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9-10月纸刊散文上刊作品之八ll总第786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月生沧海深
文/边云芳
处暑第二天,来了一场雨,潇潇而下,秋天就这样降临身边,万物启动成熟的按钮,枝头果实将摇红,土地会翻出金黄,天空更高远,空气更晴爽,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来了。
在这样饱满的季节里,思绪也满涨起来,怀着一颗虔敬之心一路向南,去访问一座从唐代走来的建筑佛光寺,去拜谒纵横时空的雕塑壁画艺术,去聆听历史深处的绝美回响。
近午的阳光洒落阶前,明亮炙热,多情丰沛。入得山门,但见古木浓荫,寺院深深,殿宇群落依山坡而上,错落有致,气象巍峨,三面环山,青峰隐隐,松柏参天,花灿草摇,静谧安详。沿石径而行,两旁经幢端庄阔美,漂亮的莲花雕塑精致的线条表达着清静与优雅,抖落泥尘,一身素净。院中驻足,觉时光恍惚,万物相存,人间一切值得珍重。
拾级而上,至山坡顶端,东大殿便矗立眼前。抬首凝望,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排山倒海而来,屏主呼吸,心扉激荡,这阔大的门与窗,飞跃的檐与脊,艳丽的琉与璃,穿越时空,拨开迷雾,意气风发从唐朝而来,从容不迫,气量宏大。历史总会在某一个瞬间,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惊醒内心的感知,告诉我们曾经有过的绝美风华,并且告诉我们这样的绝美风华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醇厚瑰丽韵味绵长,俊彩星驰,光辉千里。
入内,殿内气象更加俊丽,佛坛上唐代彩塑形态丰富圆润,氤氲流动,神态慈祥,衣带飘然,更有壁画上千个人物各有情态,面容恬然,拂袖潇洒,饰物、衣纹细腻生动,大唐韵致,华贵流转。这里是密集的美跌宕的美庄严的美贵气的美,纵横驰骋而又低调内敛,汪洋恣肆而又规矩有致,奔放而热烈,宁静而深沉,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塑造工匠早已把唐代的微笑和风范融入历史的魂魄,一路铺展至今。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古寺考察、测绘,给予极高评价,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佛光寺的价值方被世间知晓。殿堂楼阁120余间,建筑艺术精美绝伦。史料上说,东大殿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沧海一粟,成为留存至今的孤例。
这样佛光寺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一种骄傲。我不懂建筑的构造,但不影响对建筑艺术之美的欣赏,但觉梁柱飞檐出挑高大,舒展自如,斗拱硕大,厚实稳重,琉璃脊兽,造型舒畅,雕花线条,繁复漂亮,无一处不体现出对艺术的追求张力与探索精神,孤独存世之美,激荡心胸。
曾在山西博物院看过李乾朗的古建筑手绘艺术展,从各个角度对佛光寺的东大殿进行解刨,虽然看的懵懵懂懂,但似乎更加清晰明了,用手绘的每一根线条呈现建筑之美、雕塑之美,竟有一种妙不可言之独特。也看过古建爱好者的钢笔手绘达人,一处一处走访,一处一处描绘,支起画架,便入无人之境,那份执着让人动容,绘就之古建,佛光寺必然在列,多样化的艺术呈现给我们的视觉享受之美。
出得殿门,两珠古松参天而立,浓荫匝地,青峰在望,白云绕寺,再回望整个寺院,浓稠的绿荫间隙中,露出一角橙黄色飞檐或者一段红墙,偶尔有僧人缓行院内,沉静祥和,存世独立。想起余秋雨说过的一句话,慈爱相,是文化的终极之相,所有的风范,皆以此为轴。文化的魅力在于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
那么,寺院的存在也许就是为了走向仪式,摆脱实用,摆脱功利,安妥精神,安抚心灵,安放灵魂,普及爱和善良,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太少,所以需要不断迈开探索前行的脚步,去看遗存在大地上的山河塔寺,碑石洞窟,祠堂庭院,乡野荒庙,去追寻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密码,继而能够读懂这片土地,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浮躁与不安,留的一颗真淳之心,去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去享受历史馈赠给我们的文化果实,让逝去的时间留驻,让枯萎的时间返绿,让冷却的时间转暖。
秋日的晴空下,回望佛光寺,一首古诗跃上心头,“一点灵光在,月生沧海深,此中难着语,何处可相寻”。我在想,也许已相寻。
【作者简介】边云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著作《恢河,淌过我的血脉》《却把书卷留故园》等5部,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黄河》《都市》《鹿鸣》《九州诗文》《山西日报》等刊物,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转载,并入选多种文学选集。现任朔州市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家乡的醋柳柳
文/马艳琴
爱人拿回一盒东西,包装很精美,我问是什么,他说:“沙棘汁。”我打开来,还真是。类似人参蜂王浆之类的包装,一支只有10毫升。我一时好奇,不知道如此包装的沙棘汁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喝了一支。不错,倒是原汁原味,却是口感最差的那一种,用我们家乡的话说就叫“死毛老酸”(音)。沙棘却从记忆的内存里跳出来。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宁武县,离汾河源头和天池都不过十来公里。沙棘果,我们家乡人叫醋柳柳、酸刺刺,具体是哪科哪属我并没有考证过。大多数人吃过或者喝过,酸中略带甜味的一种天然果实,据说营养丰富。我们平时喝的沙棘饮料,大多加了太多的糖分和不知名的成分,沙棘成分多少有待考证。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马奶奶、沙窝窝、刺铃铃、醋柳柳就是我们的水果。其中醋柳柳是存放时间最长的一种了。
