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豪气地表示“朕已阅”?
“我是个有高雅情趣的人,我文学素养很高,我热爱书画古玩,我欣赏过的书画,必须让其他人知道我看过”,所以你猜各位看官做了什么?
对,没错,钤印自己的章/印/玺,俗称盖戳儿。
所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长度不足70厘米,被盖了180多个印......
据考证,180余方印中,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
故宫博物院藏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局部)
不说别的,反正小编是一眼看到了“太上皇帝之宝”。
这枚印章归属于乾隆,清代唯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帝。1796年,乾隆帝下诏:“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同年又传下谕旨:“朕归政后,应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刻太上皇帝之宝,即将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镌刻作为太上皇帝册,用彰熙朝盛瑞。”此后,在乾隆帝授意下,内府工匠用不同材质制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宝”。
白玉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枚为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上钤印的“太上皇帝之宝”)
碧玉质交龙纽“太上皇帝之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冯承素行书摹兰亭序卷上,还有一枚小小的不起眼的印,但是这两年因为身价的反转而声名大噪——“丛云”宝玺。
“丛云”宝玺
这件拍品以顶级俏色缠丝南红玛瑙为材,色彩鲜艳、红白交织,以色为界取上部纯红色巧做朱雀钮。底刻阳文“丛云”二字,被依次著录于清代帝后宝玺印谱的乾隆、嘉庆、道光卷中,且此印无论从大小、材质、篆刻字体,与现藏故宫之乾隆宝薮中所载完全吻合。
2017年6月6日的保利春拍,“清乾隆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丛云’宝玺”以380万元的价格落槌。而就在2016年,这枚宝玺曾在西泠拍卖中亮相,但因当时考据问题并未证实出它的“真实身份”,现场仅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
这枚印玺是乾隆早期常用的一枚书画鉴藏玺,中国书画史上扛把子之作大都钤印有该玺。据不完全统计,仅《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收录的作品中就有超过80件钤盖此方小玺,如果加上已知的没有被《石渠宝笈》著录的钤盖有此玺的作品,总数当在百件以上,应该说此玺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李世倬皋涂精舍图轴上钤印的“丛云”
这么重要这么常见的一枚乾隆心头宝,居然没被认出来只卖了1.8万?认出来之后身价直奔400万,嗯果然知识就是财富。
虽然这枚小玺被用了很多次,但你千万不要以为乾隆很节约,他不但印(动词)多,他印(名词)也很多(或换成:他不但印的多,他的印也很多)。清代皇帝酷爱印章,乾隆是最为夸张的一个。他刻制的印玺达一千多方,并编辑《宝薮》收藏记存。在这些宝玺中,年号玺70多方,宫殿玺与御园行宫玺200多方,鉴赏玺——无数。乾隆皇帝将宫中收藏的大量的古代书画,件件过目鉴赏,并将鉴赏玺钤在古书画上,还命大批当时著名书画家创作大量书画供他欣赏,并钤加印玺;他还编辑印刷了大量的图书并在图书钤加御制宝玺,甚至亲自动手写下大量的书法作品,钤上自己的印玺。
有书画就盖章,没书画创造书画也要盖,这大概就是“朕已阅”的优雅表示吧,乾隆盖的章应该比我朋友圈点的赞都多。
只是不知道,书画鉴赏家们看到所有画卷上都有的乾隆印章时,会有看到偶像签名的欣喜感呢,还是“这老头子连一件都不放过”的愤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