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赴美IPO:“互联网医美第一股”迅猛增长背后隐痛不少

在“网红经济”、“颜值经济”盛行的背景下,由腾讯投资的互联网医美平台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氧)经历了6轮资本融资后,终于在本周二向美国SEC递交了招股说明书,证实了此前的上市传闻。

招股书显示,新氧拟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SY“,计划出售价值1.5亿美元的ADS。如果顺利上市,这意味着新氧将成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

新氧作为成立不到6年的初创公司,其最吸引市场的优势在于高增长以及盈利能力。然而,虽说国内医美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但这个行业乱象不少,医疗美容事故的频频发生也越来越多地引发关注;不少互联网医美平台也被指存在刷单现象。对于新氧而言,这两个问题可能成为IPO潜在的掣肘。

靠社媒迅速蹿红,走“社交+电商”模式

成立于2013年的新氧最初只是一个医美社区,在2014年7月上线了电商业务后,由此转变为社区+电商的运营模式,一方面让用户在社区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分享极为详细的整容体验(包括医院、医生、产品、价格信息),另一方面则让有资质的医院入驻,向用户提供在线预订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新氧的蹿红起源于其在微信公众号及知乎等平台发布的医美案例分析文章,通过对明星、网红的整容分析,新氧迅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据“新榜”数据,新氧的微信公众号年阅读量达3.8亿,该公号文章发出后往往几分钟阅读量就会达到10万+。

过去几年,新氧的用户量在迅速增加。招股书显示,其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官网网站的平均月度UV从2016年的290万增长至2018年的1030万,增幅高达255%;在去年四季度,新氧的媒体内容观看量达到平均每月2.4亿次。

活跃的流量之下,新氧获得的转化效益也十分可观。招股书称,新氧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向医美服务提供商提供增加曝光率、客户获取和预订量服务而收取的信息服务费(约占收入的67%);二是从从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获得的预订服务费(约占收入的33%),通常为消费者支付金融的10%。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新氧年度总营收分别人民币0.49亿元、2.59亿元和6.1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28%和138%。利润方面,新氧在2017年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720.2万元,并在2018年增长220%至5508万元。

有分析指出,新氧在盈利和现金流尚且可观的情况下选择上市,更多的可能是资本寒冬下来自于投资机构的压力。去年,新氧完成了由安伯深集团领投的6000万美元融资;而在2016年,新氧获得了包括腾讯在内的投资机构所提供的5000万美元资金。

刷单行为、安全隐患:IPO的绊脚石?

然而,新氧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陷入不少负面新闻。多家媒体曾报道,新氧曾在2015年7月起进行了持续逾一年的刷单行为,希望和医院“一起把数字弄好看一点”;新氧的员工一再向医院承诺,刷单的数十万金额,都可以在次日退还给医院。除此之外,还有知情人士表示,新氧会在网上盗取整形效果好的用户前后对比图,然后伪装成自己的案例上传并展示在首页或者置顶在社区。

更为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根据中国数据研究中心等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目前国内合规执业者大约在17000名左右,而非法执业者数量却超过150000,意味着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

作为医美行业的中介平台,新氧并非没有出现过整容事故风波。

据青岛《城市信报》去年报道,一名上海女子曾在2016年10月在新氧app上被推荐了一家名为“金岛医疗美容门诊部”的整形机构,能够做“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手术”,并被新氧打上了认证标志,称有医疗执业许可和品牌认证。该女子随后在平台上下了定金并在该机构进行了手术,然而手术一年后却迟迟未能恢复;后向相关监督部门求证后才发现金岛医美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处于医美行业的风口之下,新氧未来的发展固然可期,但如何对入驻其平台的医生、机构进行资质审核,建立起可靠的信用体系,对新氧IPO之后的道路而言将是关键。

本文为“英为财情Investing”原创内容

阅读更多请登录cn.Investing.com或下载英为财情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