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04,菉葭

菉葭镇,就是陆家镇、或者陆家浜镇。1966年,革命群众将封建主义的“菉葭”更名为贫下中农的“陆家”。菉,指的荩草;葭,指的芦苇。都是很常见的草本科植物,生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镇中曾有菉葭浜,现在叫菉溪,是夏驾河的支流。

早年昆山县与邻县有两条界河,都是吴淞江的支流。与吴县的界河在上游,叫上界浦;与嘉定的界河在下游,叫下界浦。如今上界浦依然是苏州和昆山的界河,与嘉定的分界线则东移了6-10公里。下界浦后来改名为夏驾河。

G312沪苏交界处

民国年间的《江苏省志.水系》:“夏驾河,北接新阳江,南接吴淞江,东至太仓县鲭鱼泾,为众水宣泄之要口。”

夏驾河现在北接娄江,南接吴淞江,鲭鱼泾不知是那条河

太湖平原,西起茅山天目山地以东,北至长江,南至杭州湾,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茅山、宜溧山地一般高度在20~30米左右,太湖以西平原一般高度为5~8米左右,长江南岸和杭州湾北岸以及沿海一带一般高度在4~6米左右。太湖以东平原地势较低,一般在2.5~3米左右,而在冈身一带以东,由于在历史时期海潮倒灌影响,地面略较以西部分为高,平均4~5米左右,因而太湖四周形成一天然的碟形盆地。

太湖周围卫星图

古代太湖下游的三江水道,都是强潮性河流,每日潮汐进退,将海中泥沙带入,很易淤浅。东江和娄江在唐时即已淤浅,到了北宋时期,郏侨称:“今二江(指东江和娄江)已绝,惟吴淞一江存焉。”在北宋时期,吴淞江已成为太湖下游的主要泄水道。

北宋中期以后,由于松江上游泄水不畅,下游淤浅迅速,逐渐影响到航运及排水,其后不断地进行疏浚,但地形地势、潮汐进退都是自然现象,北宋以后到民国,疏浚河道一直是一件让政府非常头痛的大事。

吴滔《赋役、水利与专业市镇的兴起--以安亭、陆家浜为例》一文,引夏原吉《苏松水利疏》:

吴淞江延袤二百五十余里,广一百五十丈,西接太湖,东通大海,前代屡疏导之。然当潮汐之冲,沙泥淤积,屡浚屡塞,不能经久。自吴江长桥至夏驾浦约一百二十余里,虽云通流多有浅狭之处;自夏驾浦抵上海县南跄浦口一百三十余里,泥沙渐涨,潮汐壅障,茭芦丛生,已成平陆。欲即开浚,工费浩大,且流沙淤泥浮泛动荡,难以施工。

夏原吉的方案是:

  • 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此即“掣淞入浏”。

  • 开凿范家浜,使黄浦之水截过吴淞江,北流直接入海,此即“掣浦入淞”。范家浜开挖后,众水汇流,水势湍急,不浚自深,黄浦江口扩为二里余,成为一条大河,原来的吴淞江反而成了黄浦江的支流,故也称“黄浦夺淞”。

“掣淞入浏”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是,疏浚吴淞江从吴江长桥至昆山下界浦120余里,疏浚刘家港,开浚下界浦,掣吴淞江水北达刘家港。此后浏河“历二百余年,下流横溢,每潮汐之至,境内西北诸塘浦,借为咽喉,以嘉定之土亢瘠,而民得耕而食,则此河之利居多。”

夏原吉的治水,的确解决了太湖排水的一时之需,当地百姓将下界浦改称为夏驾浦,夏驾河(浦)成为“众水宣泄之要口。”

