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后女组长的忠孝情结
人物小传:熊改玲,1982年5月出生,荆紫关镇上梅池村卢家湾生产小组人。说话快人快语,办事干净利索。由于勤劳、善良、孝顺、公道,被大家推举为村民小组长。
我是2008年正月嫁到荆紫关镇上梅池村的。那时候,婆家有爷爷、公公和婆婆三位老人。在上梅池村生活的十余年里,作为一名张家儿媳,我先后为三位亲人养老送终;作为一名生产小组组长,我把乡亲们的事儿当做自己的事儿,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诠释了一位80后女性的忠孝与担当。
我的婆婆程清焕生前是上梅池村会计、妇联主任,她性格开朗,人缘好,是上梅池村出了名的大好人,乡亲们有了啥困难都喜欢找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2月,婆婆因为高血压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里。我的丈夫张晓峰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常年在浙江温州开车,照顾婆婆的重任便落到了我的肩上。我为婆婆端屎端尿,喂吃喂喝。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婆婆终于脱离了危险,出院后走路有点拐,但生活能够自理。
婆婆是一个要强的人,她一回到村里就想干活,就想工作。一次,她偷偷一个人去房顶查看晾晒的粮食,不幸从楼顶摔下。当时,我怀着我的大女儿,即将到了生产期。但是,为了能够让婆婆早日康复,我只好腆着一个大肚子,再次来到医院伺候婆婆。在她出院不久,我的大女儿也出生了。但是,婆婆因为骨折,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了。不仅如此,家里还有一个爷爷双目失明,也需要照顾。在那段日子里,既要照顾老的,还要照顾小的,我的心情曾经灰暗到了极点。但是,我是一名有知识的青年女性,我知道孝敬公婆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我咬紧牙开关,忙里忙外,把婆婆和爷爷照顾得一尘不染。婆婆去世的时候,她拉着的手,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眶里满是泪水。她虽然已经不能说话,但是,我知道她的心意。那一刻,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婆婆去世后,我继续照顾、孝敬爷爷和公公。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双目失明的爷爷又活了5年,直到2015年正月去世。2017年7月21日,公公患了严重的心脏病。我先后带着公公到南阳、到淅川、到荆紫关住医院治疗,直到一年后安详地离开人世。
如果说尽孝是一位做儿女的应有责任,那么,做好生产小组长工作,为乡亲们的事儿无怨无悔地忙碌,那就是为国家奉献,那就是为国尽忠。
卢家湾组是上梅池村最大的一个村民小组,47户197人,组内贫困户达到34户137人。由于组内家族派系较多,多种历史矛盾积淀,相互拆台、上访、告状不断,老组长年老多病,一气之下摞挑子不干了。组内就成了一锅粥,各项工作均瘫痪下来,拖了全村的后腿。由于我平时处事公道,组内许多群众希望我来当这个组长,村支书也多次到家里做工作,我考虑到自己丈夫不在家,公婆有病,家务较重,再加上自己年轻,没有威望,就婉拒了。后来,组内的几个年老的村民代表找到我家中,再三恳求,望着他们那热切希望,信任的眼光,我答应了。
当上村民小组长后,我坚持处事公道,把贫困户的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时刻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用一个女人的细心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遇到事情多与村民代表商量,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019年,拆除危旧房,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成为了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镇里、村里多次开会布置,卢家湾组涉及11户,但这项工作难度极大,拆除老百姓世世代代居住的老房子,像扒祖坟一样,谈何容易,村民抵触情绪极大。说我这房子上有彩钢瓦,仍然安全,说自己没钱,让国家给盖房子,说自己原来宅基地位置不好,让重新找地方,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不想拆。为完成这项工作,我一遍遍朝村民家里跑,一次次讲道理,顶着白眼、迎着嘲讽,乃至谩骂,用一个女人的耐心真心感化了他们,完成了这项工作。
去年春天,贫困户焦全德家拆旧建新,由于家中老俩口常年多病,焦全德又忙于盖房,家中无人做饭,整整两个月,我坚持每天到焦家为他们做饭,并顺手干一些小活,保证了焦全德家住上崭新的房子。去年夏天,贫困户张国岐家拆旧房,刚拆完,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我一个女同志同村干部一起,一次又一次冲入洪水中抢运被泥石流冲走的家具、粮食、牲畜等,把张国岐家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结合上梅池村山地多、林地广的特点,把种植香菇、养蜂、养牛、养猪、养鸡、种植中药材、发展林果业作为固定增收项目。我与村民代表商量,要求每户养1头牛或5只羊,10箱蜂,2亩药材、5000袋香菇,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粮食经济共抓,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超万元的目标,组内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说实话,一个村民小组长一个月只有120元工资。村里事儿多,经常因为工作需要给群众打电话,有时候连电话费都不够。但是,作为一名80后女青年,就是要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我用一个女人的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一个小组长的责任心,撑起了扶贫路上的“半边天”。我虽然留守在大山深处,但是,我的青春依然像那山里的野菊花一样,绽放着美丽和芳香。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