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兰亭诸子—王国柱

参 展 书 家 介 绍


王国柱

1954年生  山西万荣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奖

图 文 赏 析


行书横幅140cm×35cm

心得其妙  贵乎会通

当代中国书法在传统与创新的交锋中,经历了数十年阶段性的消长更替,在回顾与反思中,开始全面向传统经典回归。但创新作为一种不可趋避的时代性存在,依然如影随形游离于左右,使前瞻模糊的书家在困扰和迷惘中,踟蹰于阡陌纵横的砚田,笔耕失所趋向。

峨冠博带已然绝尘而去,霓裳羽衣也如过眼烟云。作为纯艺术范畴,当传统无法满足当代审美需求时,变革就会成为必然。因此,《传统与创新的对立统一》这一必修的时代命题,横陈在案几笔下,解构当非容易!

行书横幅140cm×70cm

王国柱先生无疑是回归传统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书路走向的困惑者。好在他赖以成功的先天禀赋中张驰着一种独具的文化韧性,其作品从基本定型到走向成熟并渐登堂奥的过程中,时刻没有懈怠和放松对未来的深入探索,在继承和发扬的书学流程中,受潜在的创新意识驱动,自然而然地思考和尝试着变法。

真正的变法和创新,并非“粉刷”经典或背弃传统。无稽的离经判道,势必会深陷“江湖、野狐”的泥淖不能自拨。醉心经典且久经传统洗礼的王国柱先生,自然不屑于此。

行书对联140cm×35cm×2

“深入经典,取法乎上”,乃书学旨归。但扎根魏晋,并非从狭窄的审美视野中简单复制二王;  临颜摹米,也并非是唐法宋意的移花接木。“师古不泥,拟古不奴”,才是国柱先生一贯秉持的书学理念。近年来,他着力游笔、写意于王羲之、颜真卿之间,对二者结体、运笔以及风神气韵的异同、变易、融和等进行反复梳理,敏锐地捕捉能够触动内心的空间与瞬间,在探究和体悟中尝试各种法门并形诸笔墨。其小字根植魏晋结体,行笔“一拓直下”;  大字取鲁公宽博之势,兼之“篆籀绞转”笔法。同时旁涉北碑,寻求雄强郁勃之气,并在宋人笔法中提炼尚意精华。另外,在“非主攻”法帖中寻取可匹配元素;  在滥觞于世的笔阵、笔法中深度解析古人密码,不断滋养自身相对贫乏的想象力和动力机制。通过深入的究委穷源,稽古融今,在传统经典中获取了久违的力量,得心应手地倾注于笔端,凭藉独树一帜的临创能力,摒弃炫技秀形的积习,“轻重出于心,妙用应乎手”,内擫含章,外拓吐曜,娴熟地掌控着笔下“晋韵唐风”形神之间的精妙平衡,使其作品进入了一个“带燥方润,将浓遂枯”、“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全新美学境界。

行书团扇30cm×30cm

纵观其近作,较之获奖高峰期的品貌,形似而神殊,内存量的不断加大和蕴藉有度,使作品风骨顿显丰盈且横生逸趣,可谓心源开处,满纸烟霞 ;  形神到处,天机一派!足以印证其书学修为的日益精进和艺术生命的再度升华。

“书家'内存不足,囊中着涩',乏善可陈,自然'下架”!此虽言重,其实心危。当年刷新三晋书坛视听的“王国柱现象”,他早已视如昨夜星辰,无从拾遗过往的荣光,相反却平添了几许“忧书忧我”的危机情怀。后获奖时期的笃定和淡泊,也并未稀释其学书浓度。多年以来,他浸润于《三舍书院》课徒,成就斐然;  奔走于省内外教学机构,诲人不倦;  出没于展事笔会,不计酬劳;  致力于公益慈善,无私奉献。同时,在挥之不去的社会应酬中,尽量挤出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打磨自己,搜罗贞珉,遍览法帖,抄录诗文,增广见闻学养。凡此种种,彰显出他与生俱来的“书痴”精神,诠释着他“为书法而人生”的坚定信条。

行书斗方70cm×70cm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目不窥园、唯日孜孜的王国柱先生,衣带渐宽,终不悔“腰石舂米”,蓦然间回首:  山河飘渺,大地平沉,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化境未臻,新高待冲,几时修得“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行书四条屏140cm×35cm×4

书道尤难,难尤痛苦,然痛并快乐着,真吾平生第一“痛快”事!(摘王国柱语)



美术馆免费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五

14:00—22:00

周六、周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4:00—22:00

进馆人员需出示苏康码并登记,测试体温后方可入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