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期:这个下午我读懂了一种人生

  人   物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种答题。答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读懂答题只需一个下午。

7月30日,松滋阳光首府一帘春天二楼。我按夏子先生的微信给的地址来到这里。刚从京城回松的夏子在这里已等候多时。这里的主人是红言布艺戴总,名红芳,一位70后的红颜,为我们上红茶。

夏子跟我谈及这次回松滋要办理夏子书院相关事宜,并要采访一下戴总的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了不起的人。参与这次活动的还有侨联的金箭主任,刚开完会就风风火火地赶来,说戴总的女儿在加拿大留学,一直有工作上的联系。

戴总的父亲叫戴兰华,已经83岁了。由戴总老公接过来,拄着拐杖上楼梯接受采访实属不易。

兰华老爹讲到家史,尽管起起落落,却平淡地讲述。他出生于王家桥戴家楼子(现花园桥村)的地主家庭,在7岁时身患骨髓炎,躺在摇窝里由妈妈照顾了3年才稍好一些,能起床,但是右腿废了,成了拄拐杖的残疾人。后来又疼了3月,由一位落籍当地的军医打了一针神奇的药物后,就再也没有疼痛过。

生活跟这位残疾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解放后,他和父母将自家的房子全部让给了贫下中农,自己一家却住进了毛草房。在那样的年代,一个残疾人能做什么?兰华老爹勤奋好学,学一样精一样,精一样就多一份求生的本能。他学打草鞋、打斗笠、学各种篾器活,成了一方有名的艺人,走进了大队办的综合厂、县办松江竹器社,后来镇办企业也请他。兰华老人自豪地说:我一天可打10双草鞋,3个斗笠,20个鸡蛋篓子,没人能比我打得多。我因此带了3个徒弟。在镇办企业,我跑湖南七县采购楠竹,给松滋磺矿生产竹筐等。

兰华老人说:我那时最想不通的就是我在外面挣1块2,给大队交1块1角5,却只能算一个妇女工,只因为我是个残疾人。但是,想不通也得干下去,不干会更艰难。

天道酬勤。兰华老人在35岁时结了婚,妻子小16岁。不久,有了他们的女儿。八七年,为了建新房,妻子打毛衣卖,3天打一件。他没办企业了,就打豆腐卖,干起来没日没夜,终于把新房建起来了。

戴总在一旁接上话说:我爸对我妈特别好。比如说杀了一只鸡开弄好后,两只腿是留给妈吃的,胸脯肉是留给我吃的,爸爸就吃那些没肉的部位。

戴总说,小时候,我被人称作地主秧子。为了自强自立,我不仅栽秧割谷,还跟男人一样耕田耙田。

我这才吃了一惊,戴总在我眼里本是柔弱的女子,还有如此让人称奇的经历,父亲的腿不行,她就上。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红芳替父耕田。让人佩服。

我便安慰道,你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开了这么好的品牌门面,女儿还留了学。

金箭主任说,你还不了解戴总,她不仅在松滋开有公司,而且在北京也开有公司。

戴总便向我简单地介绍了她的创业历程。2001年在王家桥从事服装、布艺生产。2006年来到新江口创业。2009年在松滋创建红言布艺有限责任公司。前后经过20年的经营,戴总现为华远晟泰(北京)科贸有限公司、松滋市红言布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业务涉及布艺针纺,办公家具,医疗器械,智能安防,园林绿化等。

我便向戴总了解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戴总说,影响还是蛮大的,不过现在开始好了起来,她有信心把公司办下去,而且女儿归国了,也将参与公司的经营。

这时话题又转到兰华老人与孙女上来。祖孙的感情特别好,孙女从加拿大回来,总要给爷爷带礼物,而爷爷每年都要给孙女资助。

戴总说:我爹思想不落伍,现在开有一家商店,还学会了微信收款。

原来,这个83岁的残疾老人越活越励志。人生不满百,但人生答题却是百年大计。

这一家人的人生答题让我懂得,努力的人生会被传递下来,战胜的苦难的家庭才会更加幸福。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名誉主编:覃章海  周    兵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杨祖新  杜旭琼

文学总监:卢义宏

文案制作:邓呈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