但是浏河(和白茆塘)的地势比较高,很快两岸淤塞严重,海水倒灌所带来的沙土,垫高了夏驾浦至安亭吴淞江河道两岸。另外,当地百姓“占江以遏水”也加速了河道淤高。此后再无夏原吉这个级别的高官(又是个为百姓社稷着想的好官)组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而水利设施、水利工程是需要时时维护的,比如现在的河长制,就是从制度方面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水利不修,在很大层度上改变了夏驾浦至安亭一带(属于昆山县十一、十二、第十三保)的生态坏境,使这些地区越来越不适宜稻作生产,棉业逐渐占主导地位。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田赋一向是国家的主要税源,地方从来没有独立的财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划分多用“起运”和“存留”来表示。起运,是将田赋缴纳到中央或者中央指定的地点;存留,是将部分供本地用途的实物留在地方。大概相当于国税与地税的区别。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起运的任务常常繁重而艰难,主要制约于空间距离。梁方仲先生评论说:“如空间距离愈远,则运输愈费事,而问题亦愈多;反之,距离愈短,则运费愈省劲,问题亦就比较少了。”

唐宋以后,为解决运费难题,王朝常采取根据距离远近按一定比例对田赋进行改折的办法。具体说来,就是离都城较近的地方,一般采取直接征解谷物;离都城较远的地方,则改谷物为缴纳重量相对较轻且方便运输的等值折纳物。

明朝建立之初,都城在南京,江南一带征粮。永乐后,都城迁往北京,苏州、松江二府的部分产棉区改为折布,不产棉区改为折金花银。

另外一个与田赋相关的政策是税则不一,就是上等田赋税高,中下等田赋税少,这样的政策一定会让官府与田主产生利益相关,勾结或者冲突。而所谓的改革往往是一刀切,比如明嘉靖中叶,江南地区各府先后推行了以均粮和征一为主要原则的改革,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受损严重的甚至无法维持生计,撂荒逃亡。

吴滔的文章介绍,归有光的《论三区赋役水利书》就是为了帮助家乡解决这三个问题,三区指的是夏驾浦至安亭的十一、十二、十三保:

  1. 赋役折布。归有光建议将派往常州府的官布改到三区,因为常州不产棉,而三区主要种棉;

  2. 恢复三区原来较低的税则,因为三区的土地原来都是下等田;

  3. 疏浚吴淞江,只保留吴淞江作为单股河道来排泄太湖水,如此下游的昆山、嘉定、青浦之田皆可获利。

归有光提出的三个对策,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但他的文章反应了嘉靖年间昆山、嘉定二县交界处部分地区的真实面貌。

流过花桥地区的吴淞江

明代苏州府的市镇,除了部分是宋元时期保留下来的,很多均脱胎于村庄。很多市镇系由某一大姓创立,并由该大姓掌控市镇的支配权。明人留下的很多记录说明,修建店铺、桥梁和道路乃是市镇成立的前提。安亭镇和陆家浜市的兴起,当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永乐北迁后,漕粮加耗(就是运费耗费)日增,为减轻加耗,改折官布大行其道。由于昆山、嘉定部分地区改征官布,本来要到松江采购棉布的客商,分流出一批到这二县进行交易,因而带动起一批棉布交易市场。正德、嘉靖以后,水利的失修使吴淞江两岸的农田越来越不适宜稻作生产,而棉花种植反过来又会促进水利的荒废,这一双向过程导致棉业逐渐占主导地位。

已经习惯植棉的老百姓只能依赖市场,来获取他们所需的谷物,以便缴纳赋税或者满足日常所需,由此棉花和粮食市场亦应运而生。由于看到棉业、米业交易有利可图,一些地方权势企图直接掌控市镇的棉花、棉布和粮食的交易权,很多市镇因此而创立。陆家浜和安亭即是在这一背景下成为市镇的。

市镇的大量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江南乡村聚落的格局,这些相对均质分布的市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乡村,是从乡村中产生出来的有别于乡村的一种聚落形式。这也是形成地主城居的一个重要背景,城居不一定是人群迁移的现象,而更多的是市镇创立所带来的乡村聚落结构变化的表现形式。

这和欧洲出现的市镇(city)并且拥有市民(citizen),是有非常大区别的,所以在明代中叶以后,帝国最多出现一点点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不可能产生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

流过安亭的吴淞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