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冯志亮谈何姓文化与历史发展

  何

  何姓是中国人口排在第十八位的大姓,在四川和广东分布最多。当今何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06%,总人口大约在1400多万。

  得姓始祖何庶,姬姓,韩氏,原名韩庶,韩非之子,战国末期韩国贵族。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国人企图刺杀秦始皇,反而引发秦始皇对韩国百姓大肆捕杀。据《中华姓氏通史·何姓》所载,春秋时韩庶父韩非遭秦相李斯嫉恨,囚禁并死于狱中。为避族灭,韩庶带领一支人马逃亡至江淮流域,迁居庐江。在江淮方言中,韩与何谐音,遂改“何”为姓,从而诞生何姓。其子孙后裔皆以何为氏,尊何庶为何姓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何,义为担,挑,就是负荷之意。何原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何字,都像一个人肩膀上扛戈而行、口中呼喊的样子。由此,引申出负荷、承荷之义。后来荷替代了何,何字反而失去了本义,成为虚词和疑问代语了。河,也作何,当是以河为原始氏族图腾,以何为氏族名和族徽,何人所居住的地方称何,最终建立了何国,形成了姓氏。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伺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归姓、姬姓。

第一支源出归姓。相传黄帝时代已有何姓,何人是东夷族归夷的一支,以荷为图腾,并在黄河下游的山东菏泽建立了何国,其中何侯的一支可能随虞舜帝南巡于九嶷山,而留居于今湖南的宁远、道县一带,至今何姓仍为道县的大姓。

何人一支融人湘南的瑶族先民中,成为瑶族十二姓之一,同时,一部分瑶民又被同化为汉民。至今在湘南仍多何姓。在商朝的青铜器的铭文上也证实了何姓的存在,何姓氏族是商王朝的异姓亲族。

夏朝时,居于黄河下游南岸的何人,称河伯族,后西迁到河南巩洛一带,与洛人相近。商朝中期,河伯族迁到陕西韩城东北龙门附近,分为三国,其中一族为河宗国。西周中叶,河伯族的一支曾沿溯黄河北迁内蒙古呼和浩特以西至河套一带。

周穆王西渡黄河西征时,河宗氏跟随西移进入青海乐都,后又南迁贵德县的暖水河。后来汉朝甘肃张掖地区的“昭武九姓”中的何国,可能就是迁到青海乐都的河宗氏的后裔。“昭武九姓”中的何国西迁,经新疆南路的焙羌、且末、和阗到达叶尔羌。

东汉末,何人通过乌孜别里山口西迂中亚的卡塔库尔干(在今乌孜别克斯坦国)建立了何国。唐朝时归顺并设立贵霜州,何国正式列入中国版图。何国人以何为姓,归姓何氏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系姬姓,分自韩姓。周文王之孙唐叔虞的十一世孙韩万封于韩,今陕西韩城南,战国时成为诸侯,建立了韩国,至韩王安时灭于秦,子孙以韩为氏。韩姓子孙散居干江淮地区,遂依音转韩改为何。何姓世居庐江郡,遂成望族。进入西汉时,何比干成为武帝的廷尉,为姬姓何氏第一位名人。当代各地汉族何姓几乎都认为出自韩姓,姬姓何氏的历史有2200多年。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血液流入何姓主要发生在两晋以后。河南何氏,源出高车部,北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复姓贺拔氏为何氏。姑臧何氏,源自唐朝西域何国。太原何氏,源出宋时的回鹘族。

五代时吐谷浑人也有何氏。北宋金国女真人阿里侃氏改为何姓。明清时期的云贵川的土著中有何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栋鄂氏、辉和氏、阿礼哈氏、赫舒哩氏、必喇氏、洪克罗氏等氏族大多改姓何氏。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成当地的汉族。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何姓在山东、河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已有足迹。发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世居庐江郡,子孙繁衍,遂成望族。汉晋时期,何姓已分布于长江南北的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东汉时何姓已经越过武夷山进入福建,翻越南岭进入广东。唐朝时二次中原南迁移民,何姓大批进入江西、浙江和福建。明末何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何姓大约有6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宋朝第二十二位姓氏。何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何姓总人口的26%。何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浙江和河南,这四省何姓大约占全国何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湖南、陕西、福建、安徽,这四省的何姓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赣浙、豫皖为中心的三大块何姓聚集地。而华北、两广地区是当时何姓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明朝时期,何姓大约有10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为明朝第十六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何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

何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浙江二省,大约占何姓总人口的34.6%,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广东、四川,这四省的何姓又集中了34%。宋元明600余年,何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何姓人口主要向两广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川湘两大块何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转向东南部。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何姓的人口已达到1400多万,为全国第十八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0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何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何姓总人口的33.7%,其次分布于河南、贵州、广西、安徽、湖北这六省又集中了20%。四川为当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长江以北少何姓、长江以南多何姓的局面。尤以四川东北和广东东南是何姓两大高聚集区。

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何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有一定的回迁,向西和南部地区的回迂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

何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桂湘、云贵川渝、湖北西南、江西西部和南部、陕甘南端、青海东部、新疆喀什地区,何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2%以上,有的达到3%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4.7%,居住了大约56%的何姓人群。

在沪浙闽台、湖北大部、江西北部、江苏南端、安徽南部、河南东南角、陕西中南部、甘肃大部、宁夏、新疆北部,何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1.2%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6%,居住了大约22.4%的何姓人群。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何姓的郡望主要有庐江、丹阳、东海、齐郡、陈郡五个。何姓堂号众多,重要有广右、缵续、赐策、仁义、敦睦、四友、积善、求言、抚逸、福庆、庆远、永庆、崇本、咏梅、永部等。

