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者,州都之官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
“气化”
一词含义
甚是丰富
津液藏于膀胱
如果要达到“出”的目的
要依赖膀胱本身的气化
单纯依靠膀胱的气化
还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依靠其他脏腑的气化功能
肾阳的气化作用能使
清者上升而浊者下降
《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膀胱中的津液其实
也是来自饮食水谷
饮食水谷要到达膀胱
需要经过很多道程序
依赖中焦脾气的运化
气还要随肺气而下注
三焦的气化也很重要
三焦只有气化了
才能保持
三焦道路
的通畅
如果肺气失宣,脾气失运
三焦失于气化,那么津液
连到达膀胱的机会都没有
又谈何“能出矣”
肝的疏泄
对三焦气机
的通畅来说
相当重要
“气化则能出矣”
它也强调气化乃
全身气机之气化
非一脏器的气化
内经时代的古人们
也应该是这样想的
“气化”问题我们解决了
这句话里还有一个问题
“津液”:
津液可不等于尿液
“出”
不仅仅只是说
排尿这样一个
生理的过程
《灵枢决气》:
腠理发泄
汗出溱溱
是谓津
液:
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
骨属屈伸,泻泽
补益脑髓,皮肤润泽
《灵枢五癃津液别》
津,能“温肌肉, 充皮肤”
液,是“流而不动”
这里主要是说
津跟液的区别
如果津液
等同尿液
那么上述表述
怎么解释得通
内经将藏尿液
的那个器官
称为尿脬
内经讲的膀胱
不等同于现代
解剖学的膀胱
内经的膀胱
讲的是功能
“津液”问题
似乎解决了
“能出矣”
不单指小便
而且还指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汗液其实
就是津液
津液通过
气化功能
从玄府渗出
但这样说不能解释这里的
津液就是膀胱所藏的津液
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巨阳者
诸阳之属也
其脉连于风府
故为诸阳主气
足太阳膀胱经
太阳,巨阳也
主一身之阳
主一身之表
外邪侵犯人体,首犯膀胱经
膀胱所藏津液,气化则能出
出哪呢?腠理毫毛其应也
汗不一定全部
都是膀胱中的
津液气化而来
但膀胱中的津液
应有一部分气化
作为汗液而排出
这是其一,其二
液,补益脑髓,润泽皮肤
津能“温肌肉,充皮肤”
膀胱津液,通过气化
清者上升而浊者下降
清者入血份化为血液
发挥上述作用
化为血液,亦是其通路之一
当然你说,淋巴液可不可以
我觉得应该
也是可以的
“能出矣”应该包括:
小便、汗液和血液
现在越来越觉得:
研究内经似乎真的
应该做到咬文嚼字
古人不像今天可以
轻松把字写在纸上
或者用电脑打出来
他们都是刻在竹板
所以他们惜字如金
内经中的
每一个字
都应该不是
可有可无的
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它们
但咬文嚼字,又谈何容易
古文功底很差的
读《黄帝内经》
实在望内经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