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南普陀祈福,遇见佛光
五老凌霄
普陀黉府畔,背倚五云峰。
岧峻苍崖立,绵延朱阁重。
莲池清映塔,松壑静传钟。
不尽氤氲气,和光入味浓。
转眼已是端午节。
在这个不平凡的庚子年,似乎承受了太多。幸好,听说南普陀寺终于开放了,于是趁着节日假期,我们前往拜佛祈福。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五老峰下,紧邻厦门大学,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寺始建于唐朝,距今已逾千年,初称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以重建。历来是厦门市区香火最鼎盛的寺院。
受疫情影响,寺院虽于近期开放了,但大门依然紧闭,游人香客只能凭预约从侧门扫码测体温入寺。寺院外围建有琉璃瓦顶的矮墙,东西设对称重檐牌坊式山门,题额为“鹭岛名山”,系赵朴初所题。
寺前莲花池呈新月状,碧波粼粼,倒影着这时节湛蓝的天,甚是养眼。四方的放生池水质清澈,池畔新建两方石塔,如倚天双剑,高插蓝天,造型仿自泰缅佛塔,为闽南所仅见。四周古木繁阴,环境幽雅。
寺院推行环保进香,天王殿前设服务台免费提供每人一柱清香,在山门前统一供奉。作为闽南著名的古刹,南普陀寺的义工队伍极为庞大,随处能得到热情周到的帮助指导。山门一侧,素菜馆的师傅们也在热情地招呼每一位过往香客,免费赠送福粽。
山门和天王殿正在修缮,从侧门入寺,寺院别样的森严之气瞬间就消却俗尘了。空旷的广场前正对的是大雄宝殿,规模宏大,气势庄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中心,崇宏雄伟,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矗,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殿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高大塑像。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副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夏岛对太武以增辉。"
大悲殿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奉千手观音。清初施琅始建,称大悲阁,为南普陀改称之由来。殿立于大雄宝殿后石砌多角形高台上,中隔两段石阶近三十级。主殿呈八角形三重飞檐,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俗称蜘蛛结网。闽南信众崇奉观音菩萨,香火鼎盛。殿宇高20米,屹立在石砌台基上,八角三层飞檐。殿内祀奉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殿内的穹形藻井全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根铁钉,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之精华。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地势如欲飞的凤凰,是一片风水宝地。它依山面海,沿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庑廊护卫着主殿,形成一个整体,雄伟壮观。寺庙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联文中或托景物以抒怀,或寓掸机以寄悟,巧对佳联,各得其妙。
寺后面的五座山峰,依次为钟峰(一峰)、二峰、中峰(三峰)、四峰、鼓峰(五峰)、凌空而立,远远望去,宛如五位老髯面天盘座,丛树若须,云雾似袖,故名“五老凌霄”,历来为厦门二十名景之一。后山奇峰怪石堆磊,历代摩崖石刻层层密布,蔚为大观。
在藏经阁左侧洗心池畔的巨大山岩上,有一方“南无观世音菩萨”的鎏金崖刻,正当我凝神拍摄时,崖刻上方里忽然闪现出奇异的光芒,下方有彩虹横贯。佛法无边,令人顶礼膜拜。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