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们的圣经:《决定性瞬间》

《决定性瞬间》英文版,1952年

徐淳刚 | 文

好的摄影师与现实搏斗。好的批评家与概念搏斗。“决定性瞬间”曾经是摄影界的“一把万能钥匙”(布列松),但到底什么是“决定性瞬间”,围绕摄影史上这一最重要的概念,始终争议不断。

1952年,44岁的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出版了划时代的摄影集 《决定性瞬间》(法文Images à la sauvette,英文The Decisive Moment)。该书由纽约的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Simon and Schuster)与巴黎的Vers Edition联合出版,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精心绘制了封面。书中选用了126张照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拍摄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照片;第二部分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埃及、中国等曾是欧洲殖民地国家的照片。这些照片所反映的生活细节和历史事件,及其所传达的强烈的摄影理念,引发了欧美观者的好奇,更影响了全世界好几代摄影师,被誉为“摄影师们的圣经”(A bible for photographers,罗伯特·卡帕语)。

《决定性瞬间》法文版书名“Images à la Sauvette”,意思是“偷偷摸摸地,慌忙拍下的照片”,可以大致翻译为《偷拍来的照片》,该名称由布列松和其所敬仰的希腊裔法国出版家特里亚德(Tériade)所取。而英文版书名“The Decisive Moment”,即“决定性瞬间”,由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起。根据布列松和西蒙的回忆,当时起的名字写满了好几张纸,光法文书名就想了45个,英文名字同样很多,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用西蒙提出的“决定性瞬间”。很明显,法文名“偷拍来的照片”浪漫、富有诗意,但缺乏“技术”特点和“学术”内涵,所以英文名“决定性瞬间”从此成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概念,它意味着在不到一秒的瞬间里将视觉感知到的必然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从而精确而又完美地传达事件。

从《偷拍来的照片》到《决定性瞬间》,差别如此之大,“决定性瞬间”备受推崇,自然也成了箭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2019)和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1928-)都强烈反对“决定性瞬间”,坚持“非决定瞬间”。“我不希望捕捉决定性瞬间,世界飞快转动,也不是完美的。”(弗兰克)“我看样片时多半会选那种有10个人看着我,却有1个人不看我的照片。这一点事实上已经成了我的主题。有段时间,我那么做是因为受够了布列松的场面。”(克莱因)但事实是,布列松的照片都曾带给他们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尤其弗兰克,1947年从瑞士初到纽约,看了布列松在MoMA的摄影展,大受刺激,发誓要在纽约出人头地,更因布列松曾反对他加入玛格南,此后他始终公开叫板布列松,非难“决定性瞬间”。

对弗兰克和克莱因而言,“决定性瞬间”意味着“完美”,无论完美的构图还是完美的画面,所以他们反对“完美”;“决定性瞬间”意味着“精确”,无论瞬间捕捉的精确还是主题表达的精确,所以他们反对“精确”;“决定性瞬间”意味着几何形式、人文思想、拒绝裁切,所以他们更个性,更自由,画面更混乱,拒绝拒绝裁切,反对“决定性瞬间”的一切。看过弗兰克底片书《Robert Frank:The Americans, 81 Contact Sheets, Limited Edition》的人知道,被誉为“现代摄影圣经”的《美国人》(1958年)中的83张照片,没有一张不是经过裁切或做过其它后期的。弗兰克和克莱因都被誉为布列松之后改变现代摄影方向的人,被“决定性瞬间”所统治的摄影师们仿佛突然看出了这个概念的破绽,于是一起狂呼:“反对有效!”

但什么才是“决定性瞬间”,这是谜底,也是谜面,始终没有足够完整的答案。在讲到这一概念时,布列松有时不愿多谈,他说:“对于这个表达,我没什么意见。不过,它确实像一个粘在我身上的标签……自从《决定性瞬间》出版,这个词就一直跟着我。”而在采访者的一再追问下,布列松又认真地说:“它是关于几何、距离和时间的。那就是头脑、眼睛和心脏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时刻。就如箭术中的禅道。”(保罗·希尔《摄影对话录》)

