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三四:如果朝食暮吐,就是西医的胃下垂、胃酸反逆、火烧心 倪海厦经方学堂 昨天
一三四: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关」讲的是脾胃的脉、胃气的脉,关的脉很细很数,摸到病人的脉很细,就代表身体很虚,数代表热,就代表病人虚热了。
何谓虚,虚就是无物,没有东西堵到,张仲景特别讲关上,讲的就是胃,胃里面虚就是胃里面已经没东西了,胃气在上面,空在那边并没有消化。
从这一点知道张仲景说,「以医吐之过也」,前面医生可能开了吐药给他,或是病人有伤寒表证,来不及吃桂枝汤却吃了壤东西,一吐,结果把肠胃里面的东西都吐光了。
中医里面有汗法、下法、吐法,都是中医治病的方法,通常采汗法、下法,吐法很少用。
病人吐的时候,可以把脏东西吐出来,所以有时候会采吐法。
过去有医师专门用吐法,他们的观念是,一吐掉后胃里面没有东西了,胃的元气会起来,就是免疫系统会起来,抵抗力的来源都靠胃里面一直消化食物,一直在吸收营养,结果一得到感冒,胃不吸收营养了,这时候医生又不敢攻下,攻下怕引起其它的变证,干脆把胃里面腐败的食物吐出去,肠胃的津液马上就成为固表的抵抗力。
吐可以,但是张仲景说吐太过了,如果一二日吐之者,如果刚开始吐,只吐一两天,腹中饥,口不能食,病人有饥饿的感觉,但是嘴巴吃不下东西,就是胃的津液伤到了,但是脾脏的功能还很好。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腹中饥,口不能食」就是如此,就是胃的津液都吐掉了,脾脏的功能正常,脾胃是相表里的,想吃东西,感觉到肚子饿就是脾脏的功能恢复了。
脾脏的功能没有恢复的时候,病人不会想吃东西的,所以小孩子一得到感冒的时候,第一就是没有胃口了,桂枝汤一下去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胃口恢复了,小建中汤一下去,为什么胃口会恢复,当胃的功能受到损害,口不能吃东西,吃东西吃下去,胃不能吸收,可是肚子又很饿。
吐了三四天之后,不但胃伤到了,脾脏也伤到了,脾脏也伤到的状况下,胃里面整个冷了、没有胃阳,因为吐光了,冷掉以后稀饭也吃不下去了,此时要吃冷的东西比较舒服,因为胃里面很冷,没有功能没有蠕动,热的下不去了。
但是吃了冷的东西,下去到胃里面又「朝食暮吐」,所谓的寒,就是没有蠕动了,一吃食物就停在胃里面,也没有磨碎就停在里面,吃完就感觉胀胀的,从早上吃的东西都不消化,到了黄昏的时候,就吐出来了,就是冷太过了,脾胃都伤到了。
如果腹中饥,口不能食,就是吐伤到胃液了,这是虚证,处方有大半夏汤,大半夏汤的方子里面,有半夏来止呕开胃,有人参把胃的津液补足,所以小柴胡汤有呕,小柴胡汤里面也有人参,所以只有这两味药,一个止呕,一个增加胃液,摆明的就是胃液伤到了。
让这药停在胃里面,还加了白蜜,就是蜂蜜,蜂蜜生用会加强药的效果,像芒硝滚一滚就停了,不可以滚六碗水到两碗水的时间,有的时候烫一下就好了。
如果吃到朝食暮吐,就是西医的胃下垂、胃酸反逆、火烧心,朝食暮吐就是吴茱萸汤里面有四味药,人参、生姜、红枣,这几味都是健胃整脾的,把胃液补足的,再加吴茱萸,这药很热,让脾脏功能马上恢复,让胃马上热起来。
生姜可以换成干姜,温中的力量比较强。
大半夏汤是专门对胃,吴菜萸汤更强,吴茱萸汤是进入脾脏的。
平常小孩子如果吃壤肚子,吐的太过了,就给他大半夏汤,吐得已经不想吃东西了,早上吃的稀饭到晚上吐出来还是稀饭,就给吴茱萸;嗳气很厉害的时候,加上旋覆花代赭石汤。
怎么知道胃下垂了?「朝食暮吐」就是了。
摸脉也可以摸到,一般心脉没了,即左手的寸脉没了,右手的关脉很大,心脏摸不到就代表胸阳没了,右手的关脉就是脾胃脉,脉大就表示停在那边没有功能,结果脉会胀大,因为胃阳没有往上升变成胸阳,上焦整个冷的。
在美国,看到很多胃病的例子,都是因为吃过多的精制过的糖所做的甜食所造成,开药方给病人的时候,必须同时叫病人甜食不能吃、巧克力不能吃,可乐不能喝、咖啡不能喝了;喝茶最好。
治胃病的时候,用粉剂比较好。
吐法为古代医家治疗法则之一。张载人以吐治宿疾,名噪一时。现在很少用吐法了,秉照「内经」的原意,病在胸膈以上采吐法,病在中焦采和解,病在下焦采攻下的方法把它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