“水部”堂号典出南朝何逊,梁国东海郡郯县人,官至尚书水部郎,工诗善文,诗与阴铿齐名,世称阴何。在扬州任职时,院中有梅花盛开,常咏诗梅下。后居洛阳,思梅而无梅,便请求再赴扬州,正逢梅花怒放,于是大开东阁,请士终日谈笑。著有《何水部集》。

  2、宗祠楹联

  家传三桂;学贯六经。

  貌同傅粉;禄惟养亲。

  稽山豹隐;水部梅青。

  高风东阁;暖日南檐。

  木叔妻原为贤妇;永州女得号仙姑。

  3、族规家训

  治家早起,百务自然舒展;纵乐夜归,凡事恐有非虞。

  服饰切勿奢华、作践绫罗。饮食务从菲薄,免伤物命。一室同心,兴隆有望。满门和气,福祉必臻。皇粮及时完纳,省追呼之扰。产业勿图方园,息争兢之端。

  远僧尼六婆,可免败乱之风。近正人师友,自受楷模之益。置器勿求精巧,凡事俱由古朴,用好银,平计称,善报有日。

  做邪戏,听淫词祸乱必生。量宽足以容众,身先自能率人。势交者近,势败则远。财交者密,财吝则疏。教子婴孩,质全而易化。训妇初来,忘一句而不约。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何姓历代名人358名,占总名人数的0.7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一位;何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8%,排在第三十二位;何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2.95%,排在第五位;何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1.07%,排在第十九位。

  在我国众姓长河中,伺姓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大姓,源远流长,人才济济,值得族孙自骄自傲,尤其在传统中医学领域中颇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有:西汉大臣何武;东汉经学家何休,大将军何进,尚书何敝;三国时大孝子何琦,玄学家何晏;魏晋时大臣何曾;南朝宋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吏部侍郎何楠(是传世800多年名扬世界的青浦何氏医学世家的开基祖);唐朝时福建何姓开山祖何嗣韩,广东何姓的开山祖何旦;北宋宰相何执中;元朝名相何荣祖;明朝大篆刻家何震,文学家何景明,大臣何腾蛟;清朝书法家何绍基,江南名医何鸿舫、何廉臣,青浦名医何书田、何其伟。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广东省番禺市何氏宗祠(留耕堂)

  位于番禺市沙湾镇北村的留耕堂,始建于元代。第一个在沙湾定居的何氏人家是何人鉴,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购置了沙湾大片土地,成为番禺当时五大名门望族之一。为纪念和奉祀何人鉴,在元朝至元十二年,何氏族人兴建了这座留耕堂。留耕堂里最让人炫目的大概就是柱子了,就是这112条大小不一的柱子撑起了雄霸一方的何氏家族。

  乘车参考:番禺市桥镇内各大汽车站。乘市桥—沙湾班车、6路、12路公共汽车’‘沙湾戏院”站可达。门票:5元。美食:沙湾姜撞奶、新鲜猪杂、豉汁(椒盐)蒸白鸽鱼、绿豆酿莲藕、莲藕鸭肉、南乳炒藕片、莲藕火脑都是番禺的招牌菜。番禺人吃东西讲究地道,用某位吃客的话来说,广州早已是外省人的广州了,只有番禺还是广州人的番禺。

  顺道游:宝墨园:位于沙湾镇紫坭村.集清官义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古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于一体,有大量装饰性和欣赏性的陶塑、砖、灰、石、木雕。其中628米长的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图》,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莲花山:珠江口狮子江畔,景区中的望海观音像是世界上最大的箔金铜像。横档岛:鸦片战争时的要塞.有明坑暗道、古炮台群。

  游线二: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发源地)—浙江省武义市(郭洞村何氏宗祠)—浙江省温州市奉顺县(沐峰村何氏宗祠)

  (一)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何姓发源地

  位于安徽省巢湖市的庐江县是何姓的发祥地。至今仍存有何氏始祖王咸公夫妇合葬墓地遗址。几经修缮现已建成何氏陵园,每年有大批的海内外何姓族人前来拜祖寻根。巢湖境内的巢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宛如一面宝镜镶嵌在江淮大地;湖四周的山、水、溶洞点缀巢湖沿岸,犹如“众星捧月”,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

  乘车参考:巢湖市在火车站乘1路公交车到庐江县城,换乘3路公共汽车到陵园,车票共4元;也可从火车站打车到陵园,需100元左右,从合肥机场打车到陵园需150元左右。住宿:高档住宿每天200-800元不等;大众住宿30元左右。

  (二)浙江省武义市郭洞村何氏宗祠

  郭镇境内被称作民俗生态村的“郭洞”,因其“山环如廓,幽深如洞”而得名,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村内多为何姓宗族。相传元朝时武义后生何寿之来郭洞看望居住在这里的外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心旷神恰之下迁居于此。此后何氏子孙延绵不断,成为香火鼎盛的名门望族,郭洞形成了今天以何姓为主的总体格局。村中最引人入胜的景致要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何氏宗祠。祠堂中央的戏台富丽堂皇,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里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村落内数百年的古树比比皆是。据说何氏祖宗为了保住风水,古时曾下令任何人不准在小山坡上打柴,凡毁一裸树者则被罚砍一节手指。虽说这种做法过于偏激,但小山丘至今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何氏家族功不可没。村中的何氏族谱现存于村民何云好家中。

  乘车参考:杭州市火车站有开往武义市的火车,杭州市客运站安琪儿分站有到武义的专线汽车,下车后在武义市南温泉路温泉大桥乘客车1小时可到郭洞村车票3元。住宿:住武义市宾馆100元-200元;住郭洞一般旅馆20多元。顺道游:郭洞西10公里的俞源材是一个中国惟一笼罩着浓厚道教神秘色彩的太极星象古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