每年秋天,秋收结束的时候,醋柳柳也成熟了。你看吧,山里洼里、沟里岔里,到处都是。醋柳柳有好几种颜色,有橘红色、金黄色、米黄色、紫红色,有的干脆就是鲜艳的中国红。果实有的稠密,一嘟噜一嘟噜;有的稀疏,一颗一颗。
有人会问:“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一种最好吃,稀疏的还是稠密的?还是哪种颜色的最好吃?”这我可说不好,不是卖关子,是真的不知道。你说稠密的好吃吧,我们几个小屁孩在一个山洼了找到一种,颗粒如豌豆那么大,几乎没什么叶子,一颗颗稀稀拉拉,红艳艳的,像小型的果子,吃一颗,汁多皮薄,直甜到心底。那么是稀疏的好吃了?也不尽然。还是我们几个小屁孩在一个高高的崖畔畔上找到的。金黄的小果实,绿豆般大小,挨挨挤挤,好像团结的大家庭亲密地不忍分开似的。尝了一下,甜中略带酸味。有点像现在加了杂七杂八的沙棘饮料,但它是纯天然的。我们吃的时候,不是文雅地一颗一颗吃,而是把醋柳柳撇下来,把圪针刺和绿色的叶子去掉,把一嘟噜放在嘴里吸吮、咂吧。我们几个一直吃一直吃,其中一个叫:“你舌头流血了!”大家才互相看,一个个脸上满是金黄色的汁液,伸出舌头,血就丝丝缕缕渗出来。回到家饭都不能咬,牙全部酸倒了。这两种只有我们几个知道,互相约定不许告诉别人。后来也不知道谁当了“叛徒”,反正村里人都知道那两个地方有好吃的醋柳柳。
那些城里来的人们,看见路边的醋柳柳,一脸的大惊小怪。不顾圪针划破他们细嫩的肌肤,用各种手段弄下来。我们一伙孩子一脸不屑:“长在路边又那么稠密,能好吃吗?”(几个小屁孩是不是特别聪明,有点王戎的气象呢?此处该嘚瑟一下。)
还有一个判断醋柳柳好吃的办法,那就是看麻雀吃的痕迹——哪一种麻雀吃得多,你照着撇下来,肯定没错。
醋柳柳秋天成熟,但是好吃还是得等到冬天上冻之后。秋天最不好吃的上冻了,也会很甜。人们收完庄稼,把醋柳柳的枝条用镰刀砍下,就地取材,砍个光溜的主干做扁担,挑着一担回家扔在房顶上。家家房顶上都有,红的黄的很是养眼。冬天一上冻,几种颜色的醋柳柳蒙上白白的霜。太阳出来霜就化成透明的冰晶,颜色更鲜艳,让人馋涎欲滴。拿耙子勾下来,在那些没有水果的冬季,那是多好的美味呵!
离开村里好多年,我再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醋柳柳,甚至连不好吃的都很少吃到了。偶尔回去也成了当年我们一伙孩子眼中的城里人,也会在道边撇下那些当年看都不会看一眼的醋柳柳,只为解解心里的馋。
又快到醋柳柳成熟的季节了,故乡的醋柳柳又是山里洼里、沟里岔里哪哪都是了吧?不久的冬天,它们又会在家家户户的房顶上安家落户了吧?那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滋味还留在我的味蕾上,成了心头一抹去不掉的亮色。啥时候我才能再吃到故乡原汁原味的醋柳柳呢?
【作者简介】马艳琴,笔名山竹,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朔州作家》平台编辑。在《朔风》《朔州日报》《朔州晚报》《新华网》《中国文库网》《米粒图文库》《范文文库网》《大分享文库》《清风知己》各个平台发表过作品。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www.ap0001.com
滑动图标给你惊喜
《作家新视野》杂志
征稿函
本刊秉承“为文学爱好者引路,为文学写作者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刊物品质第一位的办刊理念,全力打造一个贴切于新时代要求的文学交流平台,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发表与交流成果的新园地,本刊坚持发表正能量文学作品,拒绝含有政治、色情、宗教、暴力等作品。拥护基本国策,遵守法律法规。致力于发掘、展现有潜力、有实力的青年文学新人,为中国文学事业贡献力量。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
◆主要栏目
小说前沿、散文天地、诗歌先锋、赏析评论、微电影剧本、作家摇篮等栏目。
◆来稿要求
1、投稿者严禁抄袭,若出现署名争议法律纠纷,作者自负文责。
2、投稿格式为电子稿,未刊登稿件会及时删除,请作者自留底稿。
3、本刊可对来稿进行修改、删减,如不同意改动,请投稿时注明。
4、来稿一经选用下发用稿通知单,录用刊登后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
5、我刊仅针对每版稿件赠送两本当期样刊,如需多本,请付费购买。
6、投稿前请先关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以便及时了解作品刊发事宜。
7、投稿请按以下微信方式投稿:
8、如非本刊签约作家投稿前请提交相关资料予以审核办理,审核通过后优先安排上刊。
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2020年7月20日
………………………………………………
编委成员:
顾 问:谭五昌 祁人 大卫
总 编:吴光德
主 编:山雨歇
执行主编:石 江
常务主编:梦之雪
版务主编:孟新龙
诗歌主编:水 草 殇 煜 马俊华
散文主编:不忘初心
小说主编:青 青
首席评论:顾正龙 捍 士
文字总监:无语者
论坛首版:阮子豪
特约编委:阿疆 潞清 葛宴君 艾院 阳光
凌凤凰 小船 虹雨 王排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786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作家新视野》关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