由于“决定性瞬间”的积极影响和其引起的极大争议,布列松对待这一概念的态度始终是两可的。在《决定性瞬间》序言里,他精辟地写道:“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在识别事件意义的同时,又给予事件本身以精确无误的结构形式。”(To me, photography is the simultaneous recognition, in a fraction of a second, of the significance of an event as well as of a precise organization of forms which give that event its proper expression.)但他也明确否认“决定性瞬间”是自己提出的概念,说是引自红衣主教莱茨(Cardinal de Retz):“世间万物无不有其决定性瞬间”(Il n'y a rien en ce monde qui n'ait un moment de cisif)。而在内心,布列松讨厌阐释“决定性瞬间”。他曾这样回忆撰写《决定性瞬间》序言的经过:“迪克·西蒙来欧洲跟我说:我们还需要一篇序言,它应该像一份阅读指南。我没有骂他,但气得涨红了脸。我说:阅读指南,无聊透顶!我很生气,打算彻底放弃出版。”

因此来看,“决定性瞬间”显然被决定性瞬间化了。尽管布列松非常重视意义和形式的双重精确识别,但他的照片并非全是如此。布列松拒绝被定义。按照解构主义的观点,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弗兰克、克莱因需要这种误读,从而成就新的摄影。而布列松的摄影并非“决定性瞬间”所能完全论定。尤其通过阅读这本影集可以看出:布列松并不十分追求完美,有些照片显得黯淡,甚至模糊;布列松并不特别追求精准,他更超现实、更梦幻;在追求精确的构图和完美的光影之外,他也在意“平凡”;他游走于世界各地,捕捉着所有可能的瞬间。

从理论上讲,“决定性瞬间”是一个柏拉图式的不可逾越的摄影概念,我曾称之为“摄影史上最伟大的美学概念”。因为这一概念说尽了摄影的本质:一击即中,瞬间永恒。而“抓拍”(Snap photography)、“摆拍”(Staged photography)几乎不算严谨的摄影概念,它们之间的分歧在当代摄影中已经渐渐消失。在积极的意义上,“决定性瞬间”影响了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克莱因、黛安·阿勃丝、威廉·埃格尔斯顿等一大批后来的摄影师。毫不夸张地说,“决定性瞬间”是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基础,为现代摄影置基。时至今日,这一概念依然不显得过时,能够启发任何摄影师对“瞬间”进行深思。即便是艺术摄影、观念摄影,也必须有“决定”、有“瞬间”,正像布列松说的,思考是在“瞬间”之后或之前。

《决定性瞬间》法文版,1952年

FRANCE. River Seine. 1938.

FRANCE. Marseille. 1932.

ITALY. Florence. 1933.

SPAIN. Andalucia. Seville. 1933.

SPAIN. Andalucia. Seville. 1933.

SPANISH MOROCCO. Asilah. 1933.

SPAIN. Barcelona. Barrio Chino. 1933.

MEXICO. Mexico City. 1934.

FRANCE. Paris. Place de l'Europe. 1932.

GREAT BRITAIN. London. 1937.

USA. New York City. 1947.

USA. New York City. 1947.

USA. Massachusetts. Boston. 1947.

USA. Massachusetts. Boston. 1947.

US writer William FAULKNER at home.1947.

French painter, Henri MATISSE. 1951.

FRANCE. Paris. Jean-Paul SARTRE. 1946.

INDIA. Tamil Nadu. 1950.

INDIA. Kashmir. Srinagar. 1948.

INDIA. Delhi. Birla House. 1948.

INDIA. Gujarat. Baroda. 1948.

INDIA. Kashmir. Srinagar. 1948.

INDIA. Punjab. Kurukshetra. 1947.

The Death House, Singapore. 1949.

CHINA. Beijing. December 1948.

CHINA. Shanghai. 1949.

CHINA. Shanghai. June 1949.

EGYPT. A village market. 1950.

《决定性瞬间》封底,亨利·马蒂斯

徐淳刚 | 编译·撰文

世界摄影·文学翻译·艺术之旅

长按-识别-关注

赞赏 | 编辑部

阅读使人进步谢谢一路有你

长按-识别-赞赏

赞赏用户发送赞赏截图

获取《决定性瞬间》完整版+高清翻书视频

仅供学习,网盘下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