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禅院掠影
石室禅院在海沧霞阳村玳瑁山山麓,玳瑁山与生活区那侧的蔡尖尾山互相倚靠,而蔡尖尾山几乎相当于是我们的后山,平时周末经常攀登的。之前我们也经常从蔡尖尾山那侧上山,翻越过山顶之后从石室禅院这边下山,所以对于石室禅院,我们已经是来过多次了,这座寺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除了殿阁规模宏大之外,就是寺内石雕佛像数量众多而精美 。
据《海澄县志》及寺内现存古石碑文记载,石室禅院开山时间为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是闽南千年古刹之一。宋、元、明、清、民国年间曾有过五次重修,明朝时规模最大,“殿宇三重,僧舍六十四间”。寺院后来衰落,直至本世纪初还仅存一幢大殿。从04年开始,现任主持的努力重修大雄宝殿、福寿楼、福慧楼、斋堂、讲堂、禅堂、云水堂、功德堂、琉璃宝塔、祈福钟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内外山门,使禅院成为一个集弘法、学修、慈善、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寺院。
进入禅院,先看到的是石室书院。创立于2000年初的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功德会以“效仿佛陀慈悲,弘扬药师精神”为宗旨,以“感恩、净心、惜福”为理念,联合一大批学佛青年及热心人士参与慈善活动,经常举行了诸如助学、济贫、环保、救病、义卖、文化讲座、老幼关怀等各种活动,在本市产生很大影响,各大电视、报纸常有报导。书院内存有大量文献和古文物,如明代圣旨石碑、戚继光抗倭时扎兵驻寨时所用马槽石臼等。
禅院寺庙依山顺势,殿阁连绵,兼具古旧殿阁和现代建筑群落。雕梁画栋、石阶围栏、花木葱茏,行走其间,确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韵味。
位于石室禅院后山的钟殿里的万福万寿和平钟,是现存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福万寿钟。钟上铸有不同写法的一万个福字与一万个寿字,钟重24吨,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让撞钟人在二十四个节气里节节高升,钟高5米,喻意能让听到钟声的地方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钟的口径为365厘米,代表撞钟时,能保佑大家365天,天天平安。
2008年5月,经过上海大世界的测量审核,认定石室禅院“万福万寿和平钟”为“铸有最大不同字体吉祥字的青铜大钟”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寺后青山峻峭,怪石嶙峋,林木苍郁,气象万千。山上有游城古寨、尖山古寨遗址,都为戚继光抗倭旧址遗存。山间有一小湖泊,开辟有果园,春来赏花,秋来摘果,景致不错。自古相传有十八景,如今大都成了历史名词,然而仍留下有部分景迹供后人玩赏,譬如“高山天湖”、“试剑石”、“高山飞瀑”、“仙人足迹”、“观音崖”等等,其留下的精彩传说令后人回味无穷。
禅院内道路两边肃立的500尊罗汉像是由青石材质真人比例雕刻而成,他们或坐或立,相貌神态各异,形成了一组大型佛教艺术雕塑群。雕像的庄严肃穆与寺院幽雅苍古互相衬托,共同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文化氛围。怀着虔诚的心仔细凝视,可以在罗汉群中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时自会别有一番亲切的感受油然而生。
石室禅院还有一座巍峨的琉璃宝塔,塔为六角,高七层,安装两部电梯,喻意平步青云,连升七级。在全国同类宝塔中,实为罕见。塔身为青砖砌成,并用黄橙琉璃瓦装饰,各层皆有出檐,檐下有各种花窗、构件、图案、彩绘,颜色鲜艳,独具特色。塔角挂有塔铃,风吹铃响,音韵天成。
石室禅院的九龙照壁,照壁全长108米,据称目前为全国最长的照壁。整个照壁,选用青石、汉白玉、山西黑、印度红、黄锈石等质料,精心雕刻而成。照壁正中心是一条黄龙,正对着寺院中轴线,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边,各有青、红、白、黑四龙相向,作对称分布,每条龙的龙头都向着中间黄龙喷水,形成九龙戏水的奇观。
夜幕降临,禅院内华灯初上,更显清幽肃穆。在梵音佛影里,我们踏着清风归去。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