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2024-06-19 03:44:40
回望历史,心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十分冷落。要么被视为一个隐藏起来的神秘地带;要么被视为身心灵修习班的广告载体;要么就是专门治疗精神类疾病的专属名词等等。社会上对心理科学存在着很深的误解与误读。就连很多从事心理科学的人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属于边缘科学——在科学的边界某处,但从未被看成是科学的中心学科之一。因此,他们经常自认为,而且也被科学管理部门对待为“小学科”,“弱学科”与“边缘学科”。 然而,这些“想当然”的印象显然是不正确的。当我们对这些观点本身进行科学调查时,会发现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早在2005年,在一篇题为“绘制科学的支柱” (Mapping the backbone of science)的论文里,论文作者博亚克博士等人(Boyack et al, 2005年)研究了在全球7321个期刊上发表的100多万篇期刊文章的引文。他们的目的是绘制各种科学学科的地图,说明它们是不是处于科学全集的某种位置——中心或边缘,某种程度——重要或辅助。 博亚克博士等人使用交叉引用来确定哪些学科对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最大,经过数据分析,他们确定了七个“中心”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这个结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如果说数、理、化、医还比较符人们的心理预期,地球科学的“时尚”化还比较认可,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 会成为人类科学大厦最基础的两根支柱! 这是一篇并不为我们熟知,但却特别值得我们思索的论文。在论文中,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我们生活中无比关注的一些热门学科,例如金融、法律、国际关系学,甚至工程学等学科在科学大厦的结构上居然是“边缘学科“! 在到底是什么学科能最有效地改善人类的生活状况方面,心理学也被严重低估了。要证明心理学为什么是中心科学是相对简单的。 中国心理学会网站上对心理学的定义是'对人的大脑和行为的科学系统的研究'。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人的思维和行为造就了这个世界。心理学所研究是恰恰是所有学科里对人的研究最为深入与执着的。正因如此,如果说心理学不是研究人这方面最专业的学科,可能其它学科更没有这个资格了。 心理学研究人显然并不像医学那种仅研究人体的构造与健康状态,也不是像人类学那样研究人类的起源、族群的历史与变迁,心理学研究是人在处理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中所呈现的一切人类认知与行为的生命基础与人类生活种种情境的因由,从而为理解人及其相关问题提供科学的基础(特别是实证)。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心理学的使命其实就是解决这些与人相关的“存在之问题”。 它不像是哲学那样运用纯逻辑来阐释存在与意义,它更倾向于通过导致人类思维改变和新行为模式的干预来促进人类生活状况的改变,切实地帮助人们获得真实的幸福与有意义的生活体验。也许,说明心理学对人类福祉的中心性价值最简单方法之一是考察每天新闻中的主要内容。看一看当天的新闻联播、头条新闻等等,你会发现占据主导地位的新闻一定都是人的社会行为、政治、经济、健康、教育、环境、生活,以及社会现象。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直接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心理学家已经在所有这些领域工作,现在最需要是对他们的影响与作用让全社会更大程度地意识到。 这其实是不了解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人类的生活是丰富而多元的,不止是物质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确,我们无法在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力求科学或者都提供科学的证据,但是涉及到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幸福,还真的需要讲讲科学态度与科学证据。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是,人们都知道结婚重要,但却不知道结婚有多重要。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婚姻能让女性多活三年,而让男性多活七年!我们也可能都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不喜欢被批评。但心理学家会告诉你,其实赞美与批评最理想的沟通比例是5:1,也就那个著名的“古德曼黄金比例”。 一味的说好听的并不助于人的成长与双方关系的和谐,太多的好听的话与只会说不听听的话一样只会导致最差的结果。微笑当然是好的,但发自真心的微笑与装模做样的微笑会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幸福、成就、收入、婚姻、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你知道那些发自内心的微笑与释放善意会让你的收入翻番、寿命延长、妻贤子孝的概率成倍增长时,不知你再看到生活中那些礼貌式的微笑时,你心里所产生的“未来感”与“预知力”会给你带来多么大的自信了。这就是科学的价值——它可能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但它会让改变切实的发生。 确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故事、传奇、神话、鸡汤等,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经不起任何推敲和考证。但心理学是科学最坚定的捍卫者,它提倡证伪的态度、反证的分析和判断,它要求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件是符合科学原则的。 心理学的这个品格主要是因为从它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博士手下“接生”而来的那一天就是有别于文学、艺术、宗教教义与哲学思辩的。心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也的确是一门科学。 通常来说,在印象中提到科学,人们会马上想起电视、手机、汽车、互联网、火箭等一些具象的物体。的确,由于科学的发展,今天,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科学的成果体现。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身边这些物品仅仅是科学的产物,并不是科学本身。 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博士在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候,曾特别提出现代的心理学应该从事那些与人的行为与认知有关的基本规律的基础性研究,不要去进行具体应用的过度参与。心理科学的价值要通过发现那些具备普适性、规律性的本质揭示,为社会提供坚定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实验证明。 所谓科学就是人们对世界万物进行理性度量的一种可靠的方式。度量什么?度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用什么方式度量?实证与实验。怎样确定度量的结果是可信的与真实的?就是这些实验与证据可以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而得出一样的结论。科学就是一个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证实与证伪的过程。比如说,对“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的这句话进行科学研究,无非有几种基本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实地找出全世界所有存在过与存在着的天鹅看一看是不是都是白色的。如果是,说明这句话是对的;如果不是,说明这句话是错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普遍实证。但事实上,并不能行得通。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存在过与存在着的天鹅都研究到,这在现实上是行不通的。但这种方法代表了一种科学的“证实”态度。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众多的天鹅中找出是否有不是白色的,如果有,那么说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发现,就意味着这句话暂时正确(注意, 这里提到的暂时正确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极为重要。历史上很多科学结论都属于暂时正确或者特定条件下正确的,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证伪”。也就是不需要走遍世界各地找出所有的天鹅,只有发现一只不是白色的天鹅就可以。 事实上,科学的历程就是在不断“证实”与“证伪”中去发现事物本质的历程。比如说,幸福就是刚刚开始被心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古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