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体育课上捣蛋的学生,您是否烦恼过?您是否觉得好好跟他讲道理,没有用?您是否觉得这样的孩子,就该严肃批评,杀一儆百?但是,最后您发现:效果都不好,听话两天又“原形毕露”了,这是新老师的困惑。老教师觉得管严一点,他们就不敢“撒野”,最后会发现体育课像军训课,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一放就松,课堂乱糟糟,一抓就紧,课堂死气沉沉,这也是现在体育课的现状。如何有的放矢,张弛有度,是我们一生要修炼的“内功”。
那么,有人要问了,讲道理不行,批评教育不行,到底要怎么样呢?做一名教师可太难了。别急,且听小编来分享。
针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分析内因,摸清他的“底细”,然后再“对症下药”。你只要认真观察,与孩子多沟通,与班主任勤联系,会发现:学生捣蛋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您是不是觉得找“存在感”这个词,特别熟悉?办公室的老师经常会讨论班级的人或事,说到某某学生的时候,会说:“他就是找存在感。别把他当回事,忽略他就好了。”那么,有些学生为什么会找“存在感”呢?其实,这类孩子有点可怜,大多数都有一个“不完美”的家庭,在家庭中缺少关爱,所以总想制造一点端倪来引起大人的关注。
针对这类学生,我们要给予他足够的爱,足够的安全感,切不可采取“忽略”的方式去对待。虽然“忽略”、“不理睬”可以换来捣蛋学生的“消停”,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得到满足,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久而久之,心理抑郁,容易爆发更严重的事情。所以针对这类学生,老师们还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爱,多与家长沟通,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多一点肯定。老师与家长携手并进,给足孩子安全感,找“存在感”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您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体育课上想带孩子们做做游戏,但是一“散队”,课堂就变得乱糟糟的,或者总有一些学生不遵守游戏规矩,脚踩线、抢跑,游戏过程中“投机取巧”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这是学生规则意识差的一种表现。这种孩子,不只是体育课上爱捣蛋,在其他课上的表现也有点“突出”,引人注意。这类孩子从小没有培养好规则意识感,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制定规则,但是又常常打破规则,久而久之,学生的规则意识就变差了。
想要改变这种孩子,改掉身上的坏习惯,首先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在制定规则之后,就要去遵守,不要轻易去打破它。比如:家长说,不准玩手机,就是不准玩,不管孩子怎么皮,怎么讲条件,都不能答应。如果第一次底线没有坚持住,孩子对于规则意识,就会感觉可有可无。在体育课上,要制定奖惩分明的措施,明确体育课要求。如果违反规定,就要有相应的惩罚,一定要说到做到,只有口头上的威吓,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学生坏习惯苗头就容易展露出来,时间长了,学生就容易“大闹天宫”,课堂纪律无法保证。不知您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好,是主科老师和家长嘴里的优等生,但是“小科”课堂上,表现的特别差,故意出风头,搞破坏。这类孩子是聚灯光下的宠儿,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夸赞他棒。有时候我们会纳闷,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会故意扰乱纪律呢?其实,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认人儿”。他认可你,就会听你的话;心理不接纳你,就会故意找茬儿。
想要改变这种孩子,就得恩威并重,需要技巧,跟孩子斗智斗勇,最主要的就是让他从心底认可你。比如:小编之前带过一个学生,成绩特别好,但是在小编的体育课上就特别调皮,好言好语教育,效果甚微,严厉批评,挫伤他的自尊心,会愈发叛逆。在一次交流中,小编发现他特别想进篮球队,可是以他个人的技能却达不到进校队的水平。后来,小编说服了篮球教练,破例让他进入了篮球队。从此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小编的课堂上表现的非常听话,甚至还主动当起了“小老师”,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原来,小编的举手之劳,让他从心里接纳了老师,这可能就是“认同感”吧!教育是一门艺术,学生课堂上“爱捣蛋”只是现象,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读懂需求,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根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