小伙伴肖,声情并茂地背诵着这首古诗。我们翻看着课本上的图片,想象着荷花的风韵。我们只能想象,因为那时我们还小,能去到的地方都没有真的荷花。
过年前,我家里买了一盆塑料的荷花盆景。盆景底座上,一条长长的莲藕横着,藕节上是一根根直挺挺的荷梗。荷梗上点缀着散乱的墨点。荷梗顶端三朵全开的荷花、两朵花骨朵、五片圆叶、一只莲蓬,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荷塘小景。荷花是粉红色纱布做的,规整地一层层合抱着嫩黄的花蕊。带着光泽的碧绿圆叶,有着起伏的波浪形边缘和清晰的墨绿叶脉。青墨色的莲蓬,像个小灯笼似的,上面有一个个锥形突起。
我开心地告诉肖,我看到荷花了。
听我说完,肖说:“塑料荷花啊?又不是真的荷花。”
我一想也是,塑料荷花没有香味,触碰时质地坚硬,晃动时机械生硬。假的肯定没有真的好。
我们只能期待以后能看到真的荷花了。
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遗憾的是,在看到真的荷花之前,我和肖闹了别扭。
虽然我们俩从小学时便经常在一起玩耍,做了多年的同学同桌。可是到了中学后,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个性敏感又倔强,闹了别扭谁都不肯妥协。于是,很长时间里,我们形同陌路,互不理睬。
语文课学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默诵着课文,我想起小时候我和肖的期待。我想告诉肖,我喜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这句;我想告诉肖,听说郊区有荷塘,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去看荷花。
可是,我终究还是拉不下面子去打破僵局。
直到高中毕业了,校园里充满即将各奔东西的悲伤氛围。同学们互相在毕业留言册上写留言。终于,我鼓足勇气去找肖,让她给我写毕业留言。肖也把她的留言册给了我,让我给她写留言。虽然我们面对着说话时都还有些拘谨,但是曾经冷漠的关系算是破冰了。
周末,我写好留言送到肖的家里。像曾经的许多日子一样,那天我们聊天、唱歌,慢慢恢复了熟悉的感觉。
然后我们一起去散步。在去小学的那条马路边,平时,偶尔会有远郊的农民来这里摆摊卖菜。那天,我们惊喜地发现有人在卖荷花和莲蓬。
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真的荷花。
我们挑选了一枝荷花花骨朵。那朵荷花花骨朵有两个拳头那么大,沉甸甸的。直直的荷梗上有深色突起的细刺。荷花花瓣粉嫩嫩的,摸上去饱满、柔软、湿润。荷花荷梗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我这才真正体会到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感觉。
“荷,和。荷花,和好。”拿着荷花的肖,和我相视一笑。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开尽,人在天涯。
后来,我和肖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工作、成家。后来,在杭州工作的我,有许多次机会路过荷塘看到荷花。只是,每次都是匆匆一瞥,或者拍上几张照片完事。在红尘琐事的繁杂中,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情怀,去怡然安静地欣赏荷花了。
有一年七月暑假的一天,我送孩子去上兴趣班回来。三十八度的高温,连日里的忙碌奔波,令我身心疲惫,只想躲到空调房里发呆。
肖在短信上问我,“西湖的荷花是不是开得正好?”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让西湖的荷花景致天下闻名。
肖神往着诗里的美景。
于是我在烈日下赶往西湖边。湖滨一隅,一片片荷叶风姿绰约,一朵朵荷花开得绚烂艳绝。荷花上空,时而有蜻蜓飞落;荷叶水下,时而有红鱼游过。风过时,荷叶翻卷、荷花摇曳,如一群美女在翩翩起舞。
我看着这美妙的画面,烦躁的心情慢慢沉静了下来,连暑热也不觉得了。我拍了和荷花的合影照,用彩信发给肖。
“你像荷花一样。”肖回短信。
还真是巧了,那天我正好穿的是一件粉色的T恤衫。站在一片粉色的荷花前,简直就是一朵肥硕无比的荷花。我觉得十分好笑,心情也好了起来。
后来有一年,肖和家人来杭州旅游。在西湖的湖滨公园里、断桥旁、孤山边,成片的荷花开得千姿百态。我和肖在荷花池前合影,笑容比所有荷花都要灿烂。
四、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高中毕业二十周年,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纪念会。七月,我和肖去郊区的农庄,预订活动的场所。从农庄出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农庄的山坡下,有一片荷塘。
我们走下山,来到荷塘边。荷塘很小,四周围着竹篱笆。荷塘里荷叶挤得密不透风,十来朵荷花盛开着。我们想买朵荷花,却四处看不到人家。我们想着采了荷花再去山庄里问问。绕着竹篱笆找了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洞。我刚把一只脚迈进洞里,便听得一阵犬吠。原来有一只凶猛的大狗躲在竹篱笆里,被惊动后朝着我们狂叫。我吓得惊惶地逃了出来。
肖笑称:“看来荷花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席慕容说过:“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在初识的那一次就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
荷花,于我如是;肖,于我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