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的兵 质控的命

风控的兵 质控的命

最近挺忙,忙到科归类都停更有一段时间了。也正因为这些忙碌的缘起,让自己发出这样的感慨,来讨论两种常见的商品归类模式——质控型归类和风控型归类。

有经验的读者大概凭名称就已经能猜到接下来要讲些什么了。

质控(quality control)的概念都不陌生,即为达到规范或规定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对应到归类领域,就是在准确认定商品事实和严格遵循归类规则的前提下,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这意味着质控型归类是一项杜绝模糊性的工作模式,其评价标准就是归类的准确性,即质量。

相对地,风控(risk management)即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注意这里有个特别讨巧的概念,就是“可能性”。可能性意味着允许存在模糊以及“抓大放小”,因此风控型归类工作者常常只是依据有限的商品信息去评估适用各种商品编码的“可能性”,乃至很多时候风控型归类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归类本身的对错,而是降低出错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换言之,诸如适用税率、监管条件相同或近似的商品编码往往并不是风控型归类者关注的重点。

举个例子,在商品归类中,润滑剂按是否以石油或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为基本成分,可分别适用品目27.10或34.03。那么对于申报主要成分为“合成油”的润滑剂,风控型归类人员一般会径直认为此类商品应当适用品目34.03,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合成油往往对应于品目34.03,而矿物油才对应品目27.10。可事实上,第二十七章注释二规定品目27.10所称“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也包括石油、从沥青矿物提取油的类似油,还包括那些用任何方法提取的主要含有不饱和烃混合物的油,只要其非芳族成分的重量必须超过芳族成分。因此,质控型归类者反而不太关心润滑剂里烃类基础油的来源,而是更在乎其在压力转换为1013毫巴下的温度300℃时,采用减压蒸馏法以体积计的馏出量是否小于60%。

总体上,质控型归类是追求精确的工作模式,风控型归类则更关注绩效。关于两者有很多有趣的对比,如质控型归类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像这种理论上倾注了归类人员全部关注度所做出的意见,一旦事后被发现有误,便是实打实的工作差错;风控型归类则是典型的“不求无过,但求有功”,因为归类人员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认知水平挑选希望防控的风险对象,所以任何发现的问题便都可称作主观能动的成果。

同时,质控型归类产出的绝对数量是相对有限的,以常见的专业认定或类似载体为例,普通的归类工作者周产出约为5~15份的水平,即便强大如我也不过30~40份的样子;风控型归类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首先其往往是以“数据条”作为产出的计量载体,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者一天就能审核上千条数据,而且由于其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风险防控模式,你根本不知道千万条数据里他们到底抓了哪些“大”,又放过了哪些“小”。于是从这个角度讲,质控型归类多少是一条看上去“吃力不讨好”的发展路线,也就无怪乎坚持下去而未中道崩组的人越来越少了。

按照很多非专业人士的设想,追求精度的质控型归类人才完全可以和绩效优先的风控型人才配合,比如由后者对所谓的风险数据进行筛选,再由前者予以复核,但这种理想的合作模式其实存在一个根源性的障碍,那就是对商品信息和归类规则的关注度和归类结论的准确性实际上并不呈一个线性的关系!举例来讲,如果一个风控型归类人员总是以八九不离十的标准审核数据条,那么他或她其实几乎是难以产出80~90%的归类准确率的,且实际精度往往会低的多,即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例如,如果以品名规格的关键字作为主要筛查因素,那么“苹果粉”看上去是完全符合品目11.06所列“用第八章的产品制成的细粉、粗粉及粉末”的。然而,名为“苹果粉”的产品也完全可能是苹果汁浓缩干燥后的产物,而这时就应当按未发酵及未加酒精的水果汁归在品目20.09,因为注释允许该品目的液汁为结晶体或粉末状。在这个例子里,名称、原料、外观高度接近的两种商品,只是因为一些申报要素难以体现的信息,其归类结论就跨了整整两个大类!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所有——注意是所有——的人工智能归类表现拉胯的主要原因。

况且,就算质控和风控两种工作模式可以不怎么协调的配合,也总得设定一个合适的人员配置比例,比如通过事后评估风险数据筛查的有效比例,按所需进度闭环调整质控型专业认定的岗位数量。但由于质控和风控天然不同的绩效评估机制,目前两者的比例就不是一对几或几十的问题,而基本上是一对几百的关系。而且因为前述归类要素和结论在精度上非线性的关系,导致风控在提炼有效数据的同时往往也在创造无效的数据,最终呈现在质控面前的好像是用纯技术指标筛选出来的股票,不知究竟应该买入还是卖出。

从根本上来讲,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亦即真正的商品归类就应该是质量控制型的,但现实中归类的绝对主力仍是追求绩效的风控型人才。于是这些年见过不少质控半途转为风控的,也见过把质控当成风控来做的,而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也便印了好像有点押韵的标题——风控的兵,质控的命。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若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