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教学手记——佳作不佳为哪般?

目前,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逻辑思维,这不仅表现在普通学生的习作中,让人担忧的是,被我们选出的优秀佳作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更让人不安的是,与一些大学教授交流,他们普遍感到痛苦的是学生的论文没有逻辑。由此看来,不讲逻辑,没有思维含量,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了,可能,我们整个社群所提供的思维背景都是没有逻辑的。

请看2016年全国一卷的作文。

要求依据这幅漫画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面是针对刊登于《语文学习》佳作的评议。

标准因人而异

①每个人都有衡量自己的标准,即使在社会统一的标准下,自己的标准才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准则!就如同漫画里的两个孩子因不同的成绩不同的标准得到了不同的对待。这看来好像不公平,但事实却对每个人很公平。这种公平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的,是为你量身定制的标准,是对你最好的要求。

这段话的表述存在很大问题:论点表述是散落的,不集中,它表达了这样一些内涵:

1.每个人都有衡量自己的标准;

2.漫画上两个孩子得到不同的奖惩是公平的;

3.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评价就是公平的;

4.量身打造的标准是最好的标准。

这段表述的点太多,没有核心点。如果以下文明确点出的“标准因人而异”为核心点,这个段落是不是这样表述更好些:

漫画中优秀者受罚,落后者得奖,看似奖罚标准不合理,实则是依据个人能力而制订的标准,因人而异的标准对于个人来说恰恰是最公平的标准,因为,它是对被评价者最好的要求。

这段表述表达指向非常明确,紧紧围绕“标准因人而异”这个核心概念展开,不蔓不枝。

本段表述零乱说明作者在写作之初考虑并不明确更不周密,这种散导致的结果是行文笼统散乱,虽然下文全以“标准因人而异”开头,但每个层次的论述角度并不鲜明,论题并不集中。】

②标准因人而异。时下正是高考之际,高考的成绩决定你的何去何从,决定你的工作、未来,但是,我想说:无论成绩如何都要坦然对待,毕竟你不能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清华、北大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我们要很公正地看待问题。即使你以后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好的收入,但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成功与否,在平凡中做好自己也是成功!

段,是从成绩不同这个角度来表述,如果成绩可以归为能力范畴,那么最好紧扣这个能力核心展开论述,让论述密合无缝、紧凑有力。

比如,可以改为:

标准因人而异。高考成绩正是一个学生能力大小的判断,能力高者上北大清华,能力低者上二本院校,上北大清华是成功者,上二本也是成功者,因为衡量他们成功的标准是依据他们的能力制订的,这样的因人而异的标准才能较科学地评价个人的成败。即使你以后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好的收入,也不能算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依你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你仍然是个人生成功者。

这段文字就是紧紧扣住“能力与评价标准的关系”来论述的。

③标准因人而异。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一个人在唱京剧而且是花旦,大家纷纷觉得唱得不好,但当镜头拉近后发现是一个外国老汉在唱,大家纷纷叫好。京剧作为我们的国粹,自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科班出身自然要求很高,但若是外国老汉那就另当别论了。汉语被公认是一门最难学的语言,而京剧的唱腔更是复杂,别说外国人,就是我们自己都很难学会。如此看来,外国老汉能登台表演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我们何必把他和京剧演员相比呢。

段,老外与京剧人员当然不能相比,可是,这是不是能力问题呢?显然,这不能归结为能力问题,不是老外学戏的能力不足,而是老外与京剧专业演员生长环境不同,因此,可以从身份、基础、环境等角度展开对“标准因人而异”的论述。

④标准因人而异。浙江卫视一档真人秀《来吧,冠军》通过设置关卡来使演艺明星与奥运冠军进行比赛,但艺人们可以用道具来给冠军们增加难度。或许有人看后,会为冠军抱不平,认为既然是比赛就要有公平的对待。但这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在轻松之余为大家送上快乐,若是真让冠军与明星比赛,这样毫无悬念的比赛不会有人想看的。对冠军而言,面对明星们的挑战若还能轻松应对,这样不仅会增加比赛的效果,而且还会增加人们对冠军的敬佩。这个标准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的。

段,专业体育运动员与名星,显然与老外与京剧演员的关系类似,作者也归到能力角度上去,有些笼统不准确。

⑤标准因人而异,能力越大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就可以更高;同样,也没有必要为没有达到标准而沮丧,这始终都应该是评判自己的标准。

诊断:从密合思维角度看,这篇文章论点不够明确、各段扣合中心论点的角度不清晰、密合度不高。从延展思维角度看,其延展的层次类似,没有深度,属于同义重复,缺乏向内的思维延伸。

这是相当优秀的考场佳作,从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也存在着大大小小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是我们的工作、生活逻辑问题。我们不善于思考过程的程序性,不善于思考事物的两面性或多面性,不善于思考因果关系,不善于从逻辑原点向远处深处推论,不善于讲究为什么等等,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生存模式紧密相关,我们不需要质疑这件事是对还是错,明明是错的,我们也不敢提出质疑;不需要对传达的指令思考为什么,因为,思考了也等于白思考等等,时间长了,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理、言语、行为基本失去了思维的存在,成了碎片化的拼接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