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高尔吉亚如何反证巴门尼德?(上)
哲学最本质的部分就是批判性、反思性,它是人类不断突破和推翻成见从而一步步趋近世界赤裸裸的真实的不可抑止的生命冲动。
——坤鹏论
坤鹏论在学习后认为,要想更好地理解高尔吉亚的反证,最起码需要明白同一律、归谬法和选言推理这三个逻辑学中的名词,知道它们大致是怎么回事。
坤鹏论在前面也讲过,巴门尼德在逻辑形式上,采用了选言推理、同一律等西方思辨哲学的主要方法,比他之前的古希腊思想家那种单纯的直言判断式陈述大大前进了一步。
而芝诺更是归谬法、辩证法的发明和鼻祖。
再说,哲学最辉煌的精髓永远在于论证,而非结论。
哲学的论证工具是什么?
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便是像同一律、归谬法和选言推理等这些逻辑工具。
因此,今天坤鹏论和大家一起先对它们进行一些知识准备。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由于巴门尼德完全否定了感觉,他之后的哲学家为了突破他的理论,就必须要拯救现象,恢复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哲学家发现了感觉经验对于论证什么是“存在”或“非存在”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也就是说,人们到底是靠什么来规定世界万物的“存在”和“不存在”的呢?
毋庸置疑的答案是:人自己!
哲学家顺理成章地开始研究人和人的认识,这就要求哲学的关注点从外界自然转向人这个主体本身。
而哲学的这一转变也根源于时代的巨变。
古希腊从血缘氏族制度转变为城邦民主制度,继而的希波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希腊的繁荣,雅典成为当时最辉煌的城邦,它的民主制度的高度发展促使公民积极参政。
而政府的事务基本都是关于人的事务,而只要涉及人的事情,几乎都是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所以,这时候以智者派为代表的哲学家应运而生,他们没有继续先辈们关于世界终极存在的探寻,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对这个倾向作出了否定。
普罗泰戈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突破了早期希腊哲学所坚持的范围。
不过,人事的纷乱不定与变幻无常并没有把哲学从思辨的“天国”拉回到人间,反而使哲学在思辨的路上越走越远……
因为,思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信服,而“人是万物的尺度”恰恰支撑起了千人千面的信服,于是也就决定了哲学具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永无标准答案的潜质。
二、知识准备:什么是同一律?
同一律在前面已经简单讲过了,这里再温故一遍。
它是逻辑学四大基本定律之一,人们通常将其归功于亚里士多德。
顾名思义,同一律就是要保持事物的同一性。
逻辑上表示为,A=A,其中A表示某个事物。
同一律指,在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或者命题都应该有它本身的含义,并且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改变。
比如:运动会开幕式那天,所有同学都到了,包括几个同学的家长。
在这句话中,同学和同学的家长不是同一概念,是不可以混淆的。
像逻辑学中“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都是违反了同一律。
而且,在哲学思辨中,也存在不少违反同一律的论证。
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到某个哲学观点时,要先对其命题、概念、论证要点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对照观察是否存在相违之处。否则,很容易被带进沟里。
三、知识准备:什么是归谬法?
在前面的文章中,坤鹏论不断提到归谬法,芝诺是它的发明人。
与哲学一样,逻辑学也是以论证为核心,根据不同标准,其论证有多种分类。
其中,根据从论据能否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假,论证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两类。
直接论证是从论据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论证;
间接论证是从论据不能直接推出论题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论证。
归谬法就属于间接论证的方法之一,与反证法一起,是间接论证两大最主要的方法。
它首先假设某命题成立,然后推理出矛盾、不符已知事实、或荒谬难以接受的结果,从而下结论说某命题不成立。
归谬法与反证法相似,差别在于反证法只限于推理出逻辑上矛盾的结果。
但是,国内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
举个简单的例子:
警察:你12日晚上在哪里?
嫌疑人:我那时在打篮球。
警察:好的,也许那是真的,让我们来看看是否可能是真的吧。
警察:嗨!医生,嫌疑人可能在12日晚上打篮球吗?
医生:不可能,他的胳膊刚在前一天骨折了。
警察:你那天晚上好像胳膊骨折了,所以你不可能在那天晚上用一只骨折了的胳膊打球,你的故事导向了一个矛盾,你根本就是在撒谎!
