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用笔之难,难在“立锋顶纸”,一旦有悟,必能大成
书法用笔之难,难于上青天,此语不假,但最大的难度在于“立锋顶纸”。一旦悟透,你将会一通百通,从此进入自由创作的大境界。
王羲之《姨母贴》
一、什么是书法用笔之“立锋顶纸”?
首先来看,什么叫做“锋”?
所谓的“锋”,是指毛笔的末梢最劲健最有弹力的那几根笔毫,在运笔挥写过程中,笔力集中到达和墨水聚集流注的地方。
何为“立锋”?所谓的“立锋”,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的把笔锋站立起来进行挥写,而不是把笔锋弄弯顺拖笔毫行笔。“立锋”的关键在于要能以毛笔的锋芒来运使用,利用笔锋本来挺而健的弹性,能有效的传达手指手腕的力量。这说需要极强的控笔能力方可完成,控笔能力弱的初学者,是没法立锋行笔的。
最后来看一下什么叫做“立锋顶纸”?
所谓的“立锋顶纸”,就是在书写时,能把笔毫站立起来以锋芒行笔,并且在行笔过程中,笔锋是顶纸涩行的。这样行笔,有一种爽利感,具有“杀气”,也就是笔能“杀”入纸中,可获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效果。
在书写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立锋顶纸”,也就是不能发挥笔锋的作用,单以笔腹顺拖或用笔根使劲顿按,其笔墨线条质感必然薄弱,墨象虚浮臃肿。这是古人非常忌讳的病笔,是不符合用笔之道的。
王羲之《奉橘贴》
二、书法“立锋顶纸”用笔之道,需要注意写什么?有哪些用笔诀窍?
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主要还是看其书法线条是否具有“笔力”,而“笔力”的获得关键在于能否“立锋顶纸”行笔。也就是说,一支柔软的毛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顶纸运使。
清代蒋和说:“如善舞竿者,神泛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书法用笔何尝不是如此,但书法难度更大,因为毛笔是非常柔软的,没有长时间的练习,是很难运用自如的。真正善于用笔者,笔锋一定可以立起来顶纸行笔的,而不是斜卧顺拖描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墨水杀入纸,挤进宣纸中的檀皮纤维,写出来的线条才会凝重、沉着。这完全符合古人所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的用笔之道。
明董其昌说:“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倒,自处自束处耳”。又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这些都是古代书家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甘苦之言,没有经过实际的用笔训练之人,是无论如何都没法体会的。
“立锋顶纸”行笔关健在于利用笔毫本身的弹性,顺势行笔,不需要过多的使用向下推行压力。只要控制好笔锋行笔方向即可,随时调整变换,把偏离笔道中心的笔锋扭转拉回来,保持中锋行笔。这就是“立锋顶纸”用笔的核心诀窍,不要把“顶纸行笔”想象得很复杂,认为顶纸就是使劲把笔毫使劲往下按,推着笔毫前行,其实不是这样的。
因此,初学书法者,一开始就要练习“立锋顶纸”的用笔本领,尽量以锋端运使。当你练到笔锋什么情况下都能立起来的程度,你的用笔就算到家了。
颜鲁公_祭侄稿局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书法用笔之难,难在“立锋顶纸”。历代真正的书家,无一不是擅长“立锋顶纸”行笔的,他们的笔墨线条弹性十足,厚实圆润。而真正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最大的难处在于用笔的“立锋顶纸”。一旦你有所感悟,再勤加练习,假以时日,在书法上必能取得较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