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解析魏氏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魏

  魏姓是中国第四于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和四川。当代魏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603万。

  得姓始祖毕万,姬姓,毕氏,名万,为黄帝姬姓嫡裔。毕万是毕公高的后裔,侍奉晋献候,官至司徒,又因功封于魏城。公元前453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灭掉智氏,继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并尊毕万为魏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魏,地名。在西北古代氏族中,为了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一群巫女头顶一串高高的禾草扎成的高帽,在巫师的率领下狂舞。这种全部落人均参与的傩舞祭神的习俗,称为魏,巫女所戴的这种头饰也称魏。魏与鬼神有关,擅长此技的人群所居的地方称魏地。以魏为氏族名和族徽,建筑了城墙的魏地称魏邑,进魏字小篆而建立国家,出现魏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魏姓主要有三大来源:隗姓、姬姓、芈姓。

  第一支源出隗姓。在夏商时期,西北部落的隗姓鬼方中一支居住于魏地的部落最终发展成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在今陕西兴平西的马坡,地处秦岭首阳山的北麓、渭河中游。商末周文王灭隗姓魏国,子孙以国名为氏。隗姓魏氏的历史至少有3100年。隗姓魏国国小势弱,不见于经传,姓魏氏应湮没于姬姓魏氏之中。

  第二支源出姬姓。商末周文王古领瑰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姬姓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了另一个姬姓魏国,公元前445年传至十二世孙魏斯,即魏文侯,于公元前403年自立为诸侯。公元前369年,魏惠王与韩、赵一起瓜分晋国,建立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姬姓魏氏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

  第三支源出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穰侯魏冉,是秦昭上母宣太后之弟,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秦国发生内乱,魏冉拥立武主之异母弟赢则,是为秦昭主。魏冉初为将军,后长期任秦相,封于穰,即今河南邓州,号穰侯,五国合纵破齐国后,加封陶邑,即今山东定陶北。魏冉之族当为芈姓魏氏,这支魏姓的历史至少有2300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南北朝时氐族有魏姓,出自南北朝时期略阳氐族人王元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控制的中国北方地区有四部氐族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农历1月,北魏孝文帝在洛阳起建太和、安昌两大宫殿,四方集赋,民不聊生。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王元寿愤而率部起事,聚众五千余家,自命大将军,号为冲天王,改姓名为魏揭,以对抗北魏王朝。起义军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北魏军攻破并州城,击杀魏揭,俘获其妻、子,押送京师洛阳。魏揭的余子族人迁逃藏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汉姓为姓氏者,称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蒙古族亦有魏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兀良哈氏,源出兀良哈部。兀良哈人是元朝初期游牧于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其代表人物就是兀良哈·哲勒篾与兀良哈·速不台兄弟俩。另外,蒙古族兀亦桑氏,是兀良哈部的一个分支,在清朝初期即冠有汉姓为魏氏、周氏、吴氏等。

其他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魏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山西,河南。两汉至唐朝,魏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北方和中原。唐朝以后,魏姓进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以及两广地区和福建,尤其是中原两次南下移民福建时,魏姓大批进人闽南,明永乐年间,魏姓始人台湾。

  宋朝时期,魏姓大约有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一位,魏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魏姓总人口的1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山东、河南、安徽,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福建,这三省集中了魏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了以四川,赣皖苏、鲁豫冀为中心的三大块魏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魏姓大约有4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余年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魏姓人口的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苏,江西,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浙江,山东、湖北、河北,集中了魏姓总人口的32%。福建为魏姓第一大省,占魏姓总人口的19%。宋元明600余年,魏姓人口主要向江南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了闽赣、苏浙鲁两大块魏姓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魏姓人口已达603万,列在全国第四十五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魏姓人口由45万增到603万,增长了13倍多,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接近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余年,魏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魏姓总人口的35.8%;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湖北,甘肃,陕西、集中了魏姓总人口的24.4%。河南为当代魏姓第一大省,约占魏姓总人口的11.2%。全国形成了豫鲁冀、秦川两块魏姓聚集区在600余年间,魏姓人口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的回迁十分强劲,向西部四川的迁移非常多。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钜鹿、任城等。魏姓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者外,还有九合等。“九合”堂号出自春秋时晋大夫魏绛、晋悼公时,北地山戎无终子请和,魏绛说“和戎”有五利。晋侯使魏绛与诸戎结盟。晋无戎患,国势口盛,八年九合诸侯,复兴霸业,魏绛之功最著。

  2、宗祠楹联

  和戎著绩:救赵全仁。

  书屏志画;图画表功。

  誓成宅相;绰有租风。

  公忠体国;机警能文。

  虎观谈经,妙析异同之旨;鹤山受业,人推理学之宗。

  3、族规家训

  赫赫我祖,国史流芳;万公肇基,族脉绵长。

  古槐垂荫,根深福广;训诫子孙,悉本义方。

  爱国爱家,遵法循章;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功崇惟志,才德居上;业广惟勤,诚朴不忘。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审道而行,勇于担当;量路而止,曲水为强。

