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9月14日)

  9月14日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做梦,在街道上,进了一家饭馆。是清真的,要了一碗牛肉面。饭端上来,正要吃,发现嘴里的牙不对劲。用手一摸,有一个在摇动。轻轻一拔,居然掉了下来。有些奇怪,这牙好端端的,咋就掉下来了呢?端相着手里的牙,也不像虫吃了的。按老人们说法,上牙掉了,得扔房顶上。这街道上,都是楼房,怎么扔啊!

  ●人民微博:犯罪团伙包装茶叶姑娘,进行交友式网络诈骗。警方发现,这个团伙诈骗收入半年就有30万。犯罪头目却说,没这么多收入,反而还有贷款。每半个月就要集中购买一批好友,成功添加1名,需给对方支付10块钱报酬。该头目购买1.8万余个聊天好友,花费18万余元。我说:也不知道,我是否也在被卖行列!

  ●其实,我们已经快到水帘洞了。广播里提示,因为人太多,从水帘洞下来,至少得两小时。不少人,开始往下走了。车上时,导游说,要进水帘洞,最好有雨衣。在这边栈道上走,水雾一阵一阵拍打过来,身上已经湿了。一听得两小时,徐六打开退堂鼓了。我也觉得,总不能让导游催。毕竟,天星桥我们已经落后了!

  ●于是,便回了头。到观景台,发现下层上人不多,下去溜达了一圈。在这一段上行走,瀑布声音很大,水雾也大。之后,原路返回。出来,在小广场上,转了一圈,没找到导游。打电话,她在出口处的亭子里,有座位,让我们过去。这才知道,带小孩那两家,在水帘洞,进不去,也出不来。不过,他们进出乘坐扶梯!

  ●黄果树瀑布景区,除了人多,还是人多。尽管它名气很大,于我而言,反而没有在天星桥景区收获多。导游看我给徐六拍的照片,评价很专业。说太多人拍照片,都把别人拍了进去。她好奇,那么多人挤来挤去,我们是怎么拍的?说起天星桥石头,她说他们南方人,是不把这里当风景的。太多人,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午饭,是在景区外面吃的。每张桌上,导游给上了一瓶酒,茅台镇产的。导游说,这是公司给大家的待遇。原以为,我们这桌上,主要喝酒的,就是冯老师和我。女士们,也就是尝的个哈。不料,一男两女那个组合,小伙子喝酒,也挺猛。本来想的,他是学生,让他自己拿捏。没想到,他不仅酒量好,还是个假小子!

  ●邻桌上那个小伙子,听说我是甘肃人,过来跟我们碰酒。说他爸爸对甘肃很有感情,在兰州工作十几年,才调回安徽。他爸爸,就是昨天在千户苗寨,被姑娘们戏耍的那一个。他们那桌上,喝酒的人不多。还剩半瓶,小伙子都收起来了。现在一高兴,便拿过来,三下五除二,都碰掉了。老奶奶还特意给导游敬了一杯!

  ●人民微博:4月11日,浙江义乌。姚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姚女士涉嫌严重犯罪,要求姚女士视频通话。通话中姚女士看到着警服的办案民警,信以为真。按对方指示新办银行卡,下载某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将钱转到新银行卡中。姚女士被骗了30余万元。我说:接到这样电话,应该先与亲人沟通!

  ●酒这东西,用来调节气氛,再好不过。在云南,吃彝族长桌宴。有酒,我们一个桌上,一碰杯,大家就有了交流。在贵州,苗寨内外两顿饭,都有酒。尤其那个高山流水,特别搞笑,不仅让大家见识了民俗风情,也热闹了气氛。大家交流,便多了。这两天坐车,徐六对两位老人格外关心,冯老师兄妹,也为我们操心!

  ●饭罢,乘车回贵阳。车都走开了,才发现,有两个小姑娘,没有上车。这两位,个性特强。她们对导游的做法,特别不满,声称要投诉。但我感觉,她们自顾自己游玩,全不在意别人感受。说白了,像她们这样我行我素,完全就不适合报团。这会儿,她们又跑到了景区出口处。敢情前面导游说坐车的话,根本就没听!

  ●既然如此,那就等呗!她们理由,是她们不喝酒,这样场合,就不想呆,便出去走走。言下之意,是嫌大家喝酒了。这一等,差不多半小时。说实话,遇上这类客人,别说导游头疼,我都觉得有些过分了。不报团,你想怎么玩,是你的事。既然报了团,那就多少得有些团队意识。权益要维护,但也不能眼中只有自己!

  ●下午没餐,导游介绍,我们住的宾馆下面,吃饭的地方也多。不过,她还是建议,打的,到解放路去。那地方,是贵阳人消费的地方,价格相对便宜。她还说,一个城市,若有解放路、人民路、护国路等,肯定是老区。老区才是当地人消费的地方,要感受民情风俗,最好不过。只是,今天有些累,我并不想走这么远!

  ●没想到,刚把电脑打开,连上WiFi,电话响,是冯老师。他说:贵州之行,明天就要结束了。我们这一桌,AA制吃一顿饭,3个小姑娘,已经同意了,你们去不去?我们在宾馆大厅里。我说:去,怎么不去?你们稍等,我们马上下来。下楼,打3辆车,去了解放路。我们吃火锅,两位老人不吃。冯老师领着吃清淡去了!

  刘新吾,甘肃省民勤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非虚构写作者,摄影爱好者,省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民勤县四中。2009年前,主攻诗歌,兼习随笔,在多家报刊发表2600多首(篇)。著有诗文集多部。2010年后,辞掉所有头衔,致力于《原生态笔记》创作,亦名《一个草根的日常杂碎》。每天2100字,日耕不辍。在各路媒体,发表文字700多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