归谬法是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极其强大的工具,是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深爱的工具。
逻辑学领域还有人说,归谬法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发明的。
坤鹏论查了很多哲学史类图书以及各种百科,都没有找到此说法的直接证据。
当然,莱布尼茨确实是不折不扣的逻辑学大师。
他极为重要逻辑,视逻辑为形而上学的钥匙。
在逻辑学的发展史上,他的研究成果可谓卓越无比,逻辑思想可圈可点,并且是当之无愧的数理逻辑奠基人。
将命题形式表达为符号公式,将等号引入逻辑学,是他在数理逻辑领域的主要贡献之一。
这就是被后人称颂的“莱布尼茨定理”,即“a是b”和“b是a”。
这一定律可以分解为两个断言:
所有a的属性都是b的属性;
所有b的属性都是a的属性。
它所论证的是:
如果对于一个事物的所有描述都能用来描述另一个事物,那么两个事物是等同的。
如果你能对两个事物进行完全相同的描述,那么它们就是等同的。
也就是说,一物能为另一物所替代而保持原来命题的真实性,那么它们就是同一的,这也称为不可分辨同一性原理。
比如:所有的单身汉都是未婚男人与所有的未婚男人都是单身汉。
张三是未婚男人,未婚男人等同于一个单身汉,因此张三是单身汉。
你可能觉得这一定理是玩文字游戏。
你错了!
它的意义非凡!
因为它使得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步骤内判定由可能无限多数量的句子组成的句子集的真值,也能证明每一个可能存在的三段论。
莱布尼茨坚信,创造这种包含一切学科的普遍语言是极其困难的,但学起来却是非常容易的。
由于这种语言惊人的灵巧和巨大的效用,将很快被人们接受,而且还可以在接受它的不同民族的交往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由此,他被尊为世界语的先驱。
发现一种普遍化的万能数学,用计算来代替思考,是莱布尼茨一生痴迷的事业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莱布尼茨在数学、哲学、逻辑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可能是其天才所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还有很大程度取决于他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对前人知识分析综合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
莱布尼茨的很多思想都能在其前人那里找到源头,但他善良宽容、长于批判、敏锐机智的独特个性,总能使他从别人熟视无睹、老生常谈的东西那里发现真知灼见。
因此,坤鹏论相信的是,莱布尼茨不是归谬法的发明人,但他一定是归谬法发扬光大的那个人。
四、知识准备:什么是选言推理?
选言推理就是这样一种推理:它具有两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选言命题,另一个前提是这个选言命题的一部分选言支(或其否定),然后根据选言命题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而进行推演的演绎推理。
选言推理一般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所组成。
根据组成前提的命题是否皆为选言命题,可分为纯粹选言推理和选言直言推理。
按一般习惯用法,选言推理主要指选言直言推理。
根据选言前提各选言支之间的关系是否为相容关系,可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推理的规则是:
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规则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比如:
这件事或许是甲干的,或许是乙干的;这件事不是甲干的;所以,这件事是乙干的。(符合规则1:正确)
这件事或许是甲干的,或许是乙干的;这件事是甲干的;所以,这件事不是乙干的。(违反规则2:错误)
张三是教师或者是律师,他不是教师,所以,他是律师。(符合规则1:正确)
张三是教师或者是律师,他是教师,所以,他不是律师。(违反规则2:错误)
Just Do It
下列推理是对还是错?
1.这份统计表格的错误,或者是原始数据不准确,或者是计算有错误;经反复验算证明计算没有错误;所以,这份统计表格的错误在于原始数据不准确。
2.这项科研成果或者有实用价值,或者有理论价值;经鉴定这项成果有很大实用价值;所以,它没有什么理论价值。
3.他或者犯了贪污罪,或者犯了受贿罪,或者犯了渎职罪;经初步审理可以认定他犯了贪污罪和渎职罪;所以,可以排除他犯受贿罪的可能性。
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是:
规则1: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规则2:肯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比如:
这件事要么是甲干的,要么是乙干的;这件事不是甲干的;所以,这件事是乙干的。(符合规则1,正确)
这件事要么是甲干的,要么是乙干的;这件事是甲干的;所以,这件事不是乙干的。(符合规则2,正确)
要么小李得冠军,要么小王得冠军;小李没有得冠军,所以,小王得冠军。(符合规则1,正确)
要么去桂林旅游,要么去海南旅游;去桂林旅游,所以,不去海南旅游。(符合规则2,正确)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