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的艺术》—读书笔记,“坚持就是胜利”是一种误导,正确的放弃是人生必修课

本文字数3461,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放弃的艺术》。

由两名作者合著,其中一位叫佩格·斯特里普,是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30岁那年,她离开了供职的机构和学术界,成为了一个自由作家,并著述了10本书。就是这次放弃的经历,让她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在之后的生活中,她多次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另一位,叫艾伦·伯恩斯坦,他也是在即将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放弃了近在眼前的学术道路,而是听从内心召唤,转头又去攻读社会学硕士学位,然后成为了一名心理理疗师。

在《放弃的艺术》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对束缚大多数人的文化环境做出强有力的反对。提出“坚持就是胜利”是一种误导,正确的放弃是人生必修课。并倡导读者改变行为习惯,克服瞻前顾后的人生态度,从而做出积极的人生规划和改变。

本书提出的“积极放弃法”是一种逆向思维方法,它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并经过大量实践验证,为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陷入错误方向,却不知道如何自拔的人,给了一份走出陷阱的解决方案。

01
什么是放弃

相信在平时的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有人,想要放弃一段失去激情的感情;有人,想要放弃一份乏味的工作。想要放弃的人几乎随处可见。如果有人留心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公司里至少有一多半的同事在抱怨,甚至宣称要离职不干,可是真正做到马上就走的人,永远是少数,可能只有1%,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他们每天抱怨的那些不幸福,吐槽的那些无法承受,都是假的吗?并不是。

1、文化原因

他们要承受的东西太多了,很多原因,让你无法放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化原因。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教你“坚持等于胜利”。很多人都告诉你,放弃是一种羞耻的行为,证明你是个失败者。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放弃,对于社会文化来说,不仅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还是一种让人不齿的耻辱。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原因,让无数人干着自己并不适合,也不喜欢的工作。

就像有些人,明明性格内向,害怕与人交往,偏偏干着一份需要频繁接触陌生人,频繁谈判的工作,这样一来,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无法给他带来正能量,反而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透支他的内在能量。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毕竟坚持就是胜利,他一边说服自己,一边痛苦地忍受着折磨。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工作很大概率无法做好,内心也饱受煎熬。为什么不放弃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2、经济原因

经济原因很好理解,每个月的信用卡、房租、衣服等等,这些都需要花钱。面对房价的压力,如果任性地放弃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愉快两天之后,就将面对更加复杂和庞大的压力。那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该怎么办?就这样,在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恐惧中,自然而然地熄灭了放弃的念头。这就是客观原因。

3、内在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属性:有的人积极活泼,有的人消极内向;有的人渴望到处冒险,有的人喜欢安静独处。这些性格属性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成型,但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认清这个事实,总会强迫自己适应与自己性格背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情况是少数派吗?并不是,这是绝大多数人每天面对的常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的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很少。这就是无法放弃的内在原因。

02
放弃的错误方式

作者所说的放弃,并不是鼓励放弃,而是教大家正确的放弃,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几种常见的放弃方式,就是作者明确反对的,他们称之为消极放弃。

1、逃避式放弃

这种放弃普遍存在于职场,很多人的性格和工作内容不匹配,或许是抗压能力差。在每一份工作过程中,都充满了抱怨和负面情绪,每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跳槽成了唯一的选择。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逃避式放弃。辞职固然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放弃的问题就在于,放弃的人没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每次换工作,也只不过是上一份工作的延续,该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

2、对决式放弃

任何一段感情,都伴随着矛盾和争执,这种矛盾,在即将分手的时候会达到巅峰。每当到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对情商的终极考验,有一部分人的反应就比较让人遗憾,他们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解决矛盾,而是首先占领道德高地,把感情破裂的原因全部甩给对方,居高临下指责对方,给自己一种完全无辜的假象,这种放弃,就是对决式放弃。这种放弃的危害在于,完全不给双方转圜的余地,很多明明还可以抢救一下的感情,都是因为这种行为,导致完全破裂,甚至深刻地影响以后的感情经历。

3、无故失踪式放弃

简单来说,这种放弃方式的背后,都是因为无法承受责任。比如在一段感情中,有一方想分手,却害怕面对对方的指责,所以就突然人间蒸发,把所有问题都抛在身后。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出现在职场和家庭中,比如逃跑式离职和离家出走,就属于这种无故失踪式放弃。这种方式的危害极大,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有人曾有过离家出走史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作者认为,这些放弃,不仅无助于自己的人生规划,还会给他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要谨慎选择,当然,最好永远别选择这几种放弃方式。

03
如何正确的放弃

如何实现积极的放弃,如何才能让放弃成为一种正确的人生选择。作者认为,要做到正确的放弃,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只有一个,就是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你是什么样的人?自信、消极还是内向?作者提出,这些答案统统是错误的。内向、自信、消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来描述一个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描述一个本质。

1、认清自己

她认为,一个人要认清自己,首先得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上司交给你一项紧迫的任务,困难重重,而且要限期完成,如果完不成,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如果做到了,你会升职加薪,得到更多的机会。那么,你接到这个任务以后,第一反应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供选择:第一个,你首先想到的是上司承诺的升职加薪,还有随后带来的巨大机遇;第二个,你首先想到的是完成任务中间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失败以后面临的后果。你们的选择是什么呢?首先说明,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两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人格。

选择第一种答案的人,是靠近型人格。什么叫靠近型人格呢?简单来说,主导他行为的心理因素,是能得到积极的后果,而不是避免消极的结果。这种人就是俗称的乐观派,他们想事情,注意力一般都会集中在能得到什么这点上。而选择第二种答案的人,是回避型人格,主导他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回避消极的后果。就是说,这种人想事情,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能回避什么糟糕的后果上。

当然,两种人格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会在为人处世上显示出极大的差异。靠近型人格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冒险性比较强,喜欢挑战。回避型人格性格稳妥,适合比较细腻的工作。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人格,在具体的工作规划中,当然就会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比如同样一份冒险型工作,靠近型人格的人可能会跃跃欲试激情四射,主动加班不在话下。但是回避型人格的人,却意兴阑珊,每天都被扑面而来的困难打击得体无完肤。而在另一种重复性工作情况下,靠近型人格的人因为重复枯燥,被折磨得抑郁消沉。回避型人格的人,却如鱼得水,每天都处在安全区,当然如鱼得水。这就是人的性格本质,对人际关系和工作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2、目标评估

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合理的目标,才是你放弃一条路,走上另一条路的基础。对目标的评估,需要综合各方面经验,首先,要跟你的性格相互匹配,这是重中之重。第二,你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而不是空泛的目标,比如,你定一个目标,是先挣他一个亿,也比定目标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要好得多。因为空泛的目标没有评估标准。第三,评估目标,绝对不能互相冲突,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的需求点和性格属性。比如有人制定目标,就想有大量的自由时间陪伴家人,又想要全世界到处出差。这就属于目标冲突。在为自己制定目标的时候需要切记。

最后就是潇洒放弃。如果你对自己的认识足够清晰,而且对未来的目标也有规划。那么勇敢放弃吧,抛开困扰你,消耗你精神能量的生活现状,勇敢走向另外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放弃并不可耻,坚持不一定正确。如果你确定自己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那么积极放弃,才是正确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