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之十七,黄道婆
春申塘北边是春申路,沿春申路一直往东,过老沪闵路,到华泾路,前面是华泾镇,有华泾港穿过,以前叫乌泥泾,黄道婆就是本地人氏。
老沪闵路和华泾港的交汇点是徐汇区与闵行区的交界处
黄道婆出生于宋末,据说是出生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蒙古兵是1276年进入临安,应该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占领松江府,那时候黄道婆30岁出头。张家驹先生1957年写的《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一文,提到黄道婆“年轻时流落到崖州(海南岛崖县,距三亚很近)”。合理的推断是,黄道婆及其家人为了躲避蒙古兵的入侵而流落到远方,而黄道婆在此之前的身世并不清楚。
据张乃清先生《黄道婆传说辨析》一文,从1958年起,黄道婆的身世开始丰富起来,说她出身贫苦,刚出生、或三四岁、或十二三岁,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终于有一次,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张先生说:据称,说黄道婆曾是童养媳的依据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所作《窦娥冤》中的窦娥是童养媳,那同时代的穷苦女孩,必然会同命运。于是,公婆虐待、官府相逼、星夜出逃等情节,不断“合理想象”而展现了。其间,自然而然地抹上了“阶级斗争”、“反抗封建压迫”之类的色彩。
如有兴趣,可以阅读黄道婆墓地里存在的三个版本:
1957年4月,上海县人民委员会立的墓碑,说黄道婆“自小流落在琼州”;
1998年5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黄道婆墓简介,说黄道婆“年青时流落到崖州”;
黄道婆纪念馆的生平介绍中,说黄道婆“从小是童养媳”。
黄道婆在海南岛,从黎族人那儿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公元1295一1296 年(元成宗贞元间)左右, 遇顺道海船,从崖州回到故乡,依靠织崖州被维持生活。后来又教人制棉和作被面, 使乌泥泾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一时乌泥泾被名闻全国。乌泥泾一带居民,赖此为生的有一千多家,由非常贫穷变成“丰衣足食”。
黄道婆传入乌泥泾的制棉工具,据元末居住泗泾的陶宗仪《辍耕录》说是“捍、弹、纺、织之具”。使得原来很原始的工具逐步完备,并且由碾棉子、弹花、纺花、到织布,立下一个系统的手续,使人有所遵循。她同时把崖州被面的造法也传入,教妇女们怎样错纺、怎样配色、怎样综线、怎样提花,各有一定的法则,所以织成的被、褥、带、巾花纹非常好看。
单锭纺车
三锭纺车,注意那根皮带,如果动力足够大的话,可以有更多的锭子,进一步提高效率
浙江织布机
上海织布机
黄道婆死后,乡人为了纪念她的劳绩,共同把她埋葬了。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有人开始替她立词,岁时烧香礼拜。此后乌泥泾和上海城区,先
后为她建立的祠庙,有好几处。本地从事纺织妇女,每逢年节,总是成群结
队,前往礼拜,称她为“黄娘娘”。
后世流传最广的一首歌谣是: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