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 份 ——老家趣事

老家的辈份特有意思,我认为堪称方程式。

只有土生土长的本村男孩子或者女孩子才能十分清晰的弄明白不以年龄论的大叔、大婶,姑奶、大爷、祖爷爷、姑姥姥、大侄子等各种辈份;如果是姑爷或者儿媳妇,都得经历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弄明白;而对于常年在外工作只是过年过节偶尔回老家的游子型姑爷或者儿媳来讲,这个过程似乎需要更加漫长。而不擅记住人脸的我每年都回老家过年都要因为辈份的事情而有小紧张。

先从婆婆家的年俗说起。村子的拜年风俗比较有意思,可以说充分体现了男人的一把手地位。春节期间,特别是大年初一那天,走亲访友拜访长辈的都是家里的男人,不论是成年男人,还是小男孩儿。从大早上就衣着光鲜地出门了。女人们则是在堂前灶间忙着蒸煮,当家庭煮妇。见或着还要迎送前来拜访长辈的晚辈的同村人或者亲戚们。由于我们是基本上每个月才回家一次或者两次,而村里的那些前来拜访的同村人也都是常年在外打工,所以日常照面的机会并不多,也就彼此都不是很熟了。

每年的大年初一,在堂屋忙碌的我,只要听到大门口有声音或者院子里响起脚步声,就赶紧从玻璃窗往外望,看看是谁来了。如果来一个人两个人还好说,如果一下子来了几个人或者一群人,我就会一下子紧张起来。这么多的面孔,生的熟的都有,万一叫错了会被他们笑话的,也会给老人丢面子的。赶紧调动所有脑细胞在脑海中搜寻来客的名字、辈份。如果是能够肯定或者一下子就叫出准确辈分的,就赶紧打开屋门,满脸笑容把客人迎进来让到正屋,由公公婆婆接待了;也有时候有些茫然一下子想不起来怎么称呼的,就得赶紧冲进屋子,问公公婆婆:“爸,妈,来了几个人,又不肯定怎么称呼了?有的是一家子,有的不是一家子,是大叔还是大爷着?好像还有晚辈吧!”婆婆都会一起走到堂屋,叫着“哦,他大叔来了,快进屋!他大侄子也来了啊!哦,你看看,这么大岁数了,年年来,这个理性啊!快进屋!”我赶紧就跟着喊:“大叔来了啊,快请进屋。哦,快别寒暄了,进屋进屋,喝口水,多冷啊!”于是,一场辈份的尴尬就在婆婆的寒暄中消之于无形,变成了乐呵呵热乎乎的欢迎之词。

农村的备份很有意思,明明他比你小上很多岁,你还得管他叫“大叔”;明明你比他还要小很多岁,他却张口就叫“大婶子”。所以,必须仔细分清,否则他们会认为你瞧不起他们。于是,客人进了屋,我们就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进屋为客人端上花生、瓜子。糖,我总喜习惯给他们沏上一杯茶水,可是似乎他们更喜欢抽烟和吃糖,对于水和水果基本上都不感兴趣。做完这些,就再退回堂屋继续忙碌。客人走了,再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嘴里说着:“大叔怎么不多呆会儿,嗯,大家慢走啊!”脚下随着他们的大步流星几乎是小跑着送他们转战拜访下一家。

一天下来,连同做饭连同迎来送往,家里清冷的空气让我的手脚冻得有些发麻,累的有些发酸。中午躺在温度达到几十度的热炕头上,闻着从土炕缝隙里跳出来啊的柴火的味道,再在脑海中过一遍这些叔叔大爷大侄子孙子几个家庭几个辈份的同村人,颇有小时候做数学题解方程式的感觉。不去解了,反正我娘家还有给我叫姑奶的呢!于是,放下这些方程式,很舒坦地躺在热滚滚的土炕上,一任自己睡个香甜的子午觉。

这就是每年过年时候的辈份的问题给我带来的小紧张,有些紧张,也有些温馨,更有着浓浓的淳朴的感觉。

(0)

相关推荐

  • 待到解封日,还来吃锅盔

    史上最长的春节假期,今天是第十七天,宅家也是第十七天. 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一定是满心喜悦. 但是,被禁得浮生十几日闲的人,想的是外面的广阔天地,才是大有作为.每日从门数到窗,从窗数到门,真的数够了. ...

  • 年味,家风(井向艳)‖《济源文学》(025)

    年味,家风 井向艳 今年春节,依然紧绷着疫情防控这根弦.春节前,妗子告诉我们今年不必去她家走亲戚,小姨跟着表态也不必去她家.我们的春节就少了走亲戚这个年的味道.回顾过去的春节,在不同的年代,年味和家风 ...