  自我及物,能柔能刚;先人后己,虑事无恙。

  尊老爱幼,睦邻乡党;克勤克俭,严守纲常。

  孝敬父母,天理伦常;生前厚养,逝世薄葬。

  兄弟姊妹,手足情长;夫妻妯娌,温良恭让。

  处於家者,可表可坊;仕於国者,为忠为良。

  富勿自骄,贫亦自强;周穷恤匮,福泽无疆。

  兹为族训,恰恰雁行;曰诸裔孙,勉哉勿忘。

  愿我族姓,恪守训章;扬我祖德,百世隆昌。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魏姓历代名人224名,占总名人数的0.4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五位、魏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1%,并列排在第四十一位;魏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3%,并列排在第六十一位;魏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32%,并列排在第六十五位。

  魏姓历代重要人物:春秋晋国大夫魏犨、魏颗、魏绛;战国魏文侯魏斯,信陵君魏无忌,秦相魏冉;西汉名将魏豹,大臣魏相,钜鹿太守魏歆;东汉炼丹学家魏伯阳;三国蜀汉大将魏延:北朝北齐史学家魏收:唐朝宰相魏玄同、魏征、魏谟、魏元忠、魏知古、魏扶;北宋诗人魏野;南宋名将魏胜,学者魏了翁;明朝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清朝大臣魏裔介,刑部尚书魏象枢,散文家魏禧,思想家、史学家兼文学家魏源,文学家魏秀仁;当代医学微生物学家魏曦,语言学家魏建功,作家魏金枝,电影戏剧演员魏鹤龄。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发源地)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即西周时的魏城,是魏姓最早的封地,也是魏姓的发源地。古魏国的旧址就在今天的县城北边,如今那里只剩下荒芜的古城墙在那里向人们昭示着它曾经的辉煌。芮城历史悠久,古迹遍地。

建筑宏伟的永乐宫以元代壁画闻名中外,是道教全真派的祖庭。风景秀丽的九峰山是全真教的发源地和正宗道教的传播地。还有现代水利明珠、黄河游的起点——大禹渡,有180万年前的西侯渡人古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的金胜庄、古魏城遗址以及神坛岭、清凉寺、五龙庙、舍利塔等,形成了独特的旅游圣地。同时与关帝庙、永济的莺莺塔、陕西临潼、河南郑州形成了一条旅游热线,是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交通参考:在风陵渡火车站坐汽车到芮城需要1个小时,车费6元钱,也可在运城市火车站乘车到芮城,车程2.5个小时车费12元,到芮城后乘出租车到古魏国遗址,车程3.5公里车费10元左右。

  游线二: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氏庄园)清代城堡式庄园

惠民县魏集村,有一座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庄园——魏氏庄园。据考证,该庄园主人魏肇庆是清朝户部郎中魏毓炳的四世孙,也在清廷供职。当时的魏家经营着相当规模的当铺、钱庄,并置有三千亩良田,为当地巨富,但自魏肇庆始,其家族代代渐衰,直至人去房空。百余年后的今天,仅存10个院落、60余间房屋的庄园仍占地近2.8万平方米,可以想像当年是何等的盛况。院内有两眼砖砌水井;地窖可储备大量物品;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采用暗道化。

相传,城堡即使在无任何生活资料外援的情况下,其中居住的人仍可生活三年。整个庄园最大的特色是将城垣建筑用于民宅,几经战乱,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包括城垣、住宅、广场、祠堂、花园等。

  交通参考:从济南坐到滨州的车在过了魏集收费站的路口下,再向南行。坐电动三轮车要3元。住宿:住在惠民镇上每晚要100元左右。门票:50元。

  游线三: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下涝村)魏征后人聚居地

  苍南县龙港镇的下涝村,半数的村民都姓魏。据《魏氏族谱》记载,本村的魏姓村民都是唐代著名的谏议大夫魏征的后代,传至今天已是第40代了。至今村内仍存有魏氏宗祠,祠内保存了完整个魏氏宗谱。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与中秋节,这里都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苍南县依山傍海,山清水秀,境内的滨海——玉苍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山巅石海、古窑村寨等独具风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受人青睐。

  交通参考:从温州机场乘出租车至龙港镇需一个半小时,车费100元;从机场坐出租车至温州汽车站需20元,然后转乘直达龙港镇的汽车需20元,到龙港镇后搭乘蹦蹦车只需5元即可到达景点。另外,从温州火车站乘出租车至景点需120元左右。

  住宿:可到龙港镇住宿,舒适型住宿价格为100~128元;大众型住宿价格一般在50~60元。顺道游:苍南县东邻的泰顺县的古廊桥古民居可让人体会“中国的廊桥遗梦”。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品牌通创始人。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蓝海观点的提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我国网民对网络真正了解的一个标志,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春,冯志亮毅然摘下互联网行业带给他的诸多光环,正式皈依佛家净土宗,并成功完成行业转型,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