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是体质弱化导致,中医可助阳强体,提高阳气可改变体质

平素畏寒怕冷,后背发凉,显然乃阳气不足,不能温煦体表之故。

除了年纪稍长多,很多年轻人因过度损耗,导致形气虚弱,气血运行差,手脚冰凉,抵抗力弱,也老是感冒,鼻炎发作等等,这都是阳气不足导致的抵抗力衰弱。

这就是皮肤奏里不能抵御风寒之邪。

体表多抵抗力差比较严重,故而平日常感冒,稍感受凉则阳气闭在里,郁而不通,营卫不相和谐,而见恶寒,身重;风寒之邪伤肺,肺气不利,则鼻塞,轻咳。

阳气虚弱,肯定是被寒抑制在体内,这个时候也会有出冷汗多人出现

就是因为卫气不足,则汗液不能与之谐和,故而凌晨时汗出。

治以益气和营,助阳解表。

案例分析:

金某,女,。畏寒怕冷,伴鼻塞反复3年,常因受凉而发病。3年来易感冒,受凉即感恶寒、鼻塞、轻微咳嗽,身重,口服感冒药,效果不显,必静滴抗生素。

现症:平素畏寒,后背发凉,洗澡后尤甚,凌晨全身冷汗,时有入睡困难,纳可,二便调。察其: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诊其为:阳气,虚弱、卫表不固畏寒。

治法:益气和营,助阳解表。

处方:

生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桂枝,白芍,麻黄,细辛,附子(开水先煎),当归,生姜,炙甘草。4剂,水煎服,日

1剂。

服药后,畏寒改善,仍有夜汗。效不更方,加减后连服12剂,诸症均减。

因患者初诊时诉既往服用黄芪则胸部憋闷,气短不足以息。因此初诊时告知病人黄芪乃治本病所必需,先予小量试用,若有不适则停药。

但连续服药8剂后无不适,且症状逐渐减轻,故加大生黄芪的用量以增强益气固表的作用。

方解:

方取玉屏风散、桂枝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

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为主,扶正祛邪两顾;麻黄附子细辛汤则温阳解表;桂枝汤则和营卫调阴阳以发表。加当归补血益阴,茯苓健脾宁心。

二诊时畏寒症改善,无口干,口苦症,仍有夜汗,上方加木香行气,与补虚药同用,可奏补而不滞之效。三诊畏寒减,以后背手足发凉明显,出汗减少,夜眠改善。前方加生龙牡重镇敛阴止汗,增加、附子、生黄芪用量

四诊时全身畏寒症减,手脚稍感发冷,精神好转,心急则汗出,夜眠尚安。

故予上方加炒枣仁、仙鹤草养血安神,敛阴止汗,以收全功。合三经方以求益气、温阳、和营卫,兼以祛邪。从复诊情况看,若剂量稍增,或可更快痊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