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珍宝
□王长宗
古老的紫禁城,横亘六百年的历史风云,总把人们带进遥远的记忆、深厚的思考。
从朱棣迁都北京,到清末溥仪逊位,囊括了几个世纪的征战杀伐与悲欢民生,其间,明帝14位,清帝10位,辉煌浩瀚的紫禁城,裹挟着君臣无数,典故众多,广博收藏与大批流失的珍宝、文物及典籍,已到无以计数的程度。
法国文保专家布鲁诺·勒都先生曾说:“一件古物,无论有多么微不足道,总是能够让历史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也能让人们从中窥视到原主某些未曾记载在册的性格特点。”显然,紫禁城堪称一座举世无双的博物馆,即便享誉世界的卢浮宫、凡尔赛宫、克里姆林宫与大英博物馆等,都难以望其项背。
亲身接触,最直观的是,紫禁城里会呼吸、有脉动的文物,对于世人来说,每件文物都价值连城,抑或贵在不言中。每件珍宝,普通游客多是走马观花,专家却足以谈上三天三夜。
无须亲临,仅听这些展览五花八门的名号,足以令人惊叹与敬仰。比如,景仁宫前殿的青铜器陈列展,承乾宫的明清瓷器展,斋宫前殿的古代玉器展,宁寿宫的明清历代帝王画像展,养性殿的礼盒、印玺、玉册陈列展,乐寿堂的档案、钞币、符牌、勋章展……此外,还有交泰宫、养心殿、西六宫的宫廷生活原状陈列展,真实还原了皇家起居的生活原貌。其中,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冯承素临摹的《兰亭序》堪称国之瑰宝,另外,《清明上河图》与《富春山居图》则以声光电手段,让图中人物活灵活现,时空互动。无疑,这些琳琅满目的古典艺术品,居然气质亲切、再度复活了。
据《左传》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这属于“文物”两个字的史籍起源。其实,对于历史文化遗存的热爱,中国人更胜一筹,难怪沈从文先生笃信:“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地翻。”列夫·托尔斯泰也觉得:“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其实,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锻造着光彩各异的历史观念与文化视角,每个人的爱恨情仇,早已淹没在浩瀚无边的时光长河里。
紫禁城,融汇了中国明清以来的文史情节,展出的每件珍宝、文物与典籍当中,记录着那个时代有血有肉的人物及感情丰沛的故事。比如,清史专家戴逸先生的《清史稿》、吴晗先生所著《明朝大历史》以及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等历史小说,灵动真实的文字,从多个侧面描绘了与紫禁城息息相关的是是非非、荣辱毁誉。即便那些人物与事件消逝在遥远的时空里,也阻挡不住无言的文物再度发声。历史文化的魅力,随即跃然纸上,悄然活在心头。巍峨神秘的紫禁城,始终闪耀在典籍的缝隙当中。
始建于明代的紫禁城,当然很幸运。从永乐盛世,到清代皇城,大量的珍贵文物,风起云聚。直到人民当家作主,这座权力中枢才真正变成了“丹宸永固”,而且青春永驻。
其实,清末代皇帝溥仪黯然离开时的紫禁城,已是衰草枯杨、宫墙破裂。各种各样的小偷小摸、夹带私拿,遂使数不清的珍宝文物,流失城外,甚至漂泊海外。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故宫的玉器、瓷器、字画等文物,历经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监守自盗,残剩下来很少了。后来才知道,这是故宫博物院回购或爱国的收藏家们捐献出来的。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经过我和溥杰盗运出去的,现在又买回来了。我相信故宫获得了新生。”
从午门开始,过金水桥直到神武门,许多国内外游客都大饱眼福,同时,还流连在说不出的激动与震撼之中。有哲人曾说,人往西边飞行,却落到东边的机场。其中哲理深奥,既易解更易懂。数百年前营造的丹宸,主观愿望是帝王之家享受天堂般的荣华富贵,最终,却留给人民一份非同寻常的文化遗产。
路过故宫钟表馆,三百年前的“自鸣钟”发出恢宏悠远的音律。历史的回声,萦绕在每个中国人的眼底眉梢。鲜活的感触太灵动,也太丰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