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怀圣寺
怀圣寺位于越秀区光塔路56号,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建于唐初,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作为唐、宋以来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富商最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为纪念“至圣”穆罕默德,故名怀圣寺。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曾毁于火,至正十年重建;其后明清时期先后重建。
走到光塔路,穿过路边树木的浓荫,一眼就看见高耸的白塔在阳光下反光,格外显眼。光塔始建于唐代,高36.3米,青砖砌筑,塔身圆筒形,向上有收缩,表层涂抹灰砂,塔身开长方形采光小孔,塔内设二螺旋形楼梯,双梯绕塔心盘旋而上,各自直通塔顶。光塔正式名称为“怀圣塔”,因教徒在诵经时常在塔顶用阿拉伯语呼喊“邦卡(呼唤之意)”,也被称为“邦卡楼”。粤语里“邦”与“光”谐音,另外塔位于珠江边,唐朝时入夜后塔顶悬灯来为来往的船只导航,故人称“光塔”。塔顶原有金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为飓风所坠。顶部用砖牙叠砌出线脚,上砌尖形顶,为1934年重修改砌而成。此塔为国内现存伊斯兰教建筑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怀圣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圣寺入口却只是个小小的铁门,很低调地隐藏在路边。门口挂着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和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会两块牌子。铁门虚掩,墙上贴着告示,说是宗教场所不对游客开放,另外提及入寺禁忌之类。正在踌躇间,旁边的协会办公室踱出一位头戴圆帽的老人,看我一眼,背着手径自往里走,于是壮起胆子跟在背后轻轻溜达进去。
寺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66平方米,整体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布局,在主轴线上依次建有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礼拜殿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建筑的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光塔在寺西南角,还有回廊和碑亭,栏杆古井树木牌匾看着都是很有年头了。由于并不对外开放,而且寺内草木葱茏,整个寺庙显得格外清冷寂静,和年初在泉州清净寺游览时的景象对比可谓大相庭径矣。
怀圣寺内光影斑驳,纤尘不起,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足音。于兹徘徊,有一种背脊发凉、思维僵滞的感觉。如此的深沉寂静,未宜久留,惊鸿一瞥,留些印记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