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网独家 | 托市小麦销售政策的那些事儿
我国小麦市场发展历程中,“政策市”由来已久。
在小麦市场流通价格体系中,“托市收购”及“托市销售”在收购与销售端均有很强的话语权,对我国小麦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马上进入10月,预计收购工作结束后,托市小麦销售工作随即进行。
本期,来专门聊一聊托市小麦销售政策的那些事儿。
/ 基础篇 /
壹
托市小麦销售是什么?
想了解托市小麦销售政策,必先了解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全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没有收购,哪来的粮可卖。销售政策与收购政策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收购政策的延伸。
2006年,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户收益,维护种植积极性(此处省200字)等,我国小麦托市政策开始实施。
托市收购的小麦,粮权归国家。
只收不卖,粮库是放不下的,即使大建仓、挤挤放下了,久了也会陈化的。
国家通过粮食批发市场进行公开拍卖、竞价交易,将收购的托市小麦销售出去。
粮是收了,但要卖出去。简单来说,这就是托市小麦的销售。
托市小麦的收购与销售,2006年至今,转眼已过14年。
托市收购与托市销售,一收一放,是流通链“收购-存储-销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因其上不封顶的收购量、连续可控的销售投放量,已成为影响我国小麦市场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原因很简单:请自行脑补超级大庄家的坐庄思路,PS:该庄家有用不完的钱、用不完的筹码。买卖操作都提前告诉你,更不是为了挣你那俩钱,对你这么好,超级有钱又为你着想,这样的庄家你值得拥有。)
“民以食为天”,托市小麦销售,是保证我国小麦市场粮源供给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口粮安全的重要执行载体,意义重大(此处又省200字)。
贰
托市小麦销售有什么政策特点?
现阶段,各类小麦用粮企业买粮有两类渠道。
一类是市场性粮源渠道,主要包括企业自主种植、收购,各种贸易交易等。
一家愿卖,一家愿买,OK,成交,你们愿意多少钱交易没人管(PS:给农民打白条是违规的)。
另一类是政策性粮源渠道,主要是指按政策要求直接购买托市或临储等政策性粮源(托市小麦占主要部分,临储、进口麦占小部分)。
市场性与政策性粮源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或此消彼长,或携手共进。
大家饭碗中的粮,至少要用其中一个渠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托市销售这件大事,先来捋一捋政策基本规则及特点:
1
卖方: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买方:为依法注册或具有经营资格、购买政策性粮源资质的国内粮油贸易、加工(用粮)、饲料企业等。
国家粮食交易协调中心:负责搭建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协调交易和出库、资金结算等。
托市小麦销售政策规则:
2019年5月21日之后,2014-18年产托市麦(三等下同)销售底价为1.145元/斤,均低于其收购价。2014-17年产托市麦收购价1.18元/斤,2018年收购价为1.15元/斤。
价格下线就是拍卖底价,没人和你抢,出个底价带走。
海南那边投放多了,大家吃不消;新疆太远,加上运费价格高点,可以理解。
收购期新麦供给压力大时,销售暂停或减少投放量。在小麦消费旺季、粮源紧张时加大投放量。
一次投放各年产的粮,投放量有梯度,年份长的粮多投放,新粮可以缓缓。
叁
托市销售政策变化趋势?
托市销售政策的变化,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顺价销售、竞价销售、区域性、阶梯性投放等大向策略几无改变。
市场最为关注的政策变化点:A、销售底价。B:投放量。
若最大的卖方都降价了,市场价格还能涨?
▲历年来销售底价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华粮网数据中心)
每年收购价调整一次,有些年涨价幅度较多,如2009、2013年;而销售底价可以调整多次,每次调整的幅度相对平缓。
涨价太快、跌价太凶,大起大落,市场均消受不起啊。
刚出钱买的粮,还没拉到家,要突然宣布降价,求买方心理阴影面积?
以后还能否愉快的玩耍?
投放量意味着能卖多少,通过总量来控制供求余缺。
投放量的变化是相对的,当市场粮源紧张,价格上涨过快时,增加托市小麦销售投放量,满足市场需求,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当市场供给充足,如新粮上市期,为避免供应过多给价格带来压力,收购期间销售暂停或者维持很小的投放量。
▲历年来销售底价变化图(数据来源:中华粮网数据中心)
最高投放约500万吨/周(2012年底),最低0,目前0。
托市小麦的销售,通过销售价格、投放量的政策变化等,调节小麦供求余缺,满足国内粮源总需求,平抑价格的过度波动,促进行业发展等(再省略200字)。
可以说,托市小麦销售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一举一动,牵动市场神经。
这些政策执行的效果,销售的成效如何,又有哪些绕不开的槛儿?
14年的时间不算太久,但回头来看,该政策存在的优点和劣势,已较为明显。
下一篇,我们来用数据说明这些年的销售情况。
以及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影响销售成交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