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张万强原创散文《老 家 记 忆》
老 家 记 忆
张万强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在位于豫西南腹地的汝州市临汝镇北部的群山下,那里有我魂牵梦绕的老家--盆窑村。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正是受这种心理作用的影响。从小到大使我对她赋予了深厚的感情。
盆窑村在当今的建制中,由于人口少,我小时候仅有三个生产队,1000多口人,他只能和北纸坊村合二为一,称之为村委会。
盆窑村历史上曾名庞窑村。明末清初,有庞姓人家在此定居而得名。千年轮回,世纪沧桑。现在的盆窑村没有一个庞姓人家。村中张姓、李姓、冯姓人家居多。盆窑村后因村民多居住窑洞,依靠做瓦盆为生而得名。
我们村三面环山,绵延起伏。北边是长虫山、娘娘山、抱玉山,东面是白云山、银洞山,周围沟壑纵横,坡高路陡。每到春天,北山桃花盛开,如朵朵祥云;东山杏花绽放,如白云飘浮。秋天来临,草木葳蕤,鸟雀争鸣。村边、道旁满是柿树,硕果压枝,漫山红遍,煞是好看;村中有河--暴雨河,每逢秋季涝雨天气,洪水暴涨。沿河山上、村庄栽植树木、庄稼就会被顺流冲下,一路咆哮翻滚,甚是壮观。平时河水清清,长流不断。儿时伙伴们常常赤裸着身子在河中戏水,抓鱼、逮虾、掏螃蟹,好不惬意。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村既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优越感,而且也品尝到了生态破坏的恶果。北山煤田被挖,东山石灰石被采,彻底打破了山村往日的宁静。土地承包后,老百姓在经营好自己农田的同时,靠下煤窑挖煤、上山采石、进城回收废品等,鼓起了腰包。房子越盖越漂亮,穿得越来越时尚,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小轿车越换越先进……。可山上的树却越伐越少,“老天爷”选择了惩罚,雨水也来越少,暴雨河逐渐断流。昔日,草深林茂,花果飘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盆窑村虽小,解放前后因盛产瓦盆而闻名。其产品远销伊川、汝阳、登封、洛阳、宜阳等地。要知道那时候的卖瓦盆全靠的是肩挑、车拉,两条腿步行啊!当时,汝州东也有生产瓦盆的,但与我们村生产出的瓦盆却不一样。我们村的瓦盆是手工拉坯,看上去做工精致,黑光发亮。而汝东的瓦盆看上去却像是用模子制作的,色暗而粗糙。其实做瓦盆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事,既需要有体力更需要有技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爷爷、奶奶生有四子一女。没一个学业有成的,但却都掌握了一门手艺。我记事起姑姑就不在啦。我父亲弟兄四人,大伯早先教过书,不知何故,后弃学从厨,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去做饭。三叔、四叔却在爷爷的教诲下学会了做瓦盆活儿。道是排行老二的父亲没有学到啥本事,用我娘讽刺的话说:“一辈子没有学会啥能处,就会戳个牛屁股,当个牛把子队长。”诸不知,生产队那阵子,能管教住牲口也是本事。
老父亲生性狠活。人民公社集体化时,有一天中午,在村旁犁地收工晚,突然不知从那里跑来一群蜜蜂,像黑旋风一样落在了地边的一棵歪把子榆树上。
擒贼擒首,收蜂收王。老父亲赶忙找来蜂箱、蜂批等一应家当,废了好大劲把他收为己有,放在家中院子内好生伺候。不曾想,不到一年时间,老父亲竟摸索出了一套养殖技术,一下子分养出了10多箱,而被村里人刮目相看。那些年,俺家还真得了不少养蜂的好处。有很多人犯了红眼病也想养,其结果都没成功。
做瓦盆对场地要求也很严格,一般适宜在冬暖夏凉的窑洞里进行。做瓦盆对我们村而言,是天时地利人和。村里窑洞多,洞洞相连,洞洞相通。小时候每当节假日,一有时间我就会和小伙伴们,跑到窑洞里打瞎驴、捉迷藏。每到夏日天气炎热的中午,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会带上铺盖到这里纳凉,老百姓称他是“神仙洞’,那叫个凉爽。
到窑洞里来最有意思的是看四叔做瓦盆。四叔年轻时做瓦盆弯腰久啦,一直到现在都直不起来。四叔和四婶一辈子为了要个带把的男孩,一拉溜生了七个姑娘。因为负担重想多挣点工分,没少出力受累。如今,村里人提起四叔都很眼气地说:“你四叔家生几个姑娘算是生对啦,比谁都享福”!
