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郎中讲《伤寒论》(续)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两条讲的是传经的道理。有学者认为这是后人之言,不是张仲景说的。我考证了一下,这是《素问》家说的。传就是传经,说的是症候群的变换,也就是病的进行。这里的伤寒,包括中风,是广义的伤寒,下文以此类推。那么,什么是传经呢?这要先弄清伤寒六经的大略。
《伤寒论》的辨证体系是六经辨证。那么,什么是六经辨证呢?弄清这个问题,先要明白“病”和“证”。
病是指病灶,即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如肺的某一部分被结核菌破坏,这部分就是肺结核病灶。肝炎、癌肿、感冒之类,都是病。而证是人体在对抗和排除这个病邪的时候产生的全身的整体反应,如出汗、呕吐、下利、肋胀等,都是证。当人体把病邪排解了,病也就好了,也就没有证了;当人体不能把病邪解除时,就会有证。证者,证据也。说白了,证就是人体和疾病对抗和僵持在某个层面的证据。
人体排除病邪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周身千万个毛孔为主体的“表”系统;一个是以胃肠为主体的“里”系统。病邪还有可能在半表半里进退以寻求出路。半表半里是以躯壳空腔为主体的中间系统。半表半里这个概念,《伤寒论》里没有明确提出,只言及表里之间这个概念。为表述方便,我们称为半表半里。
“证”发生的位置,就在表、里、半表半里这三个层面。
证,还有阴阳的区别。
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这就是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这就是阴证。这种反应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人体津血能量的多少。人体津血的多少,脉象反应最直接,所以,凭脉象的虚实来判断阴阳往往比较准确。以感冒为例,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受的是寒还是受的是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自体对感冒的反应。自体气血充足的人,比如张义波、孙岩、赵国辉、敖寶臣、李积金、徐尧等,比较生猛,一般都发烦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证;自体气血虚少的人,比如王长英、王海林等,比较秧子,一般都发畏冷、少食之类的阴证寒证。所以冬天亦多热证,夏天亦多寒证。
证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这就是所谓的六经,是辨证的总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医关注的不是病本身,而是人体的排病之势。所谓辨证施治而非辨病施治,正解应该是这样。中医治病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平衡人体的能量(阴阳);一个是找到人体自然选择的排病途径(表、里或半表半里)。这就是六经辨证的实质。
大家知道,《黄帝内经》里有五行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式,那么,张仲景为什么要在《黄帝内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辨证指导汤液学呢?破解《伤寒论》的理路,要先弄清这个问题。
汤液学是用药物来治病的,所以还是要在药物上找答案。
电视上,一些保健栏目的主讲人,常常好说药入肝经、药入胆经、药入肾经之类的话,而且说得绘声绘色,好像他看着药入了肝经、胆经、肾经。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药物不可能像主讲人说的那样,单独进入到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药物有点儿像王颖,大大咧咧的,只能走层面。我们吃辣椒,头有汗,身上也有汗,说明辣椒这味药走表。我们吃大黄就腹泻,说明大黄这味药走里、走下。药物在人体里的作用是粗线条的,是走大层面的,最多只能精确到走表、里或半表半里,不能精确到入肝入肾,更不能单顺某经络巡行。六经辨证体系是大而化之的,所以才适用于指导药物治疗。《黄帝内经》里的经络脏腑辨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砭石之类的疗法的,这些治疗可以具体定位到某经某穴,以及与之对应的脏腑,所以,《黄帝内经》里讲针灸多,但不出方子。有很多人争论《黄帝内经》里固有的辨证体系正确,还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确,这纯粹是闲得没事干了。争论啥?都对,都正确,只是分工不一样。我国早就有中医外科手术,华佗就是代表。为什么不普及这种方式?这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体是可以通过由外治内来治愈疾病的,不需要在人体内部进行伤害性定点治疗。现在,有些中医独重脏腑辨证,将疾病归结为诸如肝的问题、脾的问题、气的问题、血的问题,然后用药去调节这个肝脾气血,这本质上已经接近西医的定点思维了,偏离了传统中医的真正大循环整体观。
话再说回来。伤寒六经,具体指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发热而恶寒者,无论有汗无汗,都是太阳病;寒热往来像得疟疾的,是少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者,是阳明病;心脏衰弱,抗病力不足的,是少阴病;吐利之类的虚寒者,是太阴病;发热若干日,厥冷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者,是厥阴病。这是六经病状的大略。发热恶寒的太阳病,六七日后,变为寒热往来,则恶寒时热不壮,热壮时不恶寒,这就是太阳传于少阳;又过若干日,则不复恶寒而反恶热,这就是少阳传于阳明。以上是三阳经相传的大略。至于三阴经,则是太阴传少阴,少阴传厥阴。也有始病就是少阴的,叫少阴直中。那些由阳证误治、失治而传阴的,则太阳传太阴、少阴少阳三阴俱可传,阳明传厥阴。这个问题很复杂,大家先知道这个事,往后就逐渐明白了。很多知识都是这样,先接触的有时怎么抠也抠不明白,但学了后面的,前面的一下子就明白了。比如生孩子,小时候怎么给你讲你也听不明白,但后来长大结婚了,啥都明白了。再回到这两条原文,“颇欲吐”传的是少阳,是少阳病的证。“躁烦”和“脉数急”传的是阳明,是阳明病的证。感冒是个急剧变化的病,如果两三日不传,也可能就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讲,三四日也就好了。
今天这两条,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往后我们会逐渐展开。王海林已经不耐烦了,眼睛总瞅外面的女生,我们别饱汉不知饿汉饥,就到这里吧。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读赤纵,即抽风)。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一条讲温病。“若发汗”以下,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单列一条。日本学者山田氏云:“‘若发汗`以下,王叔和所加,较之《伤寒例》,其伪至为明显,况其曰灼热、曰阴阳俱浮、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皆非仲景氏之词气乎!”我们不纠缠这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清乾隆年间政府组织编辑的《医宗金鉴》说:“发热不渴、恶寒者,太阳证也。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证也。今太阳病始得之,不俟寒邪变热,转属阳明,而即热渴不恶寒者,知非太阳伤寒,乃太阳温病也。由于膏粱之人,冬不藏精,辛苦之人,冬伤于寒,内阴已亏,外阳被郁,周身经络,早成温化,所以至春一遇外邪,即从内应,感寒邪者,则名曰温病。”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 伤寒发汗已,则身凉。若发汗已,身灼热者,非伤寒,为风温也。”
