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森先生其艺其人(四)以巧补拙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比较起来,伍员其人的气质与杨宝森的艺术风格距离最远,但是,偏偏是《伍子胥》使他最享高名。不少'杨迷'认为:'杨失伍'三剧中,首当其冲的正应该是《伍子胥》。
伍员何许人也?樊城守将,赳赳勇夫。'临潼会上曾举鼎',用古话说是'巨无霸'。性格耿直刚介,前有优柔的兄长反衬,后有结识刺客专诸的豪举;及至一战而挫姬僚诸将,更不在话下。所以他虽由老生应工,却有一半花脸性格。
在杨宝森之前,擅长此剧者,远有汪桂芬,近有王凤卿。杨宝森即聆教于后者。王凤卿演伍员,行腔古朴,不事雕琢;声音浑厚,强调力度。《战樊城》时一句'催马扬鞭到柳林',揉入炸音,悲凉之状,渲染无遗;《文昭关》上场时的'伍员马上怒气冲'的'冲'字,用鼻音勾脑后音,其势如虎,挺拔高昂,泄尽愤懑。他塑造的伍子胥,如同落在罗网中的雄狮,怒吼咆哮,发聩振聋。
而王凤卿歌喉之长,恰恰是杨宝森之短。杨脑后音既不足,也缺乏虎音、炸音需要的力度,'照本宣科',力有不逮。但他不愿意放弃这出戏,因为他对伍员已有了新的解释。
他熟读《列国》,认为伍员虽是一代名将,而在剧中特定的环境里,却正是隐形匿影,落拓逃亡。所以,他不应处处显露原有气派,反该掩饰;不应时时'大声疾呼',倒该仇埋腹内。即使夜深无人、望月自叹,内心世界也不能完全松弛。有志'三年归报楚王仇'的热绝非莽汉。基于这种分析,杨宝森全力塑造了另一种风采的伍员。同是'怒气冲',他的唱腔悠扬致远,余味无穷。粗听似乎平淡,却经得起反复咀嚼,在'气''冲'两字的旋律起伏中,观众感到了他心弦的颤抖。这正是大将不形于色之怒。'逃出龙潭虎穴中'的'虎'字,妙用他特有的'驼音',由上滑速转下滑,形成奇峰。'一轮明月'引出'叹更'的大段二黄,杨宝森追求如泣如诉的境界,更显痛之切肤,长歌当哭。行腔一波三折,娓娓动听。
而'爹娘啊'的'爹'字,运用'鬼音',大起大落,凄楚悲凉。这出戏包容了西皮、二黄和反西皮的多种样式,集中了杨派唱腔艺术的精华。
杨宝森从重新解释人物出发,寻求适合自己特色的新路。他以音韵美弥补气质,以内涵充实外在,一句话,以巧补拙,遂成巨匠。他的成功启示了来者。有的流派虽好,但要求先天条件太苛,使人可望而难以企及。但杨派则主要得之后天的勤奋和探求,激人奋进。一位杨派业余爱好者说:'杨派能学。'这句话,道出了杨派学人踊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