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因为手机打的孩子鲜血直流,并警告:再看手机就是死路一条
刚看到一个小视频,看得是触目惊心。
视频中一个男孩坐在地上,一直手放在下巴下,接着鼻子里流出的鲜血。而鲜血已经流满了手,还在往地上滴。
同时,视频中还有一个类似爸爸的声音说:“哎,你太不像话了。我早上我就跟你说,只要你再摸手机就是死路一条。”我们可以大概推断,大概是爸爸之前警告过孩子不要再玩手机,结果孩子还玩,又被爸爸发现,于是爸爸控制不住就下此毒手了。
我们先不管这孩子看手机对不对,单就爸爸打孩子这件事,而且打得还如此之狠,肯定是有些过了。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爸爸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啊,不打没办法啊,孩子不长记性啊。
但扪心自问一下,换成是你,你被这样打就会长记性了,就不再沉迷手机了?不说100%,估计有99%的人会照看不误。也就是说,这样打孩子基本一点效果都没有,最多只会让孩子偷着玩手机罢了。
不仅如此,这样的打骂孩子还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亲子关系紧张。如果这位父亲不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的话,孩子只会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他也许现在会被逼着听父母的,但是当他们觉得自己有足够力量时,就会对抗父母了。事实上,青春期孩子叛逆就是这么来的。
也就是,对于孩子沉迷手机,这样的打骂教育根本就没用,相反只会起到反作用。
那么如何做父母,如何纠正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呢?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
要想知道如何纠正孩子的沉迷手机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沉迷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准确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那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么一个问题:任何行为表现都是满足内在心理需求的结果。
就比如说,正是因为你饿了,想吃东西来果腹,所以你才会找东西吃。再比如说,正是因为你心里讨厌某人,你才会对他不理睬……所有的外在行为都是满足内在心理需求的结果。
同样的,沉迷手机也是如此。
正是因为手机满足了孩子的某种内在心理需求,孩子才会去做。更因为孩子的这种内在需求特别强烈,所以一旦孩子的这种需求被满足了,就会变得特别沉迷。就像人恋爱一样,一旦坠入爱河,这种极其强烈的对爱的需求,就会使得两个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也就是说,手机满足了孩子的某种需求,并且是非常强烈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孩子才会特别沉迷。
那手机到底满足了孩子的哪种心理需求呢?
我们要看到,沉迷手机的不是一两个孩子,而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容易沉迷手机。即使往前推,没有手机的时候,我们在青春期不也是普遍有网瘾吗?
也就是说,沉迷手机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而只要是共性问题,往往跟孩子本身的生理发展脱不了关系。因为孩子的发育规律基本是相同的,到了某个年龄段,就会都产生某个共同需求,所有大部分孩子才会有这种普遍的表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是2岁左右开始叛逆,2岁左右开始掌握语言?就是因为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大脑发育到这个阶段,时机成熟了,所以孩子才会叛逆,所以孩子才能掌握语言。
那青春期的孩子有什么共同需求呢?
看下图,这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任务,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而属于青春期的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
所谓的同一性是指孩子在自我认知上做到内外同一,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身体发生了剧烈的身体变化,有的变得甚至比父母都要高大,同时性器官也发育成熟了,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剧烈的变化必然导致孩子心理变化,使得孩子要重新定位自己,搞明白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不论追求何种“同一性”,孩子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同一性”目标: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但是显然这样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孩子就产生较高的焦虑,比较敏感。这从孩子的自我评价发展曲线也可以看出来,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评价是最低的。
这时期的孩子就比较在乎别人的评价,看重别人的尊重,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这就是孩子青春期最强烈的内在需求。
对于学习好的孩子,他们可以从学习中赢得别人的尊重认可,但是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孩子呢?显然孩子从学习中是无法获得这种感觉,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的。显然这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孩子会本能地寻求其他让自己赢得尊重的地方,而手机就充当了这么一个角色。
假如父母孩子能在其他方面赢得这种需求,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少对手机的沉迷。
如何有效地纠正孩子
现在父母明白孩子屡教不改了吧?因为除了手机,孩子无法从别的渠道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
要想纠正孩子沉迷手机问题,就必须引导孩子建立一种爱好。而这个爱好可以帮助孩子赢得尊重和认可,如果能让人羡慕嫉妒恨就更好了。
比如说你让孩子爱上篮球,孩子通过打篮球赢得别的同学的尊贵,吸引了女孩子的目光,孩子自然就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篮球上,相对应的就会减少沉迷手机的时间。
所以归根结底,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跟父母早期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父母没有培养出孩子特别的兴趣爱好,学习又不行,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把目光投给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