清代程应旄说:“冬时伤肾,则寒水被亏,是温病源头。误治温病,而辛温发散,是风温源头。风温即温病之坏病,非温病外又有风温也。”
我们把前人的思想梳理一下。
昨天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虚弱反应的证型,而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它们的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津液有没有丧失。《伤寒论》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液的盛衰来作为阴阳的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
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温病是咋来的?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谢,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这就是温病。如此看来,温病是吃出来的。王长英、王海林等人,一弄就不吃饭,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一顿一斤猪头肉,吃得也挺爽。
如果外界环境很热,也就是受热了,能不能产生温病呢?有可能,但不一定。外界的热不是发生温病的根本原因,冬天南方湿冷,但温病类型的感冒却很多。体内的热量富余,才是发生温病的根本原因。有饮食的积滞,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风”的道理。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况下,汗出了,热排出去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完。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
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于是“自汗出”;因汗出,肌肉里积蓄了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睡眠”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天气转热人会犯困,或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就是这个道理。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还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本是阳气最旺的年龄,加之现在的家长娇生惯养,像养宠物一样养孩子,生怕孩子饿着,使劲喂食,这样,幼儿的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捂,奶奶添衣服,姥姥加被子,结果,孩子高热肺炎,进医院了。
接下来,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组织缺少滋养,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更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膜组织,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是便产生“小便不利”,这是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因为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筋膜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于是“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被火者”,如果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津液再严重丧失,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有关大脑的惊厥惊恐反应。为什么大脑会产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往哪个方向调集津液,这是人体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大脑。大脑出现问题,一定是极期反应。如果再用“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逆治可能还能支撑些时候,再次逆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
到这里,六经之一,太阳病的三个证型就讲完了。张宜默博士说,学医并不难。真正的中医,比如张宜默博士,就是用一些简单的法则去对付万病的。
王海林今天挺精神,精神也不讲了,就到这里了。

点个赞吧

(0)

相关推荐

  •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5-6

    欢迎**一路健康APP 注册就有伤寒研究音频版**听! 今天开始分享吴雄志老师整理的伤寒论. 吴雄志老师是中医世家,西医博士.伤寒论都是文言文,看起来非常晦涩难懂,通过吴老师讲的伤寒论,就可以思维清晰 ...

  • 收藏 浅析《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思路

    原创 徐远怀 星光片羽 2021-10-25 作者:徐远怀 文章字数:3600字  阅读时间:约15分钟 注:为书写方便,把"第···条文"省略成"数字."-- ...

  • 《伤寒论》第6条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72-81

    72.一个药通常生用取其气,重用取其味.如甘草本来偏凉,生用用它清热解毒一面,炙甘草重用它的味,甘以缓之.再如附子回阳救逆都用生附子,用它的气,制附子多用治风湿疼痛,取辛以散之之味. 73.喝桂枝汤后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

    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82-91 原创曾俊辉中医师2021-05-10 11:34:51 82.同一科属同一药用部位的药物常有类似作用,从我临床第1天就看老师开麻杏甘石汤改麻桃(桃仁)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