那时候做瓦盆得2到3个人合伙,有揉泥、有拉胚、有晾晒的,分工明确。做一窑盆得半月或二十天。集体给计500分。在靠工分吃饭那个年代,工分多就能多分粮食,四叔之所以拼了命地干,就因为孩子多。
在窑洞里,看四叔做瓦盆多啦,自然对做瓦盆常识就有所了解。做瓦盆首先得有一种原料叫肝子土。因为这类土看上去像煮熟的动物肝子,烈性大,晒干后易粉碎,粘度足,适宜做瓦盆。
做瓦盆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晒土。这种肝子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而在我们村可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原料采回后,需要在平整碾压好的场地上不停地翻晒,直到晒干为止,然后将其堆积起来像打麦子扬场一样把杂质沫草清理出来。
第二道工序就是和泥。经过加工后的原料放进挖好的泥池中进行浸泡,浸泡多日后,用铁铲把泡好的泥铲出池外,要像和泥一样的搅和,用脚反复踩踏,用木棍倒、钢筋棍反复地摔,直到把泥和的越细越粘越好。做瓦盆需要的泥条件非常高,不能有一粒生土或石籽,否则就无法做。然后根据做盆大小,像揉面团一样的把泥揉成大小块。准备制作。
第三道工序就是拉胚。做瓦盆的技术与做汝瓷的技术一样,重点在手拉胚。不过那时做要比现在费劲的多。过去,制作用的轮盘是用泥土稻草和在一起制作而成的,轮盘上设有搅动时木棍可以放置的地方,上边是木制盘子,而且制作时需要人工用木棍转动大轮盘,速度是越快越好。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用发动机代替人力,而是靠双臂轮动用力提速,然后把和好的泥放在上边加工。做瓦盆和作汝瓷一样,技术就在手拉胚上,有技术的人能变着法子做出花样来,没技术的人就没办法做成。我们村过去做出的瓦盆品种很多,有五个一组的套盆,即:“五升盆、四升盆、三升盆、二升盆、一升盆(也叫添锅盆,专门用于盛水添锅使用。)”,这些盆主要用于厨房和面、发面、盛个饭菜、面粉、馒头等,据说,这种用瓦盆制作成的器皿有不容易腐烂的功效。在他们制作出的瓦盆中有用于种植花草使用的花盆,有比瓷缸大小用于盛粮食的带盖瓦罐,群众称他为,“气死老鼠”。还有放置煤油灯使用的灯台;也有男人们冬夜不愿出被窝就能方便的夜壶(俗称:尿罐),用于挑茅粪用的茅罐等。做瓦盆的工序很多,那一道做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做瓦盆很讲究,一般不在夏天做,夏天做在太阳下容易破裂,刚做成的泥盆需要在阴凉处停放一段时间弃水后再到外边晾晒,因为天气干燥容易裂缝坏掉。
第四道工序就是加工。泥瓦盆成型后需要在平整的场地上慢慢晒干,这时间坏掉的瓦盆最多。做瓦盆的时间一般是不冷不热最好,天冷上冻也容易坏掉。我们村做的瓦盆做工很细,这中间如发现有沙眼之类的瑕疵,就得修补,如果想让成品又光又亮,待泥盆半干不湿时要用滑石粉打磨。
第五道工序就是煅烧。待泥盆晒干后就把它集中起来,凑足一窑的货,就该装窑煅烧了。这烧窑更是一门不能小瞧的技术活。烧窑过去用的是麦草,烧好了也是结实美观耐用光亮,但费时费力。后来改用了有烟煤效果一样。一般一窑盆用麦草烧得8小时,用煤烧得一天一夜24小时,而且得经常不离人,把握好火候,火过了容易烧出一窑火裂,火小了要么烧不匀,要么烧不透,会出现不上色的生胚子,产品要么不好卖要么就卖不出去。说白了就是前功尽弃。这些关键是要看烧窑师傅的本领。我三叔、四叔技术过硬,成功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不管做瓦盆也好还是煅烧也罢,这项技术在我们村真正能掌握的也不过20多人而已。会卖瓦盆的倒是不少。瓦盆经营在我们村也可称上产供销一条龙啦。哪些年我们村人经济上之所以能勉强过得去,就得意于有了这项技术。
过去,我们村瓦盆能销售出去,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逢会赶集摆地摊;二是肩挑车拉走村串乡卖吆喝。我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放寒假,父亲或哥哥去卖瓦盆,就会让我或在前边拉捎或跟在后边帮忙抽车,或赶集或下乡。过去,汝州的临汝镇、温泉、官庄、庙下,汝阳的內埠、陶营,伊川的丁留、白沙等地的赶集我都去过。还有那周围的村子几乎摸了个遍。一套盆批的八九毛,卖到一块二、一块五、一块八九就不错。要知道那时候一碗素面是两毛钱,一个锅盔馍一毛五。一个工分6分钱,高的达到一两毛钱!卖几趟瓦盆挣几十块钱,还真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大问题呢!
八十年代后期,我参加了工作,走出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就很少回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随着一些不锈钢、铝制品、塑胶制品的快速推广应用。村里的这项技术慢慢就被搁置、淘汰了。
久别思乡。近日,抽空回了趟老家,让人顿感失落,五味杂陈。早年的土窑洞已塌剩无几,像三叔、四叔这一代有烧造技术的人要么已经离去,要么已进入暮年。我担心要不了多久,这项技术必将成为我们永久的怀念和记忆随历史而远去!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