  • 望月姑姑,代替母亲的那束光

    俊俊和姑姑张望月 俊俊(左)和安安 爸爸.俊俊和姑姑在安徽老家 生活报记者 周际娜 "你是哪位?" "我是你儿子呀." "你叫啥名?" 对1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请家堂/宋维运

    在我们莒北农村,过年规模最大最庄重的祭祀活动就是请家堂了.从年除夕傍晚迎家堂开始,到大年初一傍晚送家堂为止.有老家堂和服家堂之分,老家堂是在一个大家族里,由族长或者有威望的牵头,每家每户凑些钱,置办上 ...

  • 一个小家庭的没落

    阿华嫁给张实的时候,阿华的父母是不太高兴的. 阿华家虽然不是富户,但好歹是在县城立稳了脚跟的,阿华的父亲还端着铁饭碗呢,况且,阿华还是独生女. 而张实,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个,他是长子,也是家族里唯一 ...

  • 循环

    晚上十点多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突然停到楼栋门口的垃圾箱旁.一个大爷下车,到垃圾箱里翻捡了一会,准备走开.   "不是收垃圾?"我疑惑地问. "不收,这次是专门来捡纸盒纸箱的 ...

  • 山东作家‖【两方印章】◆王同全

    作者简介 王同全,山东日照人,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师,爱好文字,济南工作.  两方印章  从记事起,我就经常拿着家中大桌子抽屉里的两块木头玩耍,一块方方正正.另一块是长方形的木板样子像极了母亲 ...

  • 【灵璧家园美文】张老汉进城

      张老汉进城 文/箫剑书生  月光像饥渴的鳏夫,趴在窗台上倾听屋内的动静.风儿如爱捉迷藏的顽童从窗户上的玻璃缝隙挤进去,轻挠着张老汉的鼻子眼耳朵脸庞,然而打着呼噜的张老汉不为所动,像入定的禅师,又如 ...

  • 69号征文作品展示——《我的老家,我的年》

    我的老家,我的年 文/赵献花 (一)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都要回老家过年. 在外地上学那会儿,盼望着期末考试,盼望着放寒假,背着大书包,拎着行李箱,随着如潮水一样的人流乘上回家的车,踏向回家的路,一颗心 ...

  • 小时老家趣事 ||​ 刘仕宏

    小时老家趣事 刘仕宏 老家,离梅州市30多公里,是个自然小山村,四周是山,相对标高200米左右,地方小方圆也就2平方公里样子,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鸟声不断,长年天蓝蓝的. 诗云: 小路崎岖又弯弯, 一 ...

  • 新城市人注意!你有一份老家的宅基地请签收

    考虑 (@young_emperors ) 他们, 既能留得住城市,也能回得去农村.......   以前,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总会面临一个问题:   到城市里落户,就等于放弃了老家的宅基地.不 ...

  • 来自老家豫南一份心意,已送到朱堂好人老梁手中!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号为个人业余兴趣,专注豫南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专注原创,亦欢迎来稿.交流.微信:37096414 ▲梁其友(左)接受老家豫南的一点心意,右为委托赠送人. 2018 ...

  • 难忘老家大坝的那些童年趣事

    老家有一条河,我们都喜欢叫它大坝,小的时候,跟着姐姐哥哥经常捞鱼捞虾,在大坝边玩上一天,也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回想起来,真是一件极美的事. 大坝的南北都有桥,桥南与另一处水源相通,水流自南向北,下大 ...

  • 老家印象(二) 小村趣事

    我们的村子西边高,东边低,西边是埠,不是很高,满地是碎石头,庄稼也不能种.地里的土往下挖不了多深,就是红色的了,有人就管村子叫红庄子. 村子不大,总共百十户人家,村子西头和东头是一些杂姓人家,村子中间 ...

  • 愚蠢的试探在我的农村老家,上一辈的人总是...

    愚蠢的试探 在我的农村老家,上一辈的人总是说,寨子里以前盛行一种古老的习俗:儿媳妇娶进屋,婆婆娘总是要想方设法进行试探,看儿媳妇是否老实可靠. 比方说,婆婆娘在屋里不显眼之处放一点钱币,让儿媳妇去扫地 ...

  • 教育好孩子也是父母的一份重要事业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为人父母,必须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责. 千忙百忙,别忘了抽出时间,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孩子只管生,不管他好不好.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穷人的孩子蓬 ...

  • 一份完整的机房管理制度,必须包括这些内容

    关于机房管理制度, 一直都有不少朋友问起,这个对于机房管理与维护是必须的,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可以使用长期稳定的使用,减少故障率的发生,在我们弱电VIP技术群中也是有不少朋友经常问起. 本期我们来看下这方 ...

  • 2021第①份【成都夏日耍水攻略】,市区&周边统统安排!

    - Summer In ChengDu / 夏日至 宜耍水嗨清凉 / 如果说每个季节都有限定快乐 那夏天必须是耍水! 清凉水波和酷暑炎热碰撞 气温再高也能被击退  奉上2021第①份